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插了三根彩色鸡毛的男生瞬间倒吸一口冷气:
    “我的天呐, 我的天呐.......”
    “是自己人!都冷静点!”
    “能不能把你那个破号角给收起来,我都给你吹耳鸣了。”
    “难道我们学校也已经沦陷了?!”
    “已经过去多少天了?末世结束了?有这种好事?”
    矮树林里乱成一锅粥。
    沈未继续举着保温杯,努力措辞:
    “呃......那个, 这种时候,是不是应该让你们领头的出来?”
    “所以这是什么?”乌富贵在一旁小声问道。
    “.......”陆朝南瞥了他一眼,“之前是保温杯,现在是虎符。”
    .
    “你们是从民宿区过来的?他们都已经跟你们说过了?常俊明说的?”
    自称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二班的男生头上顶着一圈爬山虎, 脸上抹了三道彩色颜料, 名字叫程遂。
    他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紧逼,表情分外严肃。
    “你头上有东西。”陈访桐说。
    “哦?哦,那当然。”他摸了摸精心缠上去的爬山虎,“这是我们在狩猎的时候为了迷惑动物,把自己隐藏在大自然中的时候用的。”
    “脸上的呢?”
    “.......”他移开目光, “原始部落狩猎的时候都要把自己装扮得够吓人, 动物才会闻风丧胆。”
    “看来你们的这个装扮还挺成功的。”陆朝南说,“不仅是动物,成年人类也被你们吓得闻风丧胆。”
    小纪瘪瘪嘴, 无处反驳, 只好认命。
    “不过你说的那些什么壁画和大人脸又是怎么回事?”苏梓临回头看小纪。
    “那我怎么知道, 我当时忙着逃命呢。”
    听见这话, 程遂无奈道:“跟上, 我带你们去看看。”
    大家兜兜转转,穿过矮树林, 来到了一片落叶乔木聚集的平缓地带。
    地上厚厚一层树叶,踩上去十分柔软。
    此时海拔已经来到了将近八百米, 寒凉的气温冻得人瑟瑟发抖。
    不过这种冷跟冬天那种刺骨寒风的猛烈的冷不同, 而是独属于深山老林里, 从脚底渗进骨骼的透心凉。
    山林偶遇的大概有二十多个同学。他们大部分穿着都还算正常,而且就那一件件棉袄羽绒服来看,上山之前估计也是做足了准备。
    当然,也有一部分格外进入角色的同学,脸上的迷彩抹的尤为繁复,头上的鸡毛看样子是从一些不幸的鸡身上拔下来的。
    跟他们简单讲述了一下山下的现状之后,他们纷纷露出一副“早就预料到了吧”的神情。
    “我当时极力劝他们一起上山,从根源上躲开丧尸,他们就是不听,说什么现实中是不可能赤手空拳荒野求生那么长时间的,让我们断掉这个念头。”程遂抱臂道,“结果呢,景门镇果然沦陷了吧。”
    “不过其实.......”苏梓临扫了一眼他的表情,“看民宿区那边的样子,他们活得还挺好的。”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好了。”程遂回答,“在丧尸的威胁下每一天胆战心惊地苟且偷生吗?我们可不干。”
    “在山猪的威胁下每一天胆战心惊地苟且偷生也挺吓人的。”插鸡毛的男生在一边悄悄道。
    “啧。”程遂看向他,“那和丧尸能一样吗?”
    “丧尸咬人,山猪还拱人呢。”
    “丧尸咬你你也会变成丧尸,山猪拱你你又不会变成山猪!”
    看来,他们的世外桃源生活也并不是和和美美。
    “就.......就是这里。”小纪腿软道,“就是前面那个山洞。”
    平地一路能看见零星几个有模有样的小木屋,不过似乎出于某种原因已经弃用了。
    走到树林边缘,这里是一个向上的石地陡坡,一个天然洞穴出现在了眼前。
    “原来这就是小纪说的人脸和看不懂的符号啊。”沈未仰头看着山洞门口插着的大木牌,恍然大悟。
    上面用颜料绘制了一个愤怒的山猪大头像,但是已经把山猪拟人化了,红色的鬃毛在怒火中乱飞。
    下面则是一行哥特体的文字:
    [GET OUT of my SPACE!!!
