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桃出去闯荡江湖一年多,再回来桃花岛时那就是身边跟着一大堆人,那些人还大包小包的扛着天南地北各种特产。

    有的人就是跟着自己的老大明桃回来见老大的父母,有的人则是作为徒孙回来拜见师祖和师祖母,而有的人就不一样了,比如全真教弟子,同时也是王重阳最大一位嫡传弟子马钰的小弟子郭靖,却是目标明确的过来桃花岛求亲的。

    对此,是郭靖义父义母大哥,同时也郭靖师兄的杨康表示此事难度甚大。

    “人家明桃姑娘可是桃花岛主夫妇的掌上明珠,还是爱之珍之的独女,以后少说都能继承家业当下一任桃花岛主,如何会嫁给你为妻?”

    郭靖闻言,却是丝毫不觉得为难,反倒是直言不讳说自己可以入赘做上门女婿。

    “我知道师兄你这是担心我,但此事我早已与小桃儿妹妹商议好了,我母亲也是同意的,师兄你就不必太过于费心。”

    这样直率的回答,直接就把杨康给噎住了——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就是得干出一番大事业,怎能轻言入赘之事?

    而且桃花岛主黄药师也不一定能看得上他师弟的吧?更别说那东邪还对他们有恩,当年他父亲杨铁心被那金贼完颜洪烈害死,母亲包惜弱也殉情而去,若非有全真教掌门,也就是现在的师叔祖王重阳和桃花岛岛主路过,怕是他这一家三口都得命丧黄泉。

    杨康对郭靖还能拥有一位至刚至烈的娘亲而感到羡慕,同时也对郭靖的母亲李夫人很是敬仰。

    更别说他的父亲杨铁心和郭靖的父亲郭啸天还是结拜义兄弟,杨康就断然不能看到郭靖如此行事。

    “师弟,你可得想好了,这一入赘,将来你们生的孩子可就得姓明不姓郭了!你是想要让你们郭家的血脉香火就此断绝吗?”

    郭靖神色不解的看了他师哥一眼,随即便很是诚实的答道:“我娘说姓氏什么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能违背国家大义和百姓之利。而且小桃儿妹妹她也是随母姓明,而不是随黄岛主姓黄,那我们将来的孩子又如何不能姓明呢?”

    这一番话实在是太过于有理,杨康转而又想到那位桃花明夫人在江湖上的名声亦是如日中天,不仅有天下第一美人的赞誉,更是有华佗再世的神医之称,同时那些流传于武林之中,甚至是市井之中,本应该是被无数武林高手奉为圭臬的绝世武功也是出自明夫人之手。

    此时的杨康不由自主的开始怀疑郭靖这小子浓眉大眼的就是想要吃口软

    饭。

    他欲再劝,奈何郭靖心意已决,死活都要和明桃那个厉害人物结为夫妻,却搞得好像是杨康在做棒打鸳鸯的坏人!

    杨康神情郁郁的跟着郭靖来到桃花岛,想到临行前义母,也就是李夫人对自己的殷切嘱咐,说知道自己儿子口笨舌拙必然是说不好话的,便嘱托杨康能多为自己义弟和师弟说点好话,此时回想,他就更是心情复杂。

    唉,好歹也是一家人,既然郭靖他如此坚持,那他杨康作为义兄和师哥,便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只是等真正到了桃花岛,杨康才发现自己多虑了,因为东邪岛主是真的不欢迎他们,而明夫人也是真的不在意他们,反倒是更加重视那个不知道被他师弟郭靖从哪里抓出来的赵宋康王赵构。

    “居然把这个玩意给抓回来,做的不错啊小郭。”

    桃夭看了看那个虽然已经特意被刷洗干净,但依旧还是十分落魄,且瑟缩怯弱,跟一只怕见光的鼠类一般的赵构,那简直就是当场身心舒畅,看郭靖这个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年轻小伙子都觉得眉清目秀得很。

