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八年,一共发生了三件大事。

    西梁帝病危,武惠帝带兵携天后一同前往西梁国都,百官劝阻,帝曰:若朕连妻之国都不敢去,谈何万世。

    第二件事,帝下令书院改革,分童院,少院,府院,州院。

    童院限六到十岁读书,学费全免,需要付伙食费,月考优异者获取奖励。

    少院是考中了童生者学习的,限十岁到十四岁的读书,学费,食宿全免,每月小考名列前茅者,按照名次受奖励,两次季度考未及格者退学,设天才班(不满十岁就考了童生的。)

    府院是秀才学习,供十四到十八岁的读书,学费食宿不免,因秀才可以领取地方官府的奖励,月考奖励比少院更多些,同设天才班(不满十四岁中秀才者。)

    州院自然是举人学习的地方,十八岁到二十二岁,还分专业,同样什么都不免,月考不设奖励,只设奖学金,同设天才班(十八岁之前考上举人者。)

    像少院为何全免,那是因为孩子到了十岁,就能成为一名劳力了,不管是乾元坤泽还是和元,可以做事了,那家里必然不会放过这个劳力的。

    可是少院不仅全免,考的好了还能获取奖励,那些奖励,比做劳力的收益多的多,这样家里就不会阻止她们读书。

    还有两次季度考未及格者退学,国家供你读书,不是让你混吃等死的,而且还有两次机会,但凡努力,也能及格,为日后考秀才努力。

    学府改革,功在千秋。

    云丞淮还下令,让人重修了各级考试的地方,为天下学生,尽量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至于第三件事情,那便是云丞淮跟沈流年到了西梁之后,发生的事情了。

    西梁皇帝病危,西梁人心浮动,不免有人想趁机做些什么。

    或是政变,或是趁机控制住西梁朝堂。

    沈星月身为公主,早已回西梁,她为人淡漠,似不食人间烟火,对政事上可谓是一窍不通。

    沈流年远程遥控西梁,两年前派了赵爽前往西梁,如今贵为西梁吏部侍郎。

    吏部的官员,被称之为天官,掌天下文官的任免等,可谓是最强人事部。

    只是吏部权力太大,前几年她们就削减了吏部权力,只有三品以下的官员,才由吏部管理。

    三品以上的官员,包含三品,她们的调动,升降,任免等,得经过内阁拟定,陛下亲批。

    尽管是这样,吏部的权力也很大了。

    吏部侍郎虽是正四品,却大权在握。

    不仅如此,北竹等人也回到了西梁,多是一些坤泽跟和元,她们是沈流年的坚定支持者。

    因为她们知道,只有沈流年当政,她们才能一直在官位上,不用回到内宅去。

    有这些人在,沈流年就能掌握西梁政权,可是沈家的那些人,由族人变成了宗室,胃口大了,想要的就更多了。

    沈流年得亲自回去,度过这段时

    间的皇权交接。

    而且,她太久没有回去过了,也想要见自己母亲跟阿娘。

    云丞淮自然不会放沈流年一个人回去,她得带兵震慑,表明自己的态度,要是西梁的皇帝不是沈流年,就别怪武秦跟西梁开战了。

    朝堂上的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沈流年的,可小的动荡必然不止。

    皇城之中,三千甲士可换天地的事情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宗室都在都城内,要是她们想搞事情,受苦的还是百姓。

    得知消息后,沈流年让人封锁消息,不能让外面知道西梁帝病重的事情。

    同时启程赶往西梁。

    这一次,她们要远去西梁,武秦由湘王云载赫监国,内阁辅政。

    武秦现在的运行情况是,就算皇帝十年不上朝,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自己能运转的很好,只要发生大事,需要皇帝定夺就是了。

    云丞淮把握着武秦的所有军队,私库中还有银子,比之国库的都不算少。

    她恢复记忆后,按照阿娘这位金融大佬的教导,发展绣衣卫的生意,这些钱,可都为她一人所得,不用充入国库的。

    她有钱,她老婆也有钱,她俩都是富婆。

    就算有一天,武秦的国库养不起军队了,她俩的私库,也能养得起百万大军。

    何况,她们的钱不是放在私库看着的,而是钱生钱生钱,不仅是自己的生意,还有户部的生意,她俩都占股了。

    毕竟单说户部的生意,比户部尚书位高权重的不是没有,有人为了利益,非要插上一脚,户部尚书,还有里面的所有官员,都要面临着困难。

    户部尚书二品官,能让她妥协的,也就那么几个,可户部有专门做生意的部门,被称之为国有企业发展管理部,里面的主官才正四品,再加上里面的各个四品以下的官员,想让她们服帖,有的是办法。

    京城最不缺的就是高官,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不少。

    帝后参股,谁还敢跟帝后争利不成?

