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雖然和廖荃初步達成了共識, 但路還是要一步步走?。
    既然下定決心去創辦這麽一個計劃,就不能急于?求成,如果真那麽容易, 為什麽圈裏其?他人不做呢?
    總有比祝慈地位更高、人脈更廣, 還面臨職業瓶頸的演員, 他們難道想不到自己培養人才嗎?
    無他, 想做出一番成就,實在是太難了。
    單純做演員, 只需要讀懂劇本,吃透角色,配合其?他工作人員把戲拍好?就可以了。
    可是當變成組局的人, 看?問?題的眼光和處事風格都要有所?變化, 對那些養尊處優, 沒有接受過太多高等教?育的演員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挑戰。
    有的演員也嘗試過投資潛力股, 不是賠本就是反響平平,唯二兩?個成功捧出?新銳導演的中生, 還在他們出?名後遭到了背刺。
    這還只是針對一兩?個新人來下注,在祝慈的設想裏, 未來她需要一個龐大的人才庫來為她提供優秀的劇本和角色,難度不亞于?白手起家創業。
    再說了,那些有才華的編劇和導演一旦闖出?點名堂,都會想要獨立主導項目, 如果祝慈這裏沒有足夠能打動他們的利益,人家又憑什麽用寶貴的職業生命去成就她的美名?
    導演、編劇、演員,他們三方的立場和訴求有時?候是對立的。
    在等待陳玉做出?初步方案的時?候, 祝慈也沒有放棄與各個劇組的接觸。
    挖掘扶持新人不是為了提升她的圈內地位,祝慈沒有那麽大的權力欲, 她也不是慈善家,所?有行為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盡量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同時?保證她一直有好?角色可演。
    因為一個還沒有落地的想法便?耽誤自己的檔期,屬于?本末倒置。
    進入9月,學校已經開學,祝慈也準備在學習上多投入一些精力,彌補上一學年的空缺,所?以和各位制片、導演的會面多安排在周末或晚上,行程比較緊湊。
    平心而論,拿到金烏獎之後,有意向和祝慈合作的導演們個個都有金光燦燦的履歷,他們确實也是抱着誠意來的。
    每一個遞過來的劇本,祝慈都會認真對待,通讀之後把自己的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之後再去和主創見?面。
    這些劇本裏,既有祝慈擅長的武打片,也有改編自真實案件、揭露社會現實的懸疑片,也不缺親情向的催淚片,幾乎涵蓋了往後一年裏圈內待開的大部分項目。
    就算近兩?年電影市場回春不少,但是每年明确會開機的劇組也不會像電視劇那麽多,這裏面有多重?考量在,祝慈手裏的這些資源說出?去是會讓不少人嫉妒到眼眶出?血的。
    遺憾的是,在和主創深入讨論之後,祝慈總覺得這些劇本還差了些什麽。
    不是她自持影後的身份在這裏吹毛求疵,祝慈常被?人誇選本子的眼光好?,那是因為她始終站在一個普通觀衆的角度在看?劇情,而非以演員的身份。
    這麽說吧,有名氣的演員們常年身處在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環境裏,吃住都有人安排妥當,缺乏普通人的生活經驗,他們挑本子可能只看?角色人設以及劇情波折和反轉,無法立足于?現實看?透其?中的邏輯。
    而祝慈雖然也在這樣的環境裏工作了五年多,但她前世今生加起來足足有三十多年身為普通人的經歷,再加上她有意識地讓自己的表演落到實處,眼光總是和業內有些不同。
    在她看?來,這些本子有的故事平鋪直敘,有的人物太過懸浮,還有的制作風格不太合适,各有各的缺點。
    祝慈知道,一部電影的最終效果是由多方共同決定的,有能力的團隊完全可以把一個普通的劇本雕琢成精品,可她還是猶豫了。
    她性格中有一點完美主義?,哪怕演技已經數一數二,卻還是追求所?有環節的盡善盡美。
    無法說服自己将就,也無法痛快答應,祝慈感覺到很愧疚,一日确定不了演員,這些劇組就一日不能開機,她總不能自私地影響別?人的工作。
    與此同時?,她和各個導演、制片人聚會的偷拍照也在論壇裏流傳,以她現在的知名度,狗仔是躲不掉的,哪怕做了僞裝也無用。
    [吃瓜]祝慈最近頻頻和名導聚會,是不是要确定下一個餅了?
    一樓:賈千峰、羅文、莊大洪……哇!都很不錯诶!
    二樓:羨慕哭了,都是我擔夠不到的導演。
    三樓:讓我來翻翻備案,莊大洪那個餅看?起來很好?啊!是打拐題材的,感覺又是一個沖獎之作。
    四樓:吃瓜不信瓜,小慈只是初步接觸噢,一切等官宣,不要貸款合作!
    五樓:我好?期待祝慈拿下三金之後的第一個本子會選擇什麽,感覺一定會很特殊!
