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
    祭天庆典日。
    春日阳光洒在了厚重的城墙上。
    “吱呀”一声响,城门吊桥缓缓放下。
    落地扬起大片灰尘,在阳光的折射中飘荡。
    春祭之时,曹肃便已参加过祭天仪式,但这一次的祭天仪式,规模更加庞大,四方的城门一开,城中便响起了高昂的声乐。
    “题请”、“涤牲”、“省牲”、“上香”等多项议程,更加繁复。
    庆典放在城外,全城的百姓都跑到了城头上观看。
    按照双方约定。
    这一日。
    飞马军自南门入城,而讨逆大军自北门出城。
    城楼上的百姓议论纷纷,目光聚焦在了新城主的身上。
    新城主姬业,是个老人了。
    人们见过年富力强的韦韬,也不知道换了个年纪更大的城主,是好是坏。
    从听到的流言中,大部分人对新城主的第一印象,已经十分糟糕了。
    姬业身穿乾元王朝正五品官服,两旁是高壮的飞马军统领。
    姬不冥身为少城主,同样也是衣着华丽,盛装出席。
    一系列的庆典流程结束之后,便有人高喊“礼成”!
    韦韬并未出现在庆典仪式上,他早已将城主印交给了朝廷,朝廷专门派遣的礼部官员便将城主印从身后的托盘里拿了出来。
    交到了姬业的手上。
    至此,姬业才真正成为了平城城主,天地认证,官方认可。
    飞马庄的汉子齐声欢呼。
    但城头上的百姓,却显得十分冷漠。
    连个鼓掌的人都没有。
    这让傲然而立的姬不冥心中恼火,脸上的不快显而易见。
    姬业倒是神色如常。
    “让飞马军入城。”
    他直接向飞马军的统领下令。
    没过多时,姬不冥身旁的一只巨大的苍鹰,飞向空中。
    发出高昂的鹰鸣音。
    “哪里来的鹰?”
    “这是飞马庄里养的鹰!”
    百姓们总算是有了反应,纷纷抬起头来,看向了高空中盘旋的苍鹰。
    这时,地面突然颤动起来。
    远处的阳光下,黑色的细线如波涛一般,涌动过来。
    视力好一点的人们,已经看到了飞马军骑兵的身影。
    飞马骑兵是江东道少见的骑兵,三千骑兵在野战之中,足以横扫万余精兵。
    姬业之所以安排飞马军奔腾而来,便是为了震慑城中蠢蠢欲动的其他势力。
    他能够感觉到这几日的一些微妙变化,但他认为,这是想要当上城主的必然经历,每一个城主都是这样过来的。
    飞马军的实力,足以碾压没有府军的平城一切,这是他的底气和自信。
    果然,见到了飞马军后,城头上的一些大宗大户,都沉默了。
    三千飞马军,真是不同凡响。
    .......
    讨逆大军在城北大营集结完毕。
    庆典日,大军在此举行誓师大会。
    许久不见的韦韬发表誓师大会动员讲话,随后大军开拔。
    大量的民夫、工匠等后勤人员,跟随大军出征,前前后后的人数,接近两万人。
    大军自北门而出,故布疑阵。
    曹肃属于是先锋部队,跟随着王猛所部,率先出城。
    曹肃回头望去,城头上。
    似乎看得到曹兴默默注视的目光。
    曹兴作为程卫亲军,被留在了平城,继续在新府军中担任职务。
    此次曹肃出征,曹兴一早便来到了北城城头。
    为他送别。
    大军缓慢开拔,两万人出城,需要很长时间。
    而南城则陷入到庆典日的节日氛围中,所有人的脸上露出了欢声笑语。
    在和神明“近距离”的接触中,精神感官无比欢愉,似乎预见了未来保佑下的美妙生活。
    这就是“神明”的力量。
    南城。
    在大户眼中,耀武扬威的飞马军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们簇拥着新城主姬业,依次进城。
    姬业志得意满,虽然年近半百才成为平城之主,但梦想成真,总是会让人有一种飘然的感觉。
    他骑在了高头大马上,缓缓地走进了城中。
    放眼望去,都是拥护爱戴他的子民。
    远处那些指指点点的,想必也在为新城主的风采而点赞。
    ........