    而桃夭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句小郭,那就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变了神色——像杨康那样的年轻人是因为知道如此一位婀娜多姿又娇媚绰约的大美人是自己老大/师父/弟妹的娘亲,郭靖这个当事人则是单纯的因为被夸奖而害羞。

    “多谢明伯母夸赞,我、我也只是做了点分内之事,实在是不足挂齿。”

    郭靖的这句话一说出来,桃夭看这个气运加身,且对她女儿情根深种的英气少侠的眼神就更是赏识有加。

    这下子黄药师就坐不住了,当场就是目光如刀的把郭靖这个明显比自己年轻差不多二十岁的家伙给上下左右打量好一会儿,在得出他夫人决不可能喜欢这样的愚笨小子之后,那才是勉强散了点醋意。

    只是醋意没了,老父亲对抢走自己掌上明珠的敌意就又升了起来。

    若非身边还有着夫人和宝贝女儿在,他完全可以不顾有一大堆年纪轻轻的外人在场,便能做出将人扫地出门的无礼行为。

    毕竟到了黄药师这个地位,那就是只有他给别人脸色看,而不是他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只是因为在女儿面前,黄药师一直维持着一个成熟稳重温文儒雅的父亲形象,却是不好太过于直接当个恶人。

    几人说了好一会儿话,明桃在旁边说着各种自己闯荡江湖遇到的趣事,比如她遇到那个时常神出鬼没跳出来给他们找麻烦的丐帮洪七公

    。

    “娘亲你可不知道,那个洪七公可真是个馋嘴得很,我只用一个香喷喷的叫花鸡便收服了他,后来我答应只要他想吃我就会一直给他做浓香扑鼻唇舌留香的叫花鸡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认了我当老大……”

    明桃一边说着,一边还清点着自己用那一手好厨艺到底收服了多少英雄好汉。

    桃夭听着听着,也是口舌生津,当即喊停女儿的絮絮叨叨,赶忙让她去厨房做点美味佳肴出来。

    也不是桃夭差遣她女儿,而是她女儿真的好像是在烹饪一道上极有天赋,随便做一道菜都比有几十年经验的御厨做的还要好吃。

    比如那什么用嫩笋丁子做成的好逑汤,熏田鸡腿,八宝飞亚,银丝卷等等,甚至是最基础烤兔肉、烤牛肉、烤肥羊亦是不同于常人的美味。

    有时候桃夭都怀疑她女儿是不是往里面加罂.粟了!

    这一年多没见面,别说是桃夭,便是黄药师这个做亲爹的,亦或者是周伯通那个当义父的,最思念的也不是明桃儿这个人,而是她惊艳绝伦的厨艺。

    “没了我的小桃儿在身边,我实在是茶饭不思食不下咽,便是连身子都消瘦了许多……”

    桃夭一边说着,一边还以手捧心,余音切切的诉说着自己对宝贝女儿的思念之情。

    听着绰约多姿美若天仙的明夫人跟报菜名一样,清音悦耳的徐徐说出一大堆菜肴来,郭靖和杨康那都是看傻了眼。

    而明桃却是见怪不怪,当场就卷袖子起身去后厨给她的美貌娘亲做好吃的。

    明桃不管是出门在外,还是在家里,那都是轻易不会下厨的。除非是她的漂亮娘亲想要吃她亲手做的饭菜,否则便是亲爹来了,明桃也得考虑再三,思考自己收获到的利益够不够,才会答应下厨。

    在这一点上,倒是很像是亲爹黄药师那般,轻易不会下凡当庖厨。

    食过阔别一年之久的美味佳肴后,桃夭脸上的神色就变得更是喜悦,连笑容都艳丽绚烂了许多。

    众人沉浸在明夫人的美貌之中,连所谓的饭食是什么味道,那事后都无法回忆一二。

    可要让他们自己评价何为终生难忘的盛宴,那必然就这一场了。

    作为欧阳烈亲生子,此时化名为上官克的欧阳克,在体会到天下第一美人的眉目含情的威力之后,算是明白他的叔叔为何会一见桃花夫人便误终生了。

    此间有美人,君问倾城否?