    她们的股份只是在百分之十左右,九十是国库的,主要是为了给国有企业保驾护航,不是真的想要这些银子。

    反正她们也不缺银子。

    云丞淮的手里有军队,有钱,政务交给内阁运行,重要事务可以直接传达到她的身边。

    她们此行西梁,身边肯定是要带官员的,留在京城一部分,带走一部分。

    等于带走了一个政务堂,并不会耽误国事。

    历史上皇帝外出征战一两年都没问题,武秦经过新法,权力细分等一系列事情,再加上绝对的军权,云丞淮外出溜达个十年都不成问题。

    所以在安排好了一切后,她跟沈流年用时一个多月来到了西梁。

    武秦二十万大军囤在两国之边境,她们还带了十万军到西梁都城。

    这是云丞淮的亲军,再加上安庆军,两支军队的混合。

    来到西梁国都,云丞淮也是第一次见到沈流年的母亲跟阿娘。

    她的到来,西梁以国君之礼相迎,从进入西梁开始,她都保持着帝王的威严。

    她代表的是一国,而非个人,一旦她弯腰了,那就代表着武秦对西梁弯腰,哪怕西梁以后是自己老婆的国也一样。

    云丞淮到西梁皇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换下帝王礼服,更换了没有代表皇室图案的常服,一袭白衣上面,绣着金丝的牡丹花,花以牡丹为贵,帝王的常服,也显出尊贵才行。

    她换好了常服,才前往西梁皇帝沈安的寝宫。

    在那里,她见到了沈流年的母亲跟阿娘。

    云丞淮走上前,果断行了一个晚辈礼道:“小婿见过两为岳母。”

    在这里,夫人的母亲被称之为外岳母,阿娘被称之为内岳母。

    她行完礼才抬眸看过去,沈安只能扭过头来看着她,嘴里断断续续的说着什么,但是根本听不清楚,还费力的很。

    沈流年的阿娘眼睛红肿,显然从沈安病重时就在哭,也就沈流年来了,才有了些鲜活气息。

    云丞淮知道,自己来之前,她俩肯定抱在一起哭了一场,沈流年的眼眶微红,恐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她担忧的看了一眼,就见内岳母在打量自己。

    这么多年过去了,又做了八年的皇帝,她的通身气质早已发生了改变。

    高位待久了,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上位者气质,就算她穿了常服也无法掩盖。

    而且云丞淮生了一副好面孔,放在整个后宫都能名列前茅的,但她是个皇帝,不靠颜值吃饭。

    对方打量了她一会儿,再结合这些年,她们对沈流年在武秦的了解,明白两人的感情是极好的。

    像这样有能力,有相貌,又宠妻的人,世间恐难找出第二个。

    她可是帝王,哪个帝王没有后宫佳丽,就连沈安,当上皇帝后,身边也纳了两个低品级的嫔妃。

    不是沈安不想纳多一点儿,是她清楚,西梁的国政,实际上的当家人是谁。

    再加上云丞淮戍边的军队虎视眈眈的,沈安有什么小心思,也得熄了。

    但总得来说,沈安对沈流年的阿娘还是很好的,做皇帝之前只有对方一个妻,也没有纳妾,当上皇帝后,不知是飘了,还是嫌自家皇后颜色逐渐老去,居然纳了新人。

    别人家的后宫,云丞淮管不了。

    但是她觉得,自家内岳母就算年纪大了,如今快六十了吧,=也能看出曾经的美貌。

    不然怎么生出她老婆这么好看的人呢。

    云丞淮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她从未见过比自己老婆还要好看的人,可能确实带着那么一点儿滤镜,但是她家夫人是真的好看,貌比天仙,通身还带着高贵神女的气质。

    平日里处理政务时表现出来的千面,又让沈流年显得没有那么远。

    “陛下多礼了。”沈流年的阿娘忙上前一步扶住她。

    云丞淮笑了笑,顺势站直了身体道:“我便随流年唤您一声阿娘吧,

    您唤我阿淮就好。”

    “好好好(),阿淮。”

    看着自家内岳母由内而外的开心?()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她冲一旁的沈流年砸了砸眼睛,意思是看我哄长辈有一套吧。

    她私底下叫沈流年夫人的多,但她以为的情趣,放在大环境下,其实有些寻常的。

    所以她当着沈流年阿娘的面,唤了对方的昵称。

    沈流年好笑的看了她一眼,眸子随后移向了母亲。

    沈安纳妃这件事,沈流年是很不满的,要不是阿娘阻止,她必定要让母亲付出代价的。

    可是阿娘的性格柔软,对母亲也死心塌地的,不让她做什么。

    然而这样就更显得,云丞淮的爱有那么的珍贵。

    就算身为帝王,她们还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样的做法,在这个世道不会被说真诚,反倒要被说傻了。

    而云丞淮从未被世间的诱惑给打动,满心满眼的只她一人,这样的爱,才是真情。

    三人在躺在床上说不出话的沈安边上聊了许久,沈流年的阿娘最可惜的是,不能看见她们的孩子。

    云丞淮笑道:“这有何难,等我们回去,带阿娘一起回就好。”

    谁都知道她这句话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等到那个时候,沈安已死,沈流年继位,西梁有了新的帝王,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坤泽皇帝。

    这就是初始八年发生的第三年大事。

    ......