    (滚出我的地盘!!!)]
    小纪看起来仍然对这个山猪头心有余悸。
    至于壁画,那就是他们在山洞的墙上用颜料绘制的时间表,和一些即兴艺术创作。
    手机早就没有电了,全靠画正字还计算天数。
    “这是我们的领地牌。”程遂介绍道,“再往里看,这是我们这段时间的住所。不够最近山上面一天比一天冷,我们已经准备往下搬了。”
    “吃的也不够了。”鸡毛男生继续补充道,“这大山里,黄鼠狼都比我们会打猎。”
    “能不能别在刚来的校友面前提这个?被黄鼠狼把鸡抢走是我们的错吗?”
    “这个领地牌也太不友好了。”尹赫评价道。
    “都说了是领地牌了,当然要显得不友好。”程遂回答,“总不能写,欢迎来我家吧?”
    “说实话,你们这个荒野求生比我想象的要更.......”沈未四处打量道,“现代化。”
    “.......”程遂默默拿下了爬山虎帽子,额头上甚至还戴着墨镜,“从何说起呢。”
    “木屋里全是吊床和折叠床,山洞里全是各种食品包装袋。”她蹲下身,从烧焦的木头旁边捡起一个点火器:
    “你们甚至都不用钻木取火的?!”
    “有工具为什么不用?”程遂理直气壮道,“真以为人人都是贝尔〇里尔斯?”
    陆朝南:“这算是完全从根源上否定自己?”
    “......哼。”
    已经对眼前的一切失去兴趣的乌雁甚至开始和余巧曼唠起家长里短来,偶尔传出来一句:“这帮小毛孩要什么时候才能搞好啊,老娘还想回家做晚饭呢,天都要黑了。”
    而乌富贵正在一旁忙着跟小纪解释这一路的经历,和山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的前因后果。
    这个荒野求生真是丝毫没有荒野求生的气势,完全就是带着生存物资在山上躲了一段时间。
    看山洞里那一排排的易拉罐罐头,估计他们上山之前,还颇有先见之明地在镇上大采购了一番。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需要真正“荒野求生”的份额就越来越多,物资也就越来越撑不住了。
    就像程遂说的那样——“又不是人人都是贝尔〇里尔斯”。
    看来他们自己也清楚这一点。
    “不过我倒是感觉,以这批人的脾气不一定会愿意跟我们回学校。”苏梓临说。
    “试试吧。”郁黎无奈道,“邀请一次,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十分钟后,剩下的四十几个同学也陆陆续续回到了山洞。
    于是苏梓临又把当时跟朱珊他们说的话,原封不动地说给了这些校友听,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学校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展望,以及生产合作社的加入条件和工作事宜。
    “说这些并不是在劝说你们回学校加入我们,毕竟我个人尊重所有人的末世求生方法,无论是准备和文明社会共存亡,还是,嗯.......”
    苏梓临看向那张大山猪画像,“采取一些避世的手段。”
    “但是学校目前的条件我已经全部告诉你们了,如果有想和我们一起返校的想法的校友,那就欢迎明天下午三点在山脚渡口集合?”
    她随意抛出一句。
    说这句话时,脑中甚至已经想出了他们会用怎样的方式来反驳。
    但是事实上,在说到学校的那种不完的大棚和保存依旧的宿舍四人间时,他们脸上的神情已经挂不住了。
    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抛出来——
    “噼里啪啦”,满山洞发出一种放炮仗似的丢石头的声音。
    他们似乎正在修建什么设施,但是看上去并不靠谱,歪歪扭扭不成形状,可能是某种望风岗。
    “砰砰砰........”
    大家手上的石头接二连三地丢了下来。
    “所以,各位意下如何呢。”苏梓临扫视着他们。
    “一定要等到明天下午三点吗?”头上插鸡毛的男生率先提问:
    “我们现在就跟你们下山行不行?”
    “........”
    真是完全没有坚持信念哪怕一秒钟啊校友们!
    陆朝南默默看向程遂:“你呢?”
    他把墨镜一戴,心虚道:“.......有学校回谁还荒野求生。”
    .
