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骑着马跑到庄子外面的时候, 王元元已经骑着马跑起来了。
    她在府里时一向是娴静的、温和的甚至可爱的。
    恒王从来没有看到过她如此英姿飒爽的一面。
    她看起来就像是草原上最快活的小鸟,又自由又美丽。
    恒王忍不住勒住了缰绳, 静静的看着王元元跑马。
    王元元在林子外跑了一圈马, 才算是把身体活动开来了。
    “王爷。”她看到恒王后,就笑眯眯的迎了上来。
    恒王看她的眼神十分的深邃。
    “你什么时候开始学骑马的?”恒王驱使着自己的马,随着王元元往前走。
    “好像是五六岁的时候吧。”
    “你很喜欢骑马吗?”想到王元元刚刚那快活的神色, 恒王笑着问道。
    “是呀,不过我那会儿住在宫里,也不方便总出宫。”说到这里之后,王元元的神色有些遗憾。
    恒王若有所思。
    从庄子上跑马回来后,王元元连着好几日心情都很好。
    可她心情好, 司夫人的心情就不是很好了。
    司夫人听丫鬟说恒王府上的小太监来了之后还在想, 这无缘无故的, 恒王府为什么派人过来。
    待到听说自家女儿悄无声息的跑到了庄子上,而恒王希望她把女儿带走之后。
    司夫人险些昏了过去。
    等到把女儿带回来后, 她让人把女儿关了起来。
    可她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担心恒王府的人会把这件事情传出去。
    在家里等了两天后,司夫人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说没有听到什么流言。
    司夫人觉得恒王应该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不然到时他只能迎女儿入门了。
    这么一想,她就松了口气。
    自此, 她就开始预备着给女儿找婆家了。
    她也很有自知之明, 知道有了这一出后, 国都内的那些人必是不会和她们家结亲的。
    所以她也不去寻她们。
    只在需要依靠司将军的人家里寻。
    到最后,她选中了一户姓刘的人家。
    这家家主现在司将军麾下任职。
    亲事说定后,她又迅速的把女儿嫁了出去。
    而大长公主这边, 刚刚送走了一户来提亲的人家。
    “真当我们公主府是可以任人来去的吗?”大长公主愤愤的对云清如和江大奶奶道。
    江大奶奶闻言没有说话。
    她和曼婷县主向来合不来。
    曼婷县主出了这样的事情,她看她笑话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为她说话呢。
    云清如却笑着道:“这家人如此见风使舵, 咱们没和他们结亲是幸事才对。”
    云清如说的这家人就是之前和大长公主说亲,结果却转向司家的那家人。
    “王妃现在还好吗?”大长公主听到云清如这么说后,就问云清如。
    云清如闻言不由得捂了捂自己的额头笑道:“她都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也没怎么问。”
    “她倒是个心大的。”大长公主闻言忍不住摇了摇头笑道。
    司夫人这件事情过去后不久,西南那边再次传来捷报。
    司将军已经控制住了卫国的领土。
    晋国君大喜,当场加封司将军为武仁伯。
    也为着这件事情,司夫人才算是在国都里再次抬头挺胸了起来。
    司家现在这么风光,不免有人在私下说恒王傻,说他放着这么好的助力却不要。
    恒王其实听到了那些人说的那些话。
    可那些人觉得他傻,他也很看不起那些人。
    “大丈夫应当自立自强,靠老丈人算什么真本事。”恒王是这么对太子说的。
    恒王的话传出去后,那些说恒王傻的人,在人前自然也不敢乱说话了。
    毕竟无论在哪个年代,靠女人上位都不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情。
    晋国君却在太子等众子侄面前大大的夸赞了恒王。
    “这才是我们家的儿郎应该有的模样。”
    在晋国君面前,太子和纯王等人只能附和着说晋国君说的对。
    可从太和宫出来后,太子和纯王等人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们知道父皇这是在借着恒王的事情敲打他们。
    他觉得他们和前朝的外戚走的太近了。
    六月份是个喜气洋洋的月份。
    云清如于五月底产下一子。
    太子妃、纯王妃和康王妃等人也纷纷在这个月生产。
    王元元觉得自己一整个六月都在参加别人的洗三礼。
    不过无论如何,新生都是一件让人感到喜悦的事情。
    或许是晋皇室今年的喜事太多了,王元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觉到那家人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就连一向冷漠的康王妃看到王元元之后都罕见的对她露出了笑容。
    她没有如德妃和康王希望的那般生了儿子,而是生了一个女孩。
    德妃和康王是什么样的表情王元元不知道。
    但康王妃却对自己的女儿表现出了十足的喜爱之情。
    王元元看她一点都不像这个年代的许多妇人那般重男轻女,对她的印象倒也好了一些。
    她不是个记仇的人。
    如今看到康王妃主动对自己笑,王元元也回之一笑。
    康王妃见王元元对她态度和善,犹豫了一下后主动问王元元:“阿亨来了吗?”