    珠簪插满鬓,笑颜如花开。

    ·

    饭食过后,夫妻俩在庭院中亲密的散了一会儿步,待消食完毕,那便是沐浴洗漱。

    从热水里升起的雾气将二人蒸得大汗淋漓,桃夭紧紧攀附在黄药师身上,莹白如玉的肌肤也呈现出一种嫣红胭脂色来。

    半个时辰后这抹胭脂色再配以婀娜娇媚、眉目含情的风姿,当真是一副绝世无双的美人出浴图。

    “你今日又是怎么了?为何总是闷闷不乐?”

    桃夭把手放在黄药师的壮硕胸膛上,神色慵懒的开始关系她夫君的心里情况。

    黄药师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爱妻春水映桃花的绝色风光,心里对那群年轻气盛又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那就是一万个看不惯。

    只是这种想法若是说出来,倒是显得他这个做长辈的没有容人之量,他们的女儿以后若是要当女帝,那必然就是得交好更多的英雄豪杰和少年英才。

    而且还是越多越好。

    桃夭见黄药师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埋头苦干,在心摇神驰意酣魂醉的同时,便自以为他这是舍不得女儿。

    “反正是郭靖那小子入赘,明桃儿她又不是出嫁,你这个当爹的还有什么不高兴?”

    正在含香弄粉的黄药师抽空“嗯”了一声,并没有说是与不是,但在他心里,自己女儿将来确实是得需要一个继承人。

    毕竟一个没有继承人的野心家,是绝对不会有人支持的。

    只是此事容后再谈也不迟,现在黄药师却是只想日日醉花丛,夜夜戏鸳鸯。

    ·

    后世很多史学家在研究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就是明朝时,那就是都免不了抓狂和感到好笑。

    比如为了避免被满朝文武百官催促广纳后宫,至少得生出个继承人来的太上皇黄药师,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再次发生,直接就连皇帝都不当,让自己女儿当了开国皇帝,自己则是美美的做个太上皇,还美其名曰人生苦短就应当只享福不吃苦。

    至于被明帝尊为圣太后,与太上皇身份地位一样尊贵无比,寓意二圣同朝的明帝生母明桃夭,那就是比太上皇还要厉害,直接釜底抽薪说自己不介意当皇帝的,还让满朝文武到时候记得多上奏折请她广纳后宫。

    史书对这件事的后续记载就是很少,史学家们花了很大心思才在犄角旮瘩的明朝名臣列传里找到逍遥侯段智兴失手打碎一个百花彩蝶白玉瓶,刑部尚书欧阳锋请假三日不上朝等等官方记载。

    只是后来登基的皇帝还是明帝明桃,只是

    史书上对明帝的记载

    多是用明姓黄氏这个词。

    有些不明白为何会如此记载的人在好奇之心就会去查资料

    然后就会被太上皇和圣太后这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恩爱夫妻给塞了满满一嘴的百年狗粮。

    原来明帝是随母氏姓明

    而父姓应该是黄才对。

    当年在事情还未尘埃落定时

    满朝文武见女帝登基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便只得捏着鼻子咬着牙接受

    只是对于这些封建老古董而言

    开国皇帝的姓氏实在是一个大问题。

    ——你都做了女帝

    那也应该对你的老父亲公平一点

    至少把姓氏改回来吧!

    可明帝就是不同意

    在接连被劝谏多次

    不知明帝是如何跟太上皇和圣太后商议的

    反正最后不知怎的

    明帝的姓氏是改回了黄姓

    但新朝的国号直接也从顺应民意的“应”变成了日月明空的“明”。

    虽然这是对全天下人和史书上的官方解释

    但稍微了解这段历史的人

    哪一个不知道这个“明”字就是指代着明帝生母的姓氏啊?!

    也正因如此

    有的后世人就很是俏皮的给明帝起了一个外号

    ?)

    是为绝世妈宝女。

    当然若是明帝知晓这个情况的话

    可能也是很愿意跨过将近九百年的时光

    给后世人点一个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