    最终下山时,加上自己九人,一共下来了八十五个人。
    这浩浩荡荡的阵仗,连小镇上的丧尸们看了都要闻风丧胆。
    乌雁的宅子庭院面积很大,附近也有不少空宅院,被围墙包裹,这些人自己都有折叠床和吊床,度过一夜不成问题。
    又坐在熟悉的乌雁家的堂屋里,厨房里传来柴火哔哔啵啵的声音,隐隐约约的饭香味飘散出来。是她和余巧曼带着乌富贵、小纪正在准备晚饭。
    六人则忙着清点收获和回校事宜。
    小纪终于完成了布置捕兽夹的作业,乌富贵也学会用大砍刀,余巧曼不仅和童年好友重新见面,还和她的倒霉公婆彻底一刀两断。
    而自己的交易大计,也已经全部完成。
    首先是在老刘的泉宕农庄,现在两边的货物都还尚未交换,但是在回学校五天之后就可以迎来订单交付。这里包含了粮食作物和榨油作物,还有给稻谷脱壳和榨油的机械:
    [水稻种子×20斤
    小麦种子×20斤
    藜麦种子×20斤
    花生种子×10斤
    油菜花种子×10斤
    黄豆种子×15斤
    棉花种子×10斤
    向日葵种子×5斤
    碾米机×3个
    榨油机×3个]
    然后是在老姚渔需批发家一路辛苦带回来的渔具和鱼苗。明天一回学校,养鱼大业就可以正式开启:
    [鱼竿×3支
    鱼线(50m)×3卷
    竿包×3个
    抄网(2.1m)×3个
    鱼护(2.0m*25cm)×3个
    渔网(420型)×3张
    鲤鱼钓饵(300g)×5袋
    香腥钓饵(300g)×3袋
    红虫蚯蚓饵(300g)×3袋
    草鱼苗(100条)×1袋
    鲤鱼苗(100条)×1袋
    泥鳅苗(100条)×1袋
    鲫鱼苗(100条)×1袋
    花鲢苗(50条)×1袋
    白鲢苗 (50条) ×1袋
    黑壳虾苗(200只)×1袋]
    接着,是刚刚从山上成功捕获的家鸡和鸡蛋。不仅如此,下山的时候还顺路挖了一些可以带回学校种植的野菜植株,捡了点长蘑菇的枯树干,因为有荒野求生的同学们的帮助,带下来的数量尤为多,还有一些是他们的库存:
    [母鸡×21只
    公鸡×9只
    鸡蛋×23颗
    鸭蛋×2颗
    竹笋×50根
    蕨菜×172棵
    马齿觅×40棵
    香椿×98棵
    地菜×187棵
    马兰×140棵
    山楂×108颗
    野毛栗×98颗
    野柿子×20颗
    香果×204颗
    黄水菇树干×5段
    松树菇树干×4段
    鸡油菌树干×2段
    草菇树干×10段]
    下山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有试图把山挖空的劲头,这么多的数量还是在百般劝阻之后才停下的手。毕竟按照大棚的特性,带回去太多完全就是占用空间。
    实际上在山上还见到了不少菌菇,但是安全起见,连乌雁和余巧曼都不太确定能不能吃的,还是让它们留在山上吧。
    转眼间,景门镇的旅程就剩最后一个夜晚了。
    吃完晚饭后,小小的山村也在一片宁静中陷入沉寂。
    “咯!咯!哒——!”
    早上六点,铁丝笼里关着的公鸡准时打鸣。
    一个打,两个打,瞬间传染成一片。
    “不会吧。”沈未猛地一下弹起,虚弱道,“我们以后都要过这样的生活了?”
    陈访桐把脸埋在被子里,幽幽道:“是谁第一声叫的。”
    “?”苏梓临警觉,“这算是对鸡的死亡威胁吗?”
    “唔。”
    早起收拾东西,为下午返校做准备。
    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好不容易重新拥抱文明社会,就更是积极。一想到可以回学校舒舒服服住宿舍,瞬间把荒野求生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种气温能在那样的海拔上坚持住山洞住木屋一个月,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挺顽强的。
    中午,余巧曼和乌雁又做了一顿和第一天来时一模一样的黄焖鸡。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当大家聚在桌子前大快朵颐的时候,院子里的鸡都变安静了。
    安静如鸡.jpg
    “雁子姐,这是我们的礼物,你可一定要收着。”苏梓临说。
    “收收收,那当然收。”乌雁笑道,“我可不跟你们客气!”