    因为太子妃和纯王妃以及梁王妃等人都在坐月子。
    如今过来探望康王妃的人里,就属王元元身份最高。
    这些人也是知道康王妃和恒王妃不太对付的,如今见康王妃主动跟恒王妃说话。
    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注两人,可在私底下却在看恒王妃的反应,想知道她要怎么应对。
    王元元在云皇室待了这么多年,自然能明白这些女眷们的心思。
    她也知道那些人想看她和康王妃的笑话。
    如果康王妃对她的态度不太友好的话,她自然也不会惯着康王妃。
    可如今康王妃对她的态度比较友善,她自然也会对康王妃友善。
    想到德妃这段时间送给阿亨和孩子们的东西,王元元看向康王妃的笑容就更和善了。
    “他来了,被王爷带到前院去了。”王元元笑道。
    康王妃似乎还蛮喜欢阿亨的,听到王元元这么说,就对她道:“我母后让人从齐国给阿亨带了些礼物,到时我让人给你们送过去。”
    她说的母后就是指齐国皇后。
    齐国皇后虽然人在齐国,可她也还是很关心嫁到晋国的女儿的。
    她自然也知道阿亨和康王妃的缘分的。
    如她们这般的老人家对缘分这类事情都很相信。
    齐国皇后就觉得阿亨很旺康王妃。
    也因此,她不仅让人给自家外孙女送了东西,也专门为阿亨带了一些东西。
    王元元闻言忙道:“皇后也太客气了些。”
    康王妃却淡淡的笑道:“阿亨是个好孩子。”
    王元元:“.......”她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了怎么办?
    许是觉得有些尴尬,王元元就把目光放到了康王妃的女儿身上。
    ”侄女生的可真好。“王元元忍不住赞道。
    康王妃见王元元看自家女儿的目光十分的温和,一点恶意都没有,也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她是我见过最可爱的孩子。”康王妃看着自家女儿的目光中带着丝骄傲。
    王元元没想到康王妃竟然会这么直爽。
    不过她也能理解康王妃。
    哪家父母看自家孩子都是最可爱的。
    只不过没人敢直接说出来罢了。
    从康王府回来后的第二日,康王妃就派人过来给阿亨送礼物了。
    其他的东西倒也还好,不过是些名贵的物什摆设罢了。
    阿亨也不是很感兴趣。
    可康王妃送过来的一匹小马却让阿亨兴奋了起来。
    “父王,我要学骑马。”阿亨拉着恒王的手道。
    恒王看着马厥里那矫健的小马,忽然之间想到了自家王妃那日的笑容。
    他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所以就把想要找个地方让王元元能经常跑马的事情给忘记了。
    他先带着阿亨在外面跑了一圈马,回来之后又让人带阿亨去洗漱。
    阿亨走后,恒王就问八福:“我让你找的武师傅找好了吗?”
    八福闻言忙道:“已经找了好几个人选,就等王爷和大公子挑选了。”
    恒王想了想道:“那就把时间安排在明天上午吧。”
    八福连忙应了。
    恒王又问八福:“我之前让你找的别院找好了吗?”
    恒王想在国都里,离恒王府比较近的地方买一处别院。
    他预备把那处别院改造一下,专让王妃跑马。
    八福自是知道恒王的打算,闻言忙道:“已经看中了两处宅子,有一处宅子虽然大一些,可那里有一个比较大的湖泊。奴才就想等王爷回来再做决定。”
    恒王觉得这别院是自己准备给自家王妃买的,自然要看自家王妃是不是喜欢。
    他就对八福道:“你安排一下,我和王妃这几日会亲自过去看看。”
    八福又连忙应了。
    恒王这两日很忙。
    他先是带着阿亨一道去校场挑武师傅。
    两人在校场待了半上午,总算是挑中了一个很符合阿亨眼缘的武师傅。
    再然后,他就要带着自家王妃一起去看宅子了。
    王元元听到恒王说要买个别院单给自己跑马后,觉得他有些太大手笔了。
    “我也不是经常过来,这宅子空在这里,会不会有些浪费了?”王元元委婉的道。
    恒王闻言就笑道:“阿亨现在也开始练武了,等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可以学骑马了。这个别院买下来不仅可以让你跑马,也可以让孩子们经常过来。”
    王元元想到自家孩子多,并且连最文静的大郡主都很喜欢骑马。
    她想着让她们有个地方能送快一下也好,便开开心心的和恒王一道去看宅子了。
    恒王就喜欢她这样开心接受他的爱护的模样。
    买别院要花一大笔钱,可他心里却很开心。
    到最后,他们选了那处较小一点的宅子。
    恒王原是打算把那个较大一点的宅子买下来,再把里面的湖泊给填平了的。
    可王元元听八福说这湖泊是天然湖泊后,就没有同意。
    她觉得这湖泊既是天然的,那就不应该为了她们的私欲将它填平。
    这宅子里的湖泊自有其他买家欣赏,像他们这种欣赏不了的人,换个地方就是了。
    恒王见王元元坚持,就买下了另一处较小的宅子。
    八福看着这宅子,有一种预感。
    他接下来的时间又要忙的脚不沾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