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还是决定去安慰一下她那个柔弱无助又爱哭的亲爹,免得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再雪上加霜了。

    不过作为才五岁的幼童,她也不能表现得太过于异常——虽然就她目前显露出来的天赋异禀,便足够异于常人了。

    “娘,我想要去太医院学医。”

    曹皇后正抱着香香软软的宝贝女儿看书,看的还是关于前朝的史书《旧唐书》,好巧不巧今日还到了女帝武则天的序章。

    桃夭的目光在那上面短暂掠过,然后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曹皇后看《旧唐书》的目的不明,此时听了女儿的话,下意识就一顿,待翻过一页书之后,便语气温和坚定的说道:“玥儿若是决定好了,那便去做吧,母后会一直都支持你的。”

    在私底下桃夭一向都是喊娘和娘亲,只有在正式场合和有外人在时才会喊母后。此时此景,曹皇后如此一说,既是让她放心大胆去做任何事情,亦是在暗示自己的支持和准许。

    “父皇身体一向不好,又要忧心朝政,实在是辛苦。我现在年纪尚小,不能为父皇分忧,若是能习得些许医术,应该是可以让父皇身体康健些的。”

    桃夭这般说着,随后又看了几眼那本《旧唐书》。这是五代后晋的翰林学士刘昫所著,在大宋一朝很是受欢迎。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册书还是曹家送进宫来给皇后捧读的。

    这里头的含义可就太过于耐人寻味了。

    大概是因为本朝大体上都继承了唐朝的制度,再加上现在的大宋并未遭遇靖康之耻和南迁逃亡的苦难,国朝思想和风气都趋向于活跃开放,女子读史写诗作词那就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这时候程朱理学连出现都没有出现,而唐朝的强大繁盛又是出了名的,故而从天子到大臣,再至平民百姓,大多数都很是喜爱前朝盛唐的。

    甚至为了总结盛唐的典章制度以供大宋王朝借鉴参考,她的亲爹,也就是宋仁宗后面还下诏重修《旧唐书》,从庆历四年到至和元年期间再二催促,参与其中的都是像欧阳修这样的大宋重臣,最后严谨审慎根据唐人文献及唐史著作等修订出了《新唐书》。

    桃夭严重怀疑仁宗一朝的大宋君臣很是景仰和羡慕唐朝的强大盛世,并心心念念的也是强国富民,想要开创一个大宋盛世。

    只可惜梦想是好的,但能力却是有多糟糕就展现得多糟糕。要不是后面有留下千古骂名的宋徽宗等父子兄弟二人做对比,几乎算

    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他这是在学习太宗文皇帝做一个性情中人。

    赵祯在哭完一场之后,立刻就让宫人为自己整理衣冠,随后便起身风风火火的感到仁明殿,想要阻止女儿学医。

    虽然赵祯对医术什么的没有太多涉猎,可要成为一位医术精湛的太医,那无疑是要下很大苦工夫的。有大图谋和愿意尊重女儿决定的曹皇后没有异议,却不代表赵祯这个官家没有反对意见。

    只是待赵祯到了仁明殿,却发现宝贝女儿根本不在这里,而是早早的就读完书习过武,换了身衣裳又吃了饭食,便兴致冲冲的往太医令那边赶去了。

    “圣人为何不阻止安宸?她才五岁,身子尚且薄弱,如何能吃这般苦头?”

    赵祯觉得皇后这是不够关心女儿,于是说话语气也带上了些许不满,其实如果不是女儿坚持,他是连读书习武都不想同意的。

    在赵祯的固定思维里,他的宝贝女儿作为公主,只需要按照宫中的规矩培养些许才德即可,到时候再招一个才貌双全年轻俊美的驸马,那他的宸宸岂不就是大宋最幸福快乐的小公主了!

