秋,九月。

东平州,乐浪郡,朝鲜城。

作为东平州的治所,此时的朝鲜城就在后世平壤城的河对岸。

这里的位置有何河谷平原,算是东平州北方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带。

不过,跟随东平州刺史、都督东夷诸军事吴信前来的五千户辽西军户,却基本没有多少人安置在朝鲜城周边,而是都被安置到了更往东北方向的镂方城一带。

至于朝鲜城内外,除了三千河北义从骑兵之外,其余的防守力量则全是依靠当地的那些汉人豪强。

这些汉人豪强在乐浪郡定居的历史,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汉武帝讨灭朝鲜国的时代,自从那个时候开始,许多的汉人就在此定居。

等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更是涌入了大量的中原汉人,整个乐浪、带方两郡的人口暴增了一倍还要多。

原本的东平州刺史张统,作为名将张辽之后,又是辽东籍贯,其能统领的势力也不过是两郡的一半而已。

许多的两郡豪强都是对于张统并没有太多的亲近,毕竟在他们看来,哪怕张统出身、威望都是不差,但却是远不能指挥自己。

不过,自从新任的东平州刺史吴信到来之后,整个东平州的汉人豪强们,却都是瞬间变了一副面孔。

对于刺史吴信的所有号召,那都是万分积极的响应。

要说其中的原因,除了因为有了五千户军府兵的到来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刺史吴信到来之后的一切举动都是让他们大获厚利。

刺史吴信到来之后,刚刚把五千户军府兵安置到北境后,就立刻以三千河北义从骑兵为主力,又征召了五千两郡豪强部曲,在百济仆从军的带领下,向南扫荡了大批的马韩、弁韩蛮的部落。

这一次的军事征讨深入五百余里,沿途遇到的蛮夷部落几乎都被一扫而空,虏获了数万青壮男女。

原本在带方、乐浪两郡一直处于守势的各家豪强,莫不因为这一次行动获利丰厚。

而且他们已经听说,如此痛快淋漓的扫荡蛮夷的行动,将会成为以后的常态化,全都是摩拳擦掌,几乎要忍耐不住。

“将军,镂方城督护上报说,上个月送达的五千马韩耕奴中爆发了疫病,已经有近千人病死,他请求将军给他派发医士和药材,否则还会有更多的耕奴要病死了。”

一名身着华丽冠服的官员正在向刺史吴信汇报着。

听到刚分派下去的耕奴短短一个月就死了近千,吴信也是一阵烦躁,不过他也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王主簿应该知道,如今朝鲜城中别说是医士了,就连几个能医家学徒可都是宝贝一般的人物,怎么可能给镂方城的耕奴们另派医士。”

吴信直截了当的说道。

这位王姓主簿叫做王弘,乃是东平州乐浪郡的本地人士,其家族已经在乐浪郡定居四百多年,是汉武帝时代跟随楼船将军渡海而来的。

这乐浪郡王氏处于琅琊郡王氏,和如今在江东只手遮天的王导、王敦等人都是同出一族。

要是没有刘预这个茬点,历史上的乐浪郡王氏,将在一百多年以后被高句丽吞并,以高句丽人的身份继续存在。

一直到元末明初的时候,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之后,大批的朝鲜王氏才为了避难纷纷改名换姓。

从此以后,曾经在历史声名赫赫的乐浪郡王氏也立刻在海东销声匿迹了。

不过,现在的乐浪郡王氏却是妥妥的乐浪郡头等豪强,否则的话,吴信也不会征辟王弘为自己的主簿。

吴信带来了大批的军将士卒,但是对于熟悉本地事务的官吏却是几乎没有,所以王弘这个主簿的权力就是很大的。

“将军之言,某自然是知道的。不过,镂方城内外至少有两千户军府兵,要是那些耕奴之中疫病波及到军府兵户,恐怕就不好了吧。”

王弘在接受征辟后,可谓是尽心尽力,对于一应政务文书,从来都是没有出过差错。

“无妨,那镂方城的督护高七,我最为了解,他行事严苛,对于手下的士卒都是毫不手软,更何况是那些马韩耕奴。”