    ……
    網友們對祝慈的期待值拉滿,祝慈自己卻是在反複對比之後忍痛拒絕了好?幾個班底還不錯的電影。
    盡管很可惜,但她思考過後還是覺得不能為了填檔而勉強自己接一個不看?好?的戲,哪怕多等一段時?間,也要遵從內心的選擇。
    想通了這一點,祝慈心裏輕松了不少。
    既然短時?間內不會進組,她便?專心投入到學校的課程裏,學有餘力的時?候她還會去其?他專業旁聽,拓寬思維和視野,為人才培養計劃打基礎。
    廖荃了解了祝慈的要求,也在通過人脈積極打探大導們的動向,主動為她尋找更多機會。
    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就在祝慈考慮要不要定下一部各方面尚可的公路片時?,廖荃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小慈,孫懷英要出?山了!”她難抑激動,拉着祝慈密談。
    這個消息真的在祝慈意料之外,孫懷英在第五代導演中位列頭名,千禧年時?期是他的巅峰,有三部作品都入選了華語電影百年百大影片。
    可惜在祝慈高考前他剛好?宣布暫時?休息,最後一部電影還是15年的《千秋大業》,拿下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這樣一位殿堂級大導宣布複出?,在上層演員中自然造成了極大的震動,完全可以預見?到競争的激烈。
    倒也不是出?于?對大導的迷信,而是孫懷英比較特殊,他是少數幾位沒有失手過的導演之一,擅長以主角的成長為線,将宏大的主題融入其?中,幾乎每一部都能在獎項上有不錯的建樹。
    祝慈自然渴望和這樣的頂尖導演合作,不過她也沒有失去分寸,穩重?地示意廖荃細說。
    “這個項目保密級別?比較高,對外透露的口?風只說了兩?點:民國題材、主角是年齡跨度十歲左右的女性。”廖荃拍拍祝慈的手背,低聲道:“這可是屬于?花旦們的頂級資源了,十年難得一遇,我估計毛平威她們肯定比咱們知道得要早,想争取的話得抓緊了。”
    祝慈早有預料,這樣的名導要拍戲,一般不會把劇本先交給演員的團隊,而是通過身邊人給出?口?信,自會有人登門來試鏡,其?他不夠格的,連消息都不會知道,當初《靈氣複蘇》不也是這樣嗎。
    祝慈低頭思考着,輕聲說:“民國題材啊,确實在孫導的舒适區。”
    廖荃笑眯眯地贊同道:“如果不是這個題材,我還真不确定它是不是好?餅。孫懷英畢竟都70歲了,英雄遲暮,比不上青年導演們能抓住當下熱點,倒是民國時?期這種需要底蘊和沉澱的題材,只有他這樣經歷豐富的年長者能抓得準,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人家未必會選擇我這麽年輕的演員。”祝慈對此并不樂觀,但也不懼挑戰,她決定搏一搏這天降的機緣,“有明确的試鏡時?間嗎?”
    廖荃搖搖頭:“挑選對象都是很成熟的演員了,試鏡也不過是個形式而已,孫導的意思是在他家辦兩?場私人聚會,分批次見?一見?演員們,可能會臨時?出?個題目,不算很正式。”
    祝慈苦笑道:“要跟一群老江湖同時?表演嗎?難度不小啊。”
    “還好?時?間比較寬裕,孫導那邊說項目也是剛開始籌備,正式開機要等明年三四月份了,現在也只是初步的意向,你好?好?準備,說不定真能拔得頭籌。”廖荃對她信心十足。
    祝慈點點頭,既然決定和經驗豐富的前輩們同臺競技,那就必須全力以赴,不能露怯。
    廖荃走?後,祝慈進了觀影室,把孫懷英的所?有作品都挑選出?來,先細細地拉了一遍片子,從中總結這位大導的喜好?和表現手法。
    接着再把所?有民國背景的電影找出?來,理出?了幾種人物形象,舞女、地下黨、特務、留洋千金、舊式婦女、底層窮苦人民……
    祝慈嘆了口?氣,這種沒有具體要求的角色準備是最難的,這一時?期可以深度刻畫的身份有那麽多,誰也拿不準劇本中是什麽形象。
    而且這些身份表現出?來的氣質迥然不同,要想準确貼合孫導心中的主角無異于?大海撈針。
    有的人光站在那裏就是角色本身,祝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缥缈的運氣上,她只好?把這些身份全都深入分析一遍,提前做一個如何表演的預想,這是最笨的辦法,但也最有效。
    除了電影,祝慈的取材還有經典話劇,系統的好?處就在這裏,有些原版話劇因為年代久遠,網上很少留存下高清修複版本,但在觀影室內,一切應有盡有,祝慈得以節省下大量查找資料的時?間。
    由于?她沒有過民國戲的拍攝經驗,生怕找不到要領,還買了很多相關?的戲服,穿在身上琢磨角色的行走?坐卧。
    <!-- bx_style_end -->
    style="display:block"
    data-ad-slot="5357886770"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