    而且他的宸宸可是长得像极了他,小小年纪便可窥见几分倾城容色,长大了肯定也会倾倒整个汴京,甚至是整个大宋的俊秀英才。

    所以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金尊玉贵的身份,再加上还有他这个当爹爹的在背后撑腰,赵祯是真的不明白宝贝女儿为何要去吃苦。

    曹皇后的目光淡淡的看了官家几眼,心里腹诽自己女儿的身体状况可比官家这个亲爹好多了——反正一到寒冬腊月就会身体不适头昏脑胀的又不是她们母女二人。

    “官家你的身体前几日才安好,还请不要动气。其实这件事臣妾也是劝过好多次,可是玥儿说她心系爹爹,再加上官家你在病中又不允许那孩子探望,于是一急之下安辰那孩子就起了这个心思。官家你也知道的,那孩子从会说话走路开始,便很有自己的主意,臣妾如何能劝得了?”

    “而且这个孩子又是一番孝心,满心满眼都是官家你这个爹爹,臣妾这心里可真是感怀万千,又是为官家高兴,又是有些许羡慕之意……”

    曹皇后脸上带着五分为难,二分羡慕和两分对女儿的心疼。赵祯一听,当即心里就是又喜又忧——唉,太受女儿喜爱和关心也是一种烦恼啊!

    “圣人你此言甚是有理,安宸那孩子也是因为太担忧我了,所以才会毅然决然的去学医……”

    赵祯面上极为动容,说着说着就没了待下去的兴

    致,赶紧随意糊弄几句,便要离开去太医令那边寻自己的宝贝女儿。

    “此事也不是圣人你的过错,都是安宸那孩子太过于担心我这个爹爹了。”

    赵祯风风火火的赶来,又急急匆匆的走了。

    曹皇后恭顺温婉的迎驾,又假作无可奈何的目送。待赵祯这个官家一走,她立刻就收起了脸上的神情,转身就去了自己殿里的小厨房,准备亲手为女儿准备补身体的膳食。

    作为母亲,她又如何不心疼女儿?只是在这个几乎是被男人统治的天下,女子想要搏出一番天地,那就得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刻苦。

    否则一旦被踩下去,那就是成王败寇的惨烈结局了。

    ·

    赵祯去了太医令,原先的想法是要好生安慰和鼓励女儿,即使女儿没有任何学医的天赋,那也要昧着良心夸成天纵奇才。

    ?)

    可等他左脚跨进太医令时,却是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其中还夹杂着对他宝贝女儿的夸赞。

    “公主可真是天赋异禀天纵奇才!微臣行医数十年,从来没见过只看这医书两遍就可倒背如流的天才……”

    “是极是极!公主居然还嗅觉极其敏锐,只是教上一遍,就可在几十种药材里找出老臣指名要寻的茯苓和赤茯苓!这、这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以往臣只听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当时尚且不以为然,却不曾想会在公主身上应验……”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公主你为了官家学医,当真是走对了路……”

    “公主……”

    听着里边的话差点就走不动路的赵祯:“……”

    ——不是,你们说的这些话朕好似在哪里听到过……之前要为宸宸寻读书的启蒙老师和习武的教头时,包爱卿和狄爱卿是不是也说过这样的话?

    赵祯一边思索着这件事,一边摆手让宫人侍卫莫要通传,待走了进去,发现原本也就是只能到太医膝盖处的女儿居然站在一张椅子上,而往日不是谦卑恭顺就是脾气十分暴躁的老太医们,居然是围着他的女儿站着。

    而这些太医不是站着翻医书和找药材,就是站着手舞足蹈面红耳赤的在争着抢着夸赞公主,并顺便对其他太医踩上几脚,好让公主选自己做传道授业的老师。

    至于他的宝贝女儿,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蛋上则满是神采飞扬,看医书的眼神是开心热烈的,一双小手挑拣药材的动作也是熟练麻利的。

    赵祯:“……”

    ——好好好,看来他对自己神童女儿的天才程度还没有足够的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