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关注这被废黜的前任皇帝不切实际的幻想。
京城之中,本期的吏员选拔考试照常举行,却几乎是历届选拔考试中参考人数最少的一次。
不仅农事部报考人数少了四分之三,就连其他诸部也有半数缺考。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京城附近盛传,国土规划司缺人,即使报考其他部,也可能被调剂到国土规划司。
国土规划司可是一个容易项上人头不保的危险衙署,再想奔前程,那也得先保住性命不是。
新皇登基头一次“科考”就如此惨淡,倒是叫一部分人暗地里笑掉了牙。
“就算再能征善战又怎样,这天下,终究还是需要咱们这些豪绅世家来治理!”
“这还只是个开始呢,总要叫那位知晓,有些人是哪怕九五之尊也得罪不起的!”
李洵自然知道此事到底是哪些人的手笔,却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也根本不在意他们背地里有多嚣张得意。
吏员选拔考试复试结束,他便让人给林相传话,让他把本次选拔考试前一百名的策论试卷以及考生个人信息资料送来,除此之外,还在前三百名里选取了有突出特长的考生,策论与资料同样一起送来。
没多久,林德康便带着一叠资料来到了御书房,他恭敬地坐在李洵特地优待给他设立的椅子上,心中却满是忧虑。
低等级吏员选拔考试,按理说是不需要一国之君亲自过目的,可陛下却坚持要看。
登基的第一届吏员选拔考试,针对的考生大多是京城周围与醴河平原数郡,可参考人数却还不如在肃城的时候,这叫陛下脸上如何挂得住。
“这一届选拔考试,倒是有许多贫家子弟入选,如此我朝也必将有更多官员能切身体会民间疾苦。”
他是知道自家这位陛下的心思的,他心怀天下,总希望底层的百姓能过得更好些,也希望朝中多些来自底层的声音。
本届选拔考试,来自官宦世家与富裕人家的考生占比极少,实在不光彩,他也只能从这方面来宽慰陛下。
李洵手上翻阅着资料名册,满不在乎地笑着道:
“保父说得极是。那些不安分的东西闹出这般动静,倒是促成了一桩好事。”
“保父,你叫人传令下去,朕明日会亲临殿选。”
民间许多人都说这次吏员选拔考试很危险,家境好的考生们避之不及,倒正好给了贫家子弟机会,让他们脱颖而出。
这倒是歪打正着,叫他有更多机会提拔贫苦出身的官员苗子。
这次他不仅会亲自阅卷,还会亲自参加殿选,他要给这些勇敢来参加考试的人更大的荣耀,更好的前程。
也好叫那些退缩的考生们知道,他要的栋梁之才,绝不是贪生怕死,只奔着平顺好日子来的人。
说完,李洵便翻阅起了这些复试的策论。
能经过遴选进入复试的,自然也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原本他一直注意的都是策论内容,却突然被一张特别的试卷吸引了目光。
无他,这张试卷的字迹灵秀飘逸,风骨翩然,在一众工整匠气的试卷里尤其显眼。
作为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子成长起来的帝王,李洵也是有些雅好的,偶尔忙中偷闲还会练练字颐养心性。
他一眼就看出,这字迹的主人,要么天赋卓绝,要么是有点天分还下了苦功夫练了数十载的。
他难得好奇地翻看了这位考生的个人资料,意外发现,居然是个女子,才十八岁。
原来不知不觉他已经翻到女子考生的试卷了。
女子重德不重才,哪怕是在大家族里,也多是注重培养女子管理家事的能力并教些三从四德的规矩,再出格的,也就让人教导乐器,棋艺舞蹈一类比较适合与丈夫培养感情的才艺。极少有能沉下心来练字,更别说还练出如此造诣的。
在资料页上继续往下看去,李洵微微拧眉,这姑娘报考的竟是国土规划司。
这到底是过于有胆识还是根本不知道有多危险。
不是他对女孩子有偏见,而是这个职位要走乡串野,以目前的社会环境,会给女吏员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危险,体力上,一般姑娘也吃不消。
原以为这是个打算在最危险的衙署里博取前程的贫家子弟,一看住址,却登记的是礼部侍郎陆府。
竟还是个官宦家的姑娘。
“这女子考生季元沈今夕是何人?与陆元礼是何关系?”他顺口向林德康询问。
如今朝廷早已不是六部制,而是十余部并立。
原本掌握着科考实权的礼部,如今仅仅负责礼祭庆典等,几乎完全被边缘化,礼部侍郎自然也彻底失势。
陆家竟有女子在此时来参考,还报了众人避之不及的国土规划司,难免让身为帝王的李洵多想几分。
若陆家想要另辟蹊径做他手中的刀来重新争取朝中的权势地位,那也不是不行,但如果这个人明显不适合又另说。
女子生存不易,他不能明知道前路是刀山火海,还看着人往坑里跳。
听到李洵这般问话,林相却是心头一动。
为了自家陛下的终身大事,林德康这把老骨头,忙于政务之余也是操碎了心,京中名门贵女的资料那是耳熟能详信手拈来。
李洵一问,他心里立刻就有了印象。