    大卡车车厢后门大开,装着鸡的铁丝笼和其他收获已经塞好,至于带过来的那些电器,愣是一个也没交易出去。
    热暖风机、小太阳、便携烧炭炉、微波炉、挂烫机,每样都留了一个放在乌雁家。然后又拿出了羽绒服、羊绒大衣、羊毛袜羊绒帽羊绒围巾、皮手套、登山靴,不忘给正在渡口准备船只的乌富贵也拿了一套。还有望远镜、指南针、多功能小刀、太阳能手电筒、点火器、便携帐篷等等。
    这些礼物送完,车厢里瞬间空了不少。
    “对了。”乌雁说,“那天中午黄毛丫头怎么跟我说的来着?”
    突然被点名,沈未当即立正:“啊?到!”
    “说是辣椒和土豆,想要几车就要几车?”她笑道。
    “那可绝对不是在吹牛。”沈未回答,“要不,雁子姐你也给我们写一份订单,到时候让老刘一起带过来?”
    不过在乌雁的强烈要求之下,她似乎也想用自己山村这边的资源做交换。
    就现在学校的情况来看,食物已经没有必要,建材方面靠大学城的批发市场还能坚持一会儿。但是随着合作社的人数越来越多,基础生产工具反而开始缺少。
    周边的山村空的不少,加上乌雁表示她本人实在不怎么会种地,被末世所迫种了些田,能不能长出来都随缘,因此这些劳动工具都在闲置。
    “雁子姐。”苏梓临提醒,“现在这个季节,你种的那些作物应该一个都长不出来。”
    “.......”于是乌雁提笔在订单上又加了一笔,“那再给我来点粮食吧。”
    于是,铜艺生产合作社就这样突然诞生了第二份来自景门镇的订单。
    [②景门镇,黎襄村,乌雁:
    (未交付)
    小白菜×200斤
    朝天椒×100斤
    大果牛角椒×100斤
    土豆×500斤]
    乌雁拿到手的则是这样。
    [T市,铜江艺术大学,生产合作社:
    (已交付)
    锄头×20把
    耙子×10把
    镰刀×10把
    铁锹×5把
    竹筛×10个
    石磨×2个]
    转眼间,时间已经指向下午三点。
    三人自己照样由乌富贵摆渡,从铜江上回去,只需要二十分钟。率先让学校的人得知这边凯旋的消息。
    而他们三个则继续从环山公路开车回校,顺便往车厢里塞个十几人。
    剩下来的同学们,就只有等待班车和扁舟归来,自己当司机/船夫运自己人了。
    奇怪的是,民宿区那边一个人也没有来。
    “还等吗?”尹赫打开货车的车窗探头探脑,“他们竟然真的一个想回学校的都没有?”
    话音刚落,空中飞来一只小小的灰色身影。
    “咕咕、咕咕咕.......”
    它盘旋了两圈,随后停在了车窗沿上,小小的脑袋好奇地张望着驾驶座里的人。
    而它的腿上,正绑着一个细细的木签,中间夹着一张纸。
    六人:“?”
    “飞、飞鸽传书?”沈未向它伸出了手。
    鸽子很乖巧地跳到她的手腕上。
    结下木签,展开纸张,里面的字迹露了出来。
    [景门镇,南部民宿区,朱珊:
    昨天跟你们说联系方式的时候咕咕还没回来,本来以为它一去一回还要一天,结果提前飞回来了,正好派上用场。
    这是我们这里一个同学养的,最近和农庄区的交流都靠它,它也认识去学校的路(没错,景门镇的丧尸消息刚出现时,我们也用它避开网络给学校里面送过信)。
    我们这里出了点小状况(跟丧尸无关),比较棘手,不能来赴约了,抱歉抱歉QAQ
    这条传信是测试用,希望等你们回到学校之后,我们还能保持联系。
    一路平安!]