    城北,讨逆大军出城。
    事关讨逆大军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平城每一个角落。
    大量的信鸽被放了出去。
    消息火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在讨逆军士卒眼中,此次出军是为了收复失土。
    而讨逆军的高层才知道,此次出军,只为了击破万平军偏师,或者截取万平军粮道,以减轻朝廷鹿山主战场的压力。
    讨逆军依旧是以步兵为主,只有百夫长级别以上的军官,才配备坐骑。
    曹肃所骑之马,便是最常见的战马。
    平时作战,曹肃也用不着战马,骑着战马,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荣誉的象征。
    先锋军出城小半个时辰后。
    平城在众人眼里,已经隐隐难望。
    突然。
    曹肃轻轻夹了夹马腹,战马便小跑起来,很快便来到了先锋军的中部区域。
    此处是王猛行军所在。
    “曹校尉,有何要事?”
    在行军时,一般便以军职相称。
    曹肃扭头看了看平城,然后低声道:“王将军,似乎有些不对劲。”
    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劲?
    王猛立即警觉起来,也顺着曹肃的目光,看回平城。
    曹肃问道:“中军应该何时开拔?”
    讨逆大军出行,还是分为前中后三军。
    其中,中后军其实为一军,也就是韦韬直系所部,包括了夏松在内的数千人,也是讨逆军的主力所在。
    而前军则是王猛和刘闯各一部,分为左右先锋。
    按照行军的一般规律,前军出城之后,半个时辰,便应该是中军出城的时间。
    可是现在,中军却迟迟未动。
    曹肃和王猛的骑在战马上望得远,加上两人都是力境高手,一眼便看出平城毫无动静。
    就像是一只阳光下匍匐的巨兽,安静地可怕。
    王猛的脸色变了,伸出手来。
    一旁的季秋便立即传令下去,三千前军精兵,立即停止前进。
    大军停在了原地,远处看得到另外一只先锋部队,他们却没有察觉到有什么问题,还没有停止前进。
    曹肃转过马匹,战马“哒哒哒”地在地上踏着,不安分地打了个响鼻。
    这一开拔,就出问题了?
    王猛向季秋说道:“马上向中军询令,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肃眯起眼睛,似乎这样可以看得更远一些。
    他也看不清隐隐约约的平城,但可以确认的是,后面没有任何部队的动静,旗帜、大军什么都没有。
    先锋军就三千精兵,没有民夫之类的后勤保障。
    中军才是讨逆军的主力,如果中军不出,这几千的先锋军,也就图一乐,根本干不了什么事情。
    “大军开拔,何等重要之事,岂容儿戏?”
    王猛有些不满,中军未能及时开拔,这在行军打仗之中,属于绝对忌讳的事情。
    他也有些焦急,忍不住便骑马往回走了两步。
    随着两人的动向,附近的士卒都往回看。
    但是士卒站的矮,且实力不济,五官没有得到过强化,哪能像他们两人望的这么远,回头一看,就还是一片荒原旷野,什么也看不见。
    突然,王猛瞳孔震动,脸色大变。
    旋即,曹肃也变了脸色。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咯噔一下。
    “冒黑烟了,城中有变!”
    “春日走水不同寻常,指挥使恐有危险!”
    在两人的视线里,只见远处的平城,突然冒出了多道黑烟。
    黑烟代表着火了,可今日是祭天大典,城中巡防早已安排妥当,怎么会突然着火,定然是人为。
    人为的话,如此众多的黑烟,加上讨逆中军未出,代表形势已然十分严峻。
    “王将军。”
    曹肃刚准备开口,王猛反倒问他:“曹肃,如之奈何?”
    曹肃:........
    曹肃冷静道:“将军,城中有变,今日大军开拔不详,我建议直接返回平城,平城是我们的根基,绝对不容有失,平城有失的话,此次讨逆,没有任何意义。”
    讨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击破万平军,可没有平城的粮食和后勤补给。
    这支讨逆大军,很快就会成为孤魂野鬼。
    而且军中大部分人都是平城人,平城有变,士气会立马跌入谷底。
    战斗力都没了,还讨什么逆?
    王猛点点头:“你说到我心坎里了。”
    “传我将令,大军马上掉头,返回平城!”
    chapter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