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阴少府便是阴修,南阳新野人。

曾先后提拔钟繇、荀彧、荀攸、郭图等人为吏。

正如王允所言,他本无过错。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要怪就怪他当了一个孙羽看上的官儿。

少府,九卿之一。

其地位相当于六部尚书里面的吏部一职,是个肥差。

因为他的职责就是掌管皇帝的私人小金库。

而天下的山林湖海之利皆充入少府,以为皇家用度。

由此可见,少府权力虽不算顶尖,但能捞的却好处丝毫不下于三公。

百官们已经失去了军权,又在选秀大会上被孙羽阴了一把。

傻乎乎地将家中闺女都送给了他当人质。

被连下两城。

百官们已经是陈睿躺电线——输(叔)的麻麻了。

所以他们绝对不能再把财权让出去,说什么也要保住阴修。

刘辩精神不太好,眼圈有些黑,神色也颇为憔悴。

这几日如花过于勇猛,他往往一炷香时间不到就要败下阵来。

当场缴械。

故而连脸色都有些苍白。

眼见众臣吵得不可开交,只觉脑袋嗡嗡作响,全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诸位大人不必吵了。”

孙羽阴恻恻一笑,朗声说道。

“少府掌管皇家用度,用人不可不慎。”

“阴少府不能担当此大任,故而孙某才要弹劾他。”

“另择贤明上位。”

“哈哈哈,好一个另择贤明!”

说话之人乃是京兆尹杨彪。

他出身弘农杨氏,是东汉顶尖的豪门。

与袁氏同为四世三公,家族颇为强大。

一直秉持着“清正守节”的家风。

眼见孙羽动了军权,又想染指财权,他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

“阴少府自上任以来,一直忠贞秉政,未有过失。”

“孙司空弹劾一事,岂非子虚乌有?”

杨彪说着,睨了一眼群臣中的来俊臣,冷冷道:

“还是说来大人又要去给阴少府罗织一个‘监守自盗’的罪名?”

来俊臣无故被点名,耸了耸肩。

表示无所谓,随你咋说。

反正他只听孙羽的号令。

“阴少府有没有监守自盗,锦衣卫自会审查。”

“倒是杨大人你上来就给来廷尉扣个帽子,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卧槽!

百官们一听这话,顿时绷不住了。

你孙羽纵容手下罗织罪名,排除异己,冤枉的好人还少吗?

居然骂杨大人乱扣帽子,真是不要碧莲!

众人心里都狠狠地朝孙羽吐了口浓痰。

杨彪皮笑肉不笑地望着孙羽:

“阴少府为人如何,杨某心里跟明镜似的。”

“我敢以人头担保,他绝对是一位清官!”

眼见杨彪把话说的这么决绝,刘辩一时间也不知该偏向于谁。

而何莲也颇为忌惮杨氏,既不想得罪他,又想间接地削弱他的家族。

便没有着急发言,而是静看孙羽表演。

孙羽咧嘴大笑:

“为官者,应当是要兴除利弊,保全江山社稷。”

“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朝堂上只需设一提线木偶,连官饷都不用食,岂不是更佳?”

杨彪不服,辩解道:

“你这是强词夺理!”

“阴少府上任以来,从无过失,冒然贬黜,必失人心!”

微风吹动孙羽发丝。

唇角微微翘起,轻笑:

“为官者如果只求明哲保身,尸位素餐,不能为百姓谋福利。”

“那便是负国负民,有罪于天下黎庶。”

“所以无功便是过啊~”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直到今天他们才发现孙羽原来不单单只有厚颜无耻。

他的巧思舌辩同样冠绝群英!

一句“无功便是过”几乎抽了现场每一个大臣的脸。

他们一个个身居高位,吃着朝廷的食禄,却忍看奸臣接连祸国而无有作为。

当真是有大罪啊!

众臣中包括杨彪在内,对此都无言以对。

眼看将众人辩服,孙羽得意一笑,朝刘辩拱了拱手:

“既然诸位大臣都不再有异议,那这少府一职便由孙某推举一人好了。”

说罢,挥了挥手。

殿外等候多时的和珅赶忙趋步走了进来。

躬身拜道:

“臣和珅拜见陛下!”

刘辩见此人模样清俊,唇红齿白。

一看就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既是亚父举荐,必有真才实学。”

“那朕就委命你为新任少府吧。”

和珅闻言大喜,忙叩首拜道:

“陛下天恩浩荡,臣感激涕零!”

说着,朝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

“休要言谢!”

不等皇帝喊平身,孙羽就率先打断。

似是在提醒和珅,莫要忘了是谁提拔的你,谁才是你的主子。

和珅深谙为臣之道,当下也不着急起身,顺着孙羽的方向也磕了一个头。

“还要多谢孙司空的举荐之恩,和珅永不敢忘!”

众臣看了全都暗自摇头。

呸!

恶心!

真他奶奶的恶心!

这对君臣已经把狼狈为奸、蛇鼠一窝搬到台面上来了。

按理说和珅与孙羽不过只是同僚。

就算有知遇之恩,顶多就是作揖行礼。

这和珅却直接磕头,不摆明了说孙羽才是他的主子吗?

他眼里还有天子,还有咱们跟他同为臣子的文武百官吗?

孙羽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身为主人,当养的狗对你摇尾巴时,那你该怎么做?

当然是赏他一根骨头了!

孙羽佯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对了!”

“孙某忽然想起来这大司农一职还有空缺,正好其与少府一职职能相同。”

“不如也由和大人兼任了吧!”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就连座上一直面无表情的何莲都臀儿一动,朱唇启而又合,欲言又止。

“不可不可不可!”

“这自古以来,岂有兼任少府与大司农的先例?”

“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不用想,这个提议立马招来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为什么?

因为大司农与少府同为九卿之一,并都掌管着财政大权。

不同的是,少府是掌管皇室的私人小金库。

而大司农则是掌管全国的赋税。

田亩赋税是国家大宗,是一个国家运转的生命线。

如果连大司农都被孙羽的人拿去,那岂不是皇室的钱与国家的钱都落入孙羽掌中了吗!

那众官员将会彻底陷入被动!

所以就是打死他们,也是万万不肯相从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