沈今夕这姑娘在京中的名头可不小,不仅才华横溢,还生得一幅花容月貌,林德康对她也是寄予厚望,只可惜他生日宴那回,上好的机会,那姑娘竟是称病没来。
如今却来参加了吏员选拔考试,还叫陛下注意到了,这可真是缘分啊。
压下心中的激动,林德康如常道:
“禀陛下,此女是陆元礼的外甥女,原出自江南沈氏嫡支,如今父母双亡,家中又人丁凋零,正带着庶弟寄居陆府。”
李洵对朝中的势力分布也是很了解的,听他这一提顿时也有了印象:
“沈家曾经也是江南大族,不想仅仅几年的功夫,竟成这等光景了。”
这位沈小姐,身为女子竟然打算主动报考危险的国土规划司,也不知是何想法。
“她不合适国土规划司,调剂到其他部去吧。”
他随口吩咐道。
策论事关实务,她写得不算出色,但在此次的女子考生里已经算很拿得出手了,便有个好名次。
可若论一针见血犀利深刻,了解民间疾苦,远比不上曾经的女子魁首卢文萱。调剂到其他部也不算埋没。
李洵略欣赏了一会儿她的字,便翻起了下一个考生的试卷,完全没注意到自家这为他婚姻大事操碎了心的保父心中已经打起了别的主意。
*
第二日便是众多考生期待已久的殿选。
这吏员选拔考生历经多次,已经与最开始的流程有所不同。
如今的殿选其实相当于各部的面试,但又不是各部考官只面试本部的考生。
而是考生一个个进殿,单独面对众多考官,由其报考部的考官提问,此人进行回答。
若有其他部的考官对此考生感兴趣,此时也可以提问。
至于考生归属,就按照考生意愿和各部的坚决程度再商定了。
不过,一般也不存在那种特别惊才绝艳很多部抢破头的考生,大都是各自挑选各部的。
若有挑剩下的考生,则按照各部需求进行调剂,若众部都不需要,则落选,下一届可免初试
重考。
因为这一殿选制度,考生们在最后一步的心理压力那真不是一般大。
但身为统治者的李洵并不准备改变这一流程,每一次吏员选拔考试,他都在为未来的朝廷储备人才,这些人才除非某些方面有特别突出的长处,都必须具备极高的承压能力。
春光弥漫的晨曦中,本次入围的考生们已经早早聚集在文华殿外等候。
原本众人心情就紧张,却不想突然来了个太监,尖着嗓子对众人说:
“陛下今日将亲临殿选,众考生需先随咱家学一学叩拜的礼数,以免到时候失了规矩。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考生当下就激动得红光满面。
陛下亲临殿选,这是何等的荣耀与机遇!
吏员选拔考试选拔的只是各部与其分支机构的下层官员,按照肃城那边的旧例,向来是人事部主理,其他诸部派人协理,最终再将选出来的名单汇总给陛下批阅即可。
入选的他们,在从最末等的从九品小官擢升到四品大员之前,在陛下面前都只能是纸张上密密麻麻记不住的名字。
而如今,陛下亲临殿选,便意味着他们只要表现得好,给陛下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从此的前程便会平步青云!
那些没有来参考的,这次只怕是肠子都要毁青!
*
沈今夕站在一众考生中,身形高挑秀美,面容娇嫩清新犹如春日里的大片梨花,即使刻意打扮得简单素淡,却依旧在众人里显得十分出色。
此时她白皙的脸颊上却泛着粉晕,这是紧张所致。
她只是个十八岁的小姑娘,要面见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一国之君,很难不畏惧。
事情如她原本推测的那般,京中发布了吏员选拔考试的通知,完全延续了肃城那边的女子可参考政策。
哪怕这次有许多人不愿意报考,整体基数依旧很大,她即使博览群书,却大多看的是闲书,在科考上并不擅长,朝廷又没有通知是否男女分开排名,她对报考那些热门的官职并没有太大把握。
吏员选拔考试是一年一次,而她早已经是适婚的年纪,她并没有太多试错的时间。
于是,多番考虑后,她一横心便报了许多人避之不及的国土规划司。
在她看来,以她手中的资源与自身能力,必然是能很快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成绩的。
事情远比她预想的要好,这次考试依旧男女分开排名,她的成绩位列女子考生第三名。
如此一来,她必然会比其他考生更受农事部上官的看重。
可如今,陛下突然亲临殿选,她原本觉得十拿九稳的事情瞬间便显得充满了变数。
并非她自负,而是她的容貌确实时常引起那些位高权重的男子觊觎。若非舅舅陆元礼所图甚大,她只怕早就沦为某些权贵后院的玩物。
哪怕新皇英名在外,可是否收用一个女子于他那种掌控天下的枭雄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很多男子心中,这甚至与品性操守没有任何关系。
她一点都不想今后余生只能困在暗无天日的后宫,与众多女子勾心斗角,争夺一个男子少得可怜的宠爱。
若早知道陛下会亲临殿选,她就该更用心遮掩自己的容色。
可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心中祈祷一切顺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