说道这里,吴信轻轻的一笑。

“这东平州虽然荒僻,但是却气候爽朗,并不是南蛮瘴疠之地,经常会有什么疫病四起。”

“我猜测,镂方城的疫病事小,高七手下军府兵苛待过甚,才会导致的大批耕奴死亡吧。”

镂方城作为东平州的东北屏障,其中驻扎的都是精锐的军府兵。

所谓的精锐府兵,自然就是棍棒皮鞭教训的更狠的一些,否则这些数月之前还在辽西郡种地的农夫怎么成了杀人放火、教化蛮夷的府兵。

如此一来,作为这些精锐府兵奴隶而存在的那些耕奴,自然更加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一群被操练的近乎走火入魔的士兵,自然就是有可能下手没轻没重。

“那将军的意思是,不用管镂方城的上报了?”主簿王弘问道。

“管自然还要管的,那就派人去一趟镂方城,把刚刚运来的《防病论》《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这些册子,多给高七送去,让他们做好防备,省的真的有疫病伤及自己。”

吴信说的这几个医药书册,就是刘预不久之前刚刚命人编纂整理的一整套防疫防控手册。

自从东汉末年的大瘟疫之后,当时的许多的医士就纷纷钻研各种各样的瘟疫防治策略。

不过,受限于认知的水平,许多的防治策略都是一些玄学范畴的东西,对于真正的瘟疫防治根本没有大用处。

在刘预的亲自督促下,结合了后世经过现代医学验证的大批防治策略,也都被记录在了这几个医书之中。

“嗯,将军所言极是,某听说自从上个月按照医书施行以后,两郡痢疾、痧病几乎少了大半,可谓是行之有效。”

主簿王弘知道这几本医书都是皇帝亲自命人编纂的,又知道吴信乃是天子心腹将领,立刻就是一记赞美奉上。

“不过,自此之外,将不能再食鱼脍,实在是有些可惜啊。”主簿王弘说这句话的时候,却是真正流露出来的惋惜之色,一看就是标准的老饕做派。

“哈哈,区区鱼脍而已,不吃就不吃罢了。”吴信立刻爽朗的一笑。

所谓的鱼脍,就是自从上古时代一直流传至今的生鱼片吃法。

这个时代的人们根本没有能力捕捞到无寄生虫的深海鱼类,其使用的几乎全都是含有大量寄生虫的淡水鱼或者浅海鱼类。

并且因为鱼脍的美味,几乎是流行天下的美味,人人都是争先恐后的大快朵颐。

三国时代的好几位名士,都是因为吃了鱼脍之后,感染了寄生虫病而嗝屁的。

刘预因为此事,已经好几次下令晓喻百姓,为了各自的小命,不要再生食鱼脍,但是却屡屡不能禁止,几乎就没有人当回事。

最后刘预索性颁布诏令,在整个国中不允许食用鱼脍,并且明确了轻重不一的刑罚,轻者罚钱、罚徭役,重者夺官、夺爵、废‘士籍’。

如此恐怖的‘禁脍令’,几乎让许多人在噤若寒蝉的同时,都是纷纷觉得天子小题大做。

此等闲谈,吴信稍微两句之后就作罢了。

他很快就又转到了正事之上。

“主簿,如今天子召东平州良家子为亲军的事情,可是施行的如何了?”吴信问道。

听到这话后,主簿王弘立刻拿出来一个小册子。

“将军请过目,两郡子弟听说天子征召之后,莫不都是人人奋勇争先,如今某粗略记录下,已经是有千余人之多想要应诏了。”

“如此一来,三千之数不过再有些时日,也就很快补齐了。”

吴信把手中的册子打开之后,很快看了一遍。

这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后面,都有每个人的籍贯和出身。

乐浪、带方两郡的豪强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并且因为之前与中原长久隔绝,其向心力并没有其他州郡那么强。

等到把东平州半岛上的蛮夷清掠一空后,这两郡豪强势力将会是唯一的强者。

对于这种情况,刘预自然不可能完全放心。

所以,这三千征召的东平州良家子,其实就是为了收拢人质到自己掌控下。

否则的话,以东平州的人口数量,完全不必要再抽调人口。

“嗯,好,主簿把这些人的籍贯宗族都记好,等到之后再有出征,也就是以此为凭证。”

