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的功夫,祁志勇和李红兵便商量完毕,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村里的喇叭也随之响起:

“村民们注意了,村民们注意了,半个小时后到祠堂门口开会,每家每户各派一个代表,要能管事的,有重要的事情宣布,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连播几遍之后,他们关掉话筒,又坐回了祁同伟面前。

“同伟,我们都不是外人,你实话实说,一年到底能赚多少钱?”

祁同伟只犹豫了片刻,便决定给他们开个后门。

要知道,等下的筹款大会,少不了他们出力。

而且他们之前还是自己最大的债主,并动员了其他村民借钱,于情于理都应该开个后门。

“既然二位叔主动问了,我就实话告诉你们,两年翻倍是保守的说法,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年翻一倍都不止,你们如果有钱,尽管多投一点。”

“敞亮,体面。”李红兵竖起了大拇指,“同伟,我们没看错人,这份心意一定记下。”

祁志勇也道:“同伟,你长出息了,这么多年的书真没白读,现在只是潜龙在渊,总有一天要飞黄腾达。”

……

传统观念里,祠堂是宗族兴旺的象征,尤其在南方农村,只要有同宗同族聚集的地方,都无一例外的竖立着传承悠久的祠堂,可谓星罗密布,遍地开花。

一些人多且杂的大村,甚至会有好几个以各自姓氏名目的祠堂。

封建时代,官府权力通常只能到县衙,祠堂和族长则在乡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可以取代衙门,用族规处理大小事务,维持日常秩序。

现代社会,祠堂的大多数功能已经被基层政府所取代,但依然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

逢年过节要去祠堂祭拜,一些重大事项和婚丧仪式,基本上都在祠堂门口进行。

族人们如果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会被罚到祠堂去跪祖宗……

石塘村的祠堂修的宏伟壮观,气势磅礴,高大的屋檐下,挂着“祁李祠堂”四字牌匾,这是一座极其罕见的双姓祠堂。

传说村民们祖上,是一对结拜兄弟,祁为兄,李为弟,两人是生死之交,歃血金兰之后,一同携带家眷在此定居。

几百年来,两族人谨遵祖训,世代交好,精诚团结在一起,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上千人的村落。

甚至到了解放后,村委会也保持着固定的格局,始终由祁家人担任支书,李家人担任村长。

算起来,这已经是村里第三次为祁同伟启用祠堂了。

第一次是祁同伟十岁那年,祁长贵夫妇车祸重伤,祠堂出面,解决了他们的治疗和康复费用。

第二次在祁同伟十四岁那年,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全体村民给他凑齐了学费和生活费,并集体对祖宗许下承诺,不管祁同伟将来能念到什么程度,都会一直把他供下去。

……

半个小时转眼就到,祠堂门口的空地上聚集了好几百人。

几乎每家每户都派了代表,众人自带板凳,密密麻麻坐在台下,交头接耳议论着,小孩子们则在周围跑来跑去,追打嬉戏,场面异常热闹。

“开会了,大家静一静,小鬼都走远点,到边上去玩。”台上的李红兵拍了拍手,大声喊道。

等场面平静下来,祁志勇开始发言:“今天这个会的内容,跟大家的钱袋子有关,你们都要认真听,不能做主的,回去一定和当家的好好商量。”

他指了指身边的祁同伟,又道:“同伟是我们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研究生,大家都认识,我就不介绍了。

现在他找到一个赚钱的路子,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们,想带着大家一起发财,接下来请他发言,大家鼓掌。”

噼里啪啦的掌声过后,祁同伟站了起来,他决定先定个高调,镇镇场面:

“乡亲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了,国家非常重视经济发展,赚钱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沿海发达地区的老百姓已经开始走向富裕,很多人都住上了新房,用上了空调、彩电和冰箱,甚至还开上了小车。我们农村人也不能落后,也要奔小康,大家说对不对。”

“对。”台下异口同声。

祁同伟继续说道:“我从新闻上看到,最近几年,很多人都通过股市发了财,为了保险起见,我又研究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事确实靠谱。

我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当年父母的医药费和我读书的学费,也都是乡亲们借的,所以我一发现这个机会,就想到了大家,打算带着大家一起买股票,赚大钱。”

“同伟,股票是什么东西?”台下有人问。

祁同伟耐心的解释道:“简单的说,就是股权投资。现在外面的城市里有很多大公司和企业,他们生意做的非常大,很赚钱。

但我们老百姓想要开公司办企业,没有那么多本钱,所以只能花钱买他们的股票,当他们的股东。

他们拿了这些钱,去扩大经营规模,赚更多的钱,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拿分红,以及股权升值带来的收益。”

“同伟,你介绍的差不多了,现在说说具体章程,怎么带大家赚钱。”祁志勇插了一句嘴。

“好的,是这样,我现在就具体说章程,参不参与全凭自愿,我不勉强。”

祁同伟拿出自己的方案,开始宣读起来。

台下的村民听说,炒股赚到的钱,要被祁同伟拿走一半,立刻不淡定了,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很多人甚至直接拿起板凳起身,顷刻间就有几十户人家离开了现场。

不仅如此,台下还有一个粗鲁的声音响了起来。

“祁同伟,你可真行,唱了这么久的高调,绕了半天,原来是想空手套白狼啊。”

捣乱的不是别人,又是家里开着修车铺的李军,这回他连祁司法员都懒得叫了,而是直呼姓名。

“就是,他明明是想要大家帮忙,反倒说要带大家赚钱。”狗腿子李勇跟着发声。

“你家欠了村里人那么多钱,也不想着还,现在又想出这个花样,好意思吗?”

“唉,读书人的花花肠子就是多,差点把大家都骗了。”

眼见两人越说越不像话,村长李红兵的脸上彻底挂不住了。

他是今天这场融资会的召集人之一,李军这么闹,等于没把他这个李姓族长放在眼里。

“李军,你给我闭嘴,还有李勇,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是什么地方,祠堂面前,由得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撒野,信不信我把你们捆起来,罚跪三天三夜。”

支书祁志勇则比较冷静,开始讲起了道理:

“李军李勇,我在喇叭里说的很清楚,每家每户派一个管事的,按理说你们没资格开这个会,应该是你们的爹来。

你们既然来了,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听,不想参与可以走,没人拦着,可你们却故意捣乱,我要不是看在你们爹娘的面子上,早就……

算了,乡里乡亲的,没必要搞得太难看,你们走吧,有事让你们爸妈来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