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亨今日天还没亮就起来了。
    前些日子江止跟他说, 他大哥今日要跟朋友们一起去别院狩猎。
    江止知道后就去求了大长公主,说他和阿亨也想跟着过去。
    大长公主觉得江止是男孩子,就算年龄小了一些, 可去看一看哥哥们狩猎也没什么。
    她同意了江止的请求, 却说阿亨那里还要恒王和恒王妃同意才是。
    阿亨虽然年龄小,可他却知道自家母妃对自己比父王对自己要紧张。
    他要是直接跟母妃说自己想要去狩猎的话, 母妃必定不会同意的。
    他就直接跑到前院去找了恒王。
    恒王的性格里有着勇士的一面, 他听阿亨说要跟着江家兄弟去狩猎后,立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过, 他也知道自家儿子既不会骑马又不会射箭,去了也只是看一个热闹。
    所以他就挑了几个功夫很好的太监,预备到时让他们跟在阿亨身边保护他。
    阿亨和江止还是第一次独自出去,两个人都非常的高兴。
    江止和阿亨说好了,到时他会来恒王府门口等他。
    阿亨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等, 他自是十分的激动。
    今天一早醒来后,他就要去找自家父王。
    结果, 他兴冲冲的跑到前院后, 前院的小太监跟他说, 自家父王在母妃那里。
    阿亨只好又苦哈哈的跑到了后院。
    恒王睡觉还是比较警觉的。
    他听到阿亨的脚步声后就醒了过来, 随后他就起身看了一眼王元元和小苹果。
    母女两人都睡的脸红红的。
    恒王看着她们, 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他在阿亨敲门前,开门堵住了他。
    阿亨刚要说话,恒王就冲他摇了摇手指,小声道:“你母妃还在睡觉。”
    阿亨闻言就点点头, 又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
    恒王觉得自家儿子也太可爱了一些,就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
    他带着阿亨去了侧间门,听阿亨说完话后才想起今日江止要和阿亨一道去京郊。
    恒王就看向八福。
    八福忙道:“马车和太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恒王揉着阿亨的脑袋道:“那等江止来了, 你让八福带你出去吧。”
    阿亨却没有说话。
    “怎么了?”恒王见状就问道。
    阿亨嘟着嘴道:“阿止说他三叔会送他和江家大哥一起去京郊别院。”
    恒王也还是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家儿子这是觉得江止兄弟有长辈护送,而他没有长辈护送,所以心里有点不愿意了。
    他忍不住揉了揉额头。
    这个时候,他才算是理解了养孩子的不容易。
    你不仅要管他们吃,管他们穿,还要注意他们的情绪。
    可恒王今日也没有时间门送阿亨去京郊。
    晋国君在考虑出兵助巴国的事情,他今日要进宫商议国事。
    恒王想了想对八福道:“你派人去王家,就说想要让王家少爷陪阿亨一道去京郊。”
    王家是王元元的娘家,现在王子怀又正是风光的时候,有王家人陪着阿亨也不算堕了他的身份。
    阿亨这才满意。
    王家大爷,也就是王元元的堂兄听恒王府的太监说明情况后,急急忙忙的穿上衣服,跟着他们一道来到了恒王府。
    恒王急着进宫,只和他说了一句话,就离开了王府。
    王家大爷看着就有些奇怪。
    按理说他过来了,自家堂妹一定会出来见自己一眼的,怎么她没出现?
    王元元是日上三竿的时候才醒过来的。
    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家女儿并不在自己身边。
    “小苹果呢?”王元元一面由百梅服侍着穿衣服一面问道。
    百梅闻言就笑道:“奶嬷嬷带着小郡主出去晒太阳了。”
    王元元这才没说什么。
    她出来后,就见大郡主正在院子里陪着弟弟妹妹们玩。
    看到如此和谐的一幕,王元元嘴角微弯。
    自家外祖母其实在大郡主身上花费了许多的心血。
    她总觉得大郡主是个好孩子,心地也良善。
    只要让她明白道理,知道她们真正把她看作一家人。
    她一定也会真心的对待她们的。
    事实证明,外祖母的看法是对的。
    大郡主真的如外祖母所说的那般,越长大越是温厚良善。
    她不仅友爱弟妹,对她和恒王也十分的孝顺。
    “母妃。”看到王元元从房间门里出来,大郡主笑着走到了王元元身边。
    王元元见孩子们被奶嬷嬷抱着,十分的安静,也没有上前打扰她们。
    她拉着大郡主的手走到了侧间门用早膳。
    两人吃完早膳后,王元元才问大郡主:“你不是说安宁县主邀请你去她家玩吗?时间门定好了吗?”