自从下定决心要荡平半岛上的蛮夷之后,掳掠其男女丁口就成了最大的利益。

乐浪、带方两郡地方虽然不大,但依旧属于地广人稀的情况。

作为朝鲜半岛上最为肥沃的两个地方,唯一制约这些汉人豪强壮大的事情,就是人力的缺乏。

在数千虎狼军府兵为主力的情况下,原本那些豺狼一般的蛮夷,全都变成了被围猎的鼠兔,完全就是越级的力量碾压。

如此一来,东平州两郡豪强,莫不都是以此事为第一要务。

作为全权主导的刺史吴信,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拿捏他们了。

“谨遵将军之命!”

主簿王弘非常庄重的说道。

其实他的心中却是一阵暗喜,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笔墨统计的时候作一些手脚,让乐浪郡王氏能获得更大的配额。

只有每次征讨蛮夷部落的出兵配额越多,能分得功劳赏赐也就是越多。

乐浪郡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如今可就是‘抢人’是最火爆的生意了。

二人刚刚说完此事,门外忽然有侍从通报。

“将军,提奚城来的加急信报!”

提奚城是南边带方郡的一座城池,由此向南就是扶余人建立的百济国,往东则是辰韩人聚集之地。

居于此地的提奚部则是南沃沮人的一支,早就归顺了汉军,成了守卫带方郡南大门的哨兵。

“快传进来!”吴信立刻说道。

提奚城临近百济、辰韩和马韩,一旦有急报,肯定就是有关这方面的了。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被带了进来。

“启禀将军,百济人内乱,比流王败亡不知所踪,百济人拥立其侄子为新主,已经联络濊貊、辰韩、马韩等夷人,将要熊王川会盟,然后要合兵十万,进犯带方郡!”

这名使者乃是提奚部的沃沮人,对于百济、辰韩等部落联合起来的实力有着清晰的认知。

一旦他们联合起来,至少也得有五六万人的兵力,说不定可能达到十万之多。

作为带方郡的南大门,一旦百济、辰韩、濊貊人联合进犯,作为大汉带方郡看门狗的提奚城恐怕就要第一个面临覆灭的危险。

为了让刺史吴信引起重视,速速做出救援,提奚部的头领特意把叛军的数量定格到了最大的十万之数。

哪怕东平州的汉军再强,也不过是三五千人,面对十倍的敌人,也将会难以取胜。

不过,这名使者声音刚落,却立刻听到了一声带着略带惊喜的话音。

“什么,这么夷人将要汇兵一处?”

这名提奚部使者抬起头来,却看到了东平州刺史吴信一脸的惊喜之色,这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旁边的主簿王弘也是同样的惊讶。

王弘觉得,此前数千汉军之所以能贯穿半岛南部,除了汉军实力强盛之外,还是因为有百济仆从的引路,否则只是在群山之中绕路,就足以让人生地不熟的汉军崩溃。

也正因为如此,汉军屡屡以优势兵力把那些马韩蛮的部落各个击破。

“是的,将军!”提奚城的使者不敢多言。

等到使者留下军报,然后被打发下去后,满肚子疑惑的主簿王弘立刻忍不住向吴信问道。

“将军,闻听百济人反叛,为何却有喜色呢?”

要不是知道这位吴使君乃是勇将一枚,说不定王弘就要以为吴信被十余倍的蛮夷吓傻了,神志不清才发笑呢。

“这些海东蛮夷,都是居于荒僻山岭之间,各自都是分散,轻易不会聚拢到一起,要是一一讨平剿灭,恐非三五年不能完成。”

“如今竟然齐聚来犯,实在是天助我也!”吴信说道这里,又是忍不住大笑起来。

“将军,那可是十万之众啊,就算是些蛮夷,却也太多了吧。”主簿王弘依旧没有紧皱。

“哈哈,主簿莫慌,不过一些土鸡瓦狗而已,且看本将军以一破十!”吴信朗声说道。

PS:感谢-诺言为你幸福、明空明、SHAJIA、暗虎子等老哥的打赏,谢谢,真心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