    沈安终究是没有熬过去,她们刚到三天,人就驾崩了,可惜在云丞淮跟沈流年的威慑下,终究没有发生政变,熄了不少想看热闹的人的心。

    沈安是西梁的第一人皇帝,谥号太圣诚孝皇帝,被称为梁高祖。

    至于谥号诚孝,这是沈流年故意的。

    虽然沈安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能当上皇帝基本上靠的都是沈流年,但是用一些上佳的谥号也不是不可能。

    谁让沈安老了老了,又纳了两个十八的妃子,沈流年就把谥号定成了诚孝。

    大概就是待人以诚,又孝顺的意思吧。

    沈流年很清楚的表明了,先帝没什么大功德,只能这样了。

    沈流年在先帝灵前继位,一个月后举办继位大典。

    这一日,天地色变,早上下了几滴小雨,春雨意味着希望,是个好兆头,特别是下完雨还出了彩虹,更让人认为这是吉兆。

    彩虹之大,惹的天空变了色,是极美的彩色。

    史记——西梁新帝登基,天地同贺。

    尽管很少有坤泽继承家业,但也不是没有,只是坤泽继承帝位的,没有先例。

    这一次,上天作美,让沈流年更加的名正言顺。

    云丞淮一个文科生,也体验了一把,把自己曾经学过的简易理科知识化为实操。

    当然了,还是鲁家家主厉害,制作的机器派上了用场。

    更是天地在庆祝,这个世界的主角,达成了目标。

    () 一开始是云丞淮运用了机器加物理知识,后来是真的自然美景。

    对古人来说,特殊的日子,遇到了特殊的美景,自然代表着吉兆。

    沈流年是继其母位,且知道内情的人都清楚,西梁天下是谁打下来的,又是谁做主。

    表面上的吉兆,再加上切切实实的权力,让沈流年顺利的继承了皇位,成为了一代坤泽女帝。

    初始八年,两帝同朝,史称奇迹。

    ......

    时间这种东西,想留是留不住的。

    初始九年,二圣迁都至神都城。

    初始十一年,云丞淮下令建造沿海码头。

    在有海的地方建立了各个码头,仓库等,造船处的船一年比一年好。

    由皇家组建船队进行海上贸易,商人民众都可以参与,当然不是免费的。

    想要进船队,就得交钱,不想交钱的呢,那你自己出海吧。

    云丞淮当年就下令练的水军有成,有水军的护送,再加上装备的吊打,想黑吃黑?那就等着被灭国吧。

    武秦成为海上的霸主,普通商户跟着官方船队,份子钱是贵了些,但是安全有保障。

    少赚点儿,总比死了强。

    不仅是贸易的发达,船队还从海上带回了各种种子,就是把别的国家的好吃的好用的都带回来,然后改造发展。

    就像另一个世界,被称为老祖宗严选的好东西。

    按照惯例,官方的船队是由二圣跟船队合资,二圣占小头,国家占大头。

    海上贸易开启后,武秦的财富每年都翻倍的增加。

    取之于海,用之于民。

    百姓的生活富足起来,到了初始十一年,武秦的识字率到达了百分之四十。

    再过十年,云丞淮有信心让武秦的识字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哦,不光是武秦,西梁尽管不靠海,但是两国是两姓之好。

    两人都是皇帝,却只有彼此,关系自然好。

    武秦有的好东西,能不给西梁一份嘛。

    同样的道理,西梁有的好东西,也会给武秦一份。

    两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初始十二年春,立二圣之坤泽云知蕴为西梁太女。

    年仅七岁的西梁太女,开始跟着二圣身边学习政务,等到学有所成,便到西梁监国。

    只是武秦太女迟迟未立,让人心焦。

    按理说,二圣三个孩子,一个成了西梁太女,还有两个呢。

    可这两个,怎么说呢。

    老大今年十三岁,喜爱道法自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开讲坛。

    由于载赫年龄小,一个月会在京城周围的各个地方讲书。

    载赫一身道袍,仙风道骨,讲着孩子读书的好处,不仅是乾元,还有坤泽和元。

    朝廷仁善,免孩童费用,只管读书就好,日后靠考了功名,福至全族,乃至后人。

    就算不能当官,现在不仅是国有企业,还有各个书院,私人的企业,也都要人,识字的工资高。

    为了高薪,难道你不让孩子们去读书吗?还是免费的!!!