    大郡主就笑道:“定在后天了。”
    王元元听后就对百梅道:“你不要忘记给安宁县主准备礼物。”
    百梅连忙应了。
    大郡主要去上课,王元元不过和她说了两句话,就放她离开了。
    看着大郡主的背影,王元元还满感慨的。
    果然孩子大了,就爱往外跑。
    阿亨和大郡主现在有了自己的朋友后,待在府里的时间门就越来越少了。
    .......
    王元元的感慨没有持续多久。
    就在她刚刚把哭闹的孩子们哄睡后,就听宫人来报说如嫔娘娘派人过来了。
    想到成婚至今尚未怀孕的梁王妃,王元元的心里大致有了个谱。
    果然,如嫔派嬷嬷过来也是想要跟王元元讨要阿亨的小衣裳的。
    王元元从善如流的将阿亨的几件小衣服交给了那嬷嬷。
    那嬷嬷像是拿到了什么宝贝似的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这样还没完,如嫔派来的嬷嬷走后没多久。
    皇后和贵妃也纷纷派人过来了。
    两人不仅为太子妃和纯王妃讨了几件阿亨的小衣裳,还为三公主和四公主也讨了几件阿亨的小衣裳。
    王元元:“......”她很想知道如果她们拿了自家儿子的衣裳后,还没怀孕可怎么收场?
    不过这个问题至少要一个月后,才有答案了。
    将衣服交给那些嬷嬷,并且确定不会再有人过来了,王元元就起身去了后花园。
    太和宫
    恒王站在下首,听到那些朝臣们大多都不赞成出兵助巴国后,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那些朝臣们的理由确实很合理。
    晋国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称霸中原,应该将全部的兵力都放在对付楚国上面。
    帮助巴国从表面上来看也没什么助力,毕竟他只是个蛮荒小国。
    可恒王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但现在那些朝臣们正是吵成一团的时候,太子他们也都还没有开口,他就暂且再观望一番吧。
    晋国君原本拿准了主意,想要帮助巴国的。
    他和恒王的想法一样,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打下巴蜀两国的机会。
    可朝中的那些大臣却把目光都放在了称霸中原上面,偏偏他们又总拿着楚国君和齐国君拒绝了巴国的出兵请求说事。
    但楚国与齐国之所以拒绝巴国的出兵请求是因为和巴国接壤的是他们晋国。
    他们就算打下了西南,也守不住那里。
    可他们晋国却不一样,他们只要能打下西南,就能控制住西南。
    以往他从来没有想过攻打巴国是因为巴国的水道是天险,易守难攻。
    但眼下巴国都自愿为他们开道了,他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块肥肉溜走吗?
    偏偏这些臣子们没有一个明白自己心意的。
    晋国君垂下眼眸,决定如果今日早朝没人提起要攻打巴国的话,他就暂且先把这事搁置不谈。
    等早朝过后,他再暗示几个将领让他们提出攻打巴国的请求。
    就在晋国君打算结束朝会的时候,他看到了恒王的表情。
    晋国君的心中就是一动。
    “恒王有什么想法吗?”在上一个大臣说完话后,晋国君低头问道。
    恒王被晋国君点名后,就站了出来。
    太子等人也把目光放在了恒王身上。
    恒王有些拿不准要怎么说,他想了想,决定只从军事的角度来说这件事情。
    “巴卫两国因为有山险阻挡,这些年的生活都很平稳。打他们比较容易。“恒王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可就这么一句话却让晋国君满意的笑了起来。
    而太子等人和朝臣们看到晋国君的笑容后,这才明白了晋国君的意思。
    原来国君一直想要的都不是帮助巴国,而是趁机吞下巴卫两国。
    既明白了晋国君的心意,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他们在朝会上定下来了出兵助巴的事情,却在带队将领的人选上争论不休。
    到最后还是晋国君拍板,由老将司衡带兵入巴。
    司衡不属于朝中任何一派,只忠于晋国君。
    太子和纯王等人虽对这个结果有些失望,可他们想着派司衡入巴总比派对方的人要强些,又觉得好过了一些。
    恒王从宫里回府后,先去了前院。
    在和张先生讨论局势前,他先问八福:“王妃在做什么?”
    八福早防着他会打听王妃的消息,闻言忙道:“王妃在后花园散步。”
    恒王听后就觉得自己应该找时间门带王妃出去走走了。
    不过现在临近冬天,朝里上下又忙成了一片,倒也没有合适的机会。
    “你让人到街上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吃食,买一点回来给王妃尝一尝。”恒王吩咐八福。
    八福闻言连忙应了,他刚要出门,恒王又喊住了他。
    “外面的东西到底不如家里干净,你让百梅她们盯着些王妃,不要让她吃多了。”恒王道。
    八福又是连声应了。
    从书房出来后,八福忍不住咂舌。
    他小时候也是在民间门生活过几年的。
    他就没见过有男人这么心疼自家媳妇的,连媳妇吃个东西都怕吃多了伤身体。
    他们王爷真的越来越在意王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