    “跟丧尸无关的小状况......”苏梓临蹙眉。
    “不是天灾,那就是人祸了吧。”陆朝南说,“去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他们那里人住得挺杂的。”
    沈未拿走纸条,又把木签重新绑了回去,手头无法回信,就用这个方式当做个已阅。
    咕咕眨了眨眼,立马扑腾着翅膀往回飞。
    抛却朱珊没详细解释的“小状况”,总感觉,某种新的通讯方式解锁了。
    余巧曼还在和乌雁做告别。虽然昨晚也询问过她会不会想留下来和乌雁一起住,不过她倒是一心想回学校的。
    总之,这趟返校之旅和来的时候队形一模一样。
    除了此时此刻的货车里正塞着和鸡们面面相觑的十几个同学。
    “呜呜呜呜.......”乌富贵一边撑船一边抽泣。
    “怎么了狗蛋哥,你又想起你的那个她了吗?”沈未问道,“这回你要是想说爱情故事,那就说吧。”
    “这回不是。”他哽咽,“只是真情流露而已,我舍不得你们,真的。”
    一转头,只见陈访桐那双又黑又透的荔枝眼里也正泛着微红水光。
    沈未:“你也真情流露了吗?”
    “不是。”她说,“江风好大,眼睛好凉。”
    二十分钟后,扁舟到岸。
    是正在豪爽地吞吐江水的植物江堤,LV1级的东城墙后,精致漂亮的宿舍楼拔地而起。
    终于回学校了!
    在景门镇灰头土脸摸爬滚打,其实回学校也就是二十分钟的事情。
    大家挨个跟乌富贵告别,然后又看着他那孤独的背影缓缓消失在夜幕降临的江雾之中。
    今天他倒是没穿那身宛若cosplay的斗笠了。
    此时的景门镇,已经远在铜江对岸——
    载着丰富的收获,旅程告一段落。
    鸡肋的电网在城墙兴建之后就已经被弃用,电源被直接关闭。这玩意但凡丧尸的数量超过一个,就根本一点用都没有,还容易误伤自己人。
    “咱们直接翻墙?”余巧曼问。
    苏梓临点头:“翻吧。”
    还好这东城墙刚刚LV1,高度也就是一般学校围墙的样子,踩着电网的栏杆,有点力气就能翻进去。
    直接到达宿舍一楼。
    古怪的是,学校里静悄悄的。
    一眼看去,宿舍楼区一个人也没有。
    还有二十几分钟才到晚上六点,这不正常。在生产合作社建立了以后,学校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宛若无人之地了。
    上次寂静成这个模样,还是暴雨刚刚停下,进入封锁期的时候。
    心中隐隐不安起来。
    app上所有的功能性空间建筑倒是在正常运转,没有任何异常提示。
    往里走,也并没有丧尸肆虐的痕迹,一切都干净有序,和离开时相差无几。
    “等等。”沈未说,“你们有闻到什么味道吗?”
    “是有味道,还挺熟悉的。”余巧曼小心探步向前,“来来来,往这边走。”
    太奇怪了,明明从景门镇光荣凯旋,好不容易回到学校,却像做贼一样。
    四人放轻脚步,顺着越来越明显的气味,一路走到了食堂门口。
    全校其他地方一盏灯也没有,食堂却灯火通明!
    “什么呀,他们竟然背着我们偷偷搞团建?”
    沈未不敢置信地一把推开大门。
    “???!”
    合作社的同学们和蔡叔全在里面。
    瞬间安静。
    “S...su....”
    蒋韵回头看了看蔡叔,然后又把目光转回来,一个单词s了几次愣是没s出来。
    “Surprise?”她弱弱道,“不对啊,十分钟之前才看见你们的船出现在了江面上,怎么这会儿就到食堂了?小安还在那边守着开门呢。”
    苏梓临扶额:“翻墙翻惯了,根本没走正门。”
    “这些是什么?”陈访桐眼睛都看直了。
    一种浓烈的、酸甜的气味,随着热腾腾的白气,不断奔涌进鼻腔。
    是西红柿!
    没错,今天正是温室大棚西红柿成熟采摘的日子!
    只见大家把食堂的桌子拼成了一个酒会般巨大的长方形,而上面的菜品,除了一些主食和配菜以外,竟然是.......
    “西红柿全宴。”
    蔡叔从食堂窗口后探出身子,头上的厨师帽还没摘,满面笑容道,“就等你们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