    再加上坤泽和元当官的现成例子,虽少,但随便一打听,身在京城附近的百姓,还是能得知名字的。

    如今坤泽和元当官多的地方,也就新法的开始地湘州,还有上都城跟神都城,别的地方数量是极少的,整个府衙找不出三个。

    也是很多人的固有思想。

    到了初始十二年,历经几届科考,做官的坤泽和元,一届比一届多。

    从第一届取进士的只有三个,到现在占比取进士的百分之十到十五之间,这个数量是曾经想都没有想过的。

    南北一统后,每届取进士大概在一百五十人到二百人之间。

    比起云丞淮登基的那届恩科,多了七八十人的样子,可南北统一,取士数量没有翻倍。

    是因为那个时候南秦经历动乱,再加上初取坤泽和元,就加了一些名额。

    如今武秦运转正常,再加上取吏,这个数量刚刚好。

    要是哪一年退休的人少了,名额还会少些,退休的人多了,人员又会多些,全看运气了。

    科举录取坤泽和元的比例目前在稳定增长,现在只是十二年过去了,要是一百二十年过去了呢?这个比例只会更多。

    那么,云丞淮要选的太女,是能继承自己遗志的。

    小老大自然是好的,孩子在她们的影响,对待谁当官的态度很明确,能者居其位。

    载赫演讲时,给百姓们举了很多例子,像高门世家,不管是乾元还是坤泽和元,她们都是一起念书的,要是真的不好,她们何必让自家的孩子念书?

    而且高门世家娶妻,难道会娶一个不认字的吗?

    小老大以皇女之身游走,戴着天然的光环,努力也没有白费,至少京城这边的书院,里面多了不少的坤泽跟和元。

    历届科考的坤泽跟和元也逐渐多了起来。

    可问题就在,小老大一副神仙模样,只管游历各地讲学。

    知深吧,这孩子一整天的冷着个脸,跟沈流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太冷了些,没人敢接触。

    学识各方面都是极好的,君子六艺都算精通,小小年纪,腹有治国良策。

    这二人,一个小神仙,一个小冰块,云丞淮还真不知道立谁为太女。

    可她以后想当太上皇,跟着老婆一起,带着知蕴去西梁,给知蕴坐镇去。

    太女必须尽快立起来了。

    载赫仙风道骨了些,监国几次,任务完成的都很好,可就是不爱处理政务。

    小冰块吧,太冷了,她这个母亲都要被冻上一冻。

    云丞淮无奈,只好把两人叫过来问,以后谁当皇帝这件事。

    要是两个人都想当,那就公平竞争,进行考核。

    要是两个人都不想当,那就石头剪刀布,谁

    输了谁当。

    她这个问题一出,小冰块则认真道:“立嫡立长,是为正统。”

    小神仙,“皇位得立贤,何况知深也是嫡。”

    得,这是俩都不想当啊。

    还好她俩都优秀,于是云丞淮让她俩石头剪刀布,但两人觉得太幼稚,准备下棋,赢得人说的算。

    云丞淮:“......”她幼稚吗?

    怎么说呢,多出生几年还是狡猾些,小老大这个小狐狸,一步一步的把妹妹带进了陷阱里面,赢掉了棋局。

    这时,载赫忽然看了自家母亲一眼,意味深长,自己的棋艺还是母亲一手“调教”起来的。

    为了赢母亲,她可废了不小的力气。

    怎么也比知深多学了几年,不枉前些日子,她总是假装以一步之差输给妹妹了。

    初始十五年,十六岁的载赫被封为国师,再加上她总是穿道袍,就更像神棍了。

    不过她这个国师不是玄学方面的,而是教化方面的,全国教化那些不愿意送孩子读书的地方。

    她还是亲王,又有实权,还能巡视全国不公。

    同年,知深被封为了太女。

    初始是十九年,知深继位,云丞淮自立太上皇,准备跟自家老婆还有知蕴一起去西梁。

    一家五口相聚曾经的楚湘王府内,这里是她跟沈流年相识的地方。

    不出意外的话,一家五口日后很难再聚齐了。

    画师为她们画了全家福,人手一幅,当作纪念。

    世人皆道:史记虽厚,却无法掩盖武惠帝一家之风华,此后文功武治再无如二圣般的帝王,她们的丰功伟绩,续写了这篇土地璀璨的文明史,造就了一个繁华盛世,为后世之民立下了人权。

    正文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