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只是王元元一厢情愿的想法, 这段时间恒王虽然一直在忙,可她仍能感觉到恒王的意气风发。
还有就是她的孩子们,除了最小的阿金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他的生活将会随着恒王身份的改变而改变之外, 余下的孩子们都知道了恒王即将要接替晋国君位置的事情。
他们几个都是好孩子,自幼就被他们教导要谦逊不要上扬, 可王元元还是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一丝兴奋。
在这样的氛围下,她的这一丝丝隐忧,简直是无足挂齿。
罢了,恒王登位是大势所趋, 她没有力量阻拦,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阻拦, 那就只管走一步看一步吧。
众人只以为晋国君会将恒王册立为太子,在他身故后再传位于恒王。
可让他们没想到, 晋国君竟然打算直接让位于恒王。
满朝哗然。
可这个时候, 众臣已经接受了恒王即将接替晋国君位置的事实,他们也只是在私下揣测一下晋国君的用意, 在明面上他们还是不敢说些什么的。
而晋国君选择在此时退位,自然也有他的用意。
如果等到他身故后再让位于恒王, 那么恒王即位后,一定会有人想借机寻事。
到那时, 晋国国内免不了会引起一番波动。
他不希望晋国会步入楚国的后尘,便想要趁着现在他还活着,直接把国君的位置传给恒王。
这样一来,恒王即位不会再有任何的争议,并且在他活着的时候,那些朝臣们也不敢随意做些小动作。
恒王就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做一些事情巩固国君的位置。
晋国君一声令下,内务府和礼部也紧跟着忙碌了起来。
他们紧赶慢赶着总算是在晋国君指定的日期前, 准备好了让位典礼所需要的一切事情。
而这个时候,恒王也已经在皇宫里住了有两个多月了。
自从晋国君下完让位的圣旨后,恒王就被他宣进了宫里。
晋国君日常起居都会把恒王待在身边,告诉他,他即位后哪些朝臣可以用,那些朝臣要警惕。
他还告诉恒王要如何处理政事,如何审批奏折。
在皇宫的这两个月,恒王虽然回府的次数寥寥无几,可进步的速度也很快。
而他虽然在宫内有许多事情要忙,倒也没忘了恒王府的妻子和儿女们。
他担心妻子和儿女们的安全,派了许多侍卫守在恒王府。
与此同时,他也有让人给王元元带信,告诉他不要担心他也不要担心日后进宫的处境,他会处理好一切事情的。
而王元元看完这些信后,心里也不是不动容的。
她比谁都清楚恒王现在有多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顾及到她的心思,并且写信过来安抚她。
无论未来会怎样,这份情谊很是难得。
王元元这段时间原本有些打不起精神,可看完这封信后,她的心情竟又奇异的平静了起来。
恒王既然即将登位,那么王元元自然也就理所应当的会被册封为皇后,而他们的儿女们的身份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宫外的官眷们自然很想要趁着这位皇后娘娘还没进宫去和她打好关系。
说起来,她们之前都把目光放在了太子妃和纯王妃身上,再加上这位未来的皇后娘娘生性低调,她们竟然没怎么和她打过交道。
但那个时候,她们哪里能想到恒王会成为未来的晋国君呢。
一封封的拜帖如流水般的被送进了恒王府。
而这些拜帖全部被恒王身边的内侍挡住了。
恒王早有吩咐,不许那些人过来烦王元元。
而王元元也暂时不想和那些女眷们多接触。
在恒王未登位之前,任何事情都有变数,她不希望给恒王添麻烦。
恒王的继位典礼举办的热闹而又隆重。
典礼举办后,晋国君就借口要养病搬到了南宫苑居住。
恒王原本想让晋国君继续住在太和宫,他自己则另宫别住。
可晋国君说这样不符合规矩,十分的不肯。
恒王只得让晋国君搬到了南宫园,但他虽然仍旧在太和宫的书房办公议政,却不住在太和宫的寝殿。
他将太和宫的寝殿封了起来,以示对晋国君的尊重。
至于他自己,则住在了太和宫旁边的安和宫。
而王元元这边,恒王的继位典礼一结束,她和孩子们就被接到了宫中。
原本,皇后说要把宁和宫让给王元元的,但王元元不愿意住在宁和宫,就说让皇后仍旧住在宁和宫。
可宁和宫向来都是中宫皇后住的地方,她一个太后住在这里算是怎么回事。
原先的皇后,现在的东太后自也是十分的不愿意,且她说她也要去南宫苑服饰晋国君。
王元元也是苦留她不过,只得任她搬离了宁和宫。
但王元元和恒王一样,只在宁和宫接受朝拜,宁和宫的寝殿也被她封存了起来以示对东太后的尊重。
她自己则住到了另外一处名为景和宫的宫殿。
恒王和王元元的住处解决了之后,余下这些人的事情就好办了。
公主们和皇子们都有各自的住所,一切都按照宫规办就是了。
至于那些太妃们原本应该搬到西六宫去的,但是晋国君和东太后都已经搬到了南宫苑养病,那些太妃们自然也要跟着过去。
柔妃也就是现在的西太后也跟着去了南宫苑。
而原太子妃和她的儿女们则搬到了宫外晋国君赐给她们的宅子里。
她们走之后,整个晋皇宫竟然空前的安静了起来。
原来,皇宫里不仅有晋国君的后妃和儿女也有太子的后妃和儿女,这些人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有她们在整个皇城还是很热闹的。
但恒王的后院里正儿八经的主子就只有王元元一个,再有就是皇后赐的海姑娘和贵妃赐的秋姑娘。
伺候的主子少了,余下那些宫人们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有些朝臣见状就提议让恒王进行选秀以充实后宫。
恒王自然不愿意这么做。
他自己对王元元的深厚感情暂且不提。就说他们刚进宫,对宫里的事情都不甚清楚,他为了孩子们都不会随便纳人进宫。
要知道纯王和康王他们的前车之鉴也还在那里呢。
那些朝臣们见自己说服不了恒王,就去求见晋国君。
若是换做从前的晋国君肯定会觉得恒王这样太过儿女情长。
可现在晋国君只想多活几年,让恒王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稳定时局。
至于说恒王太过宠爱原来的恒王妃,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在晋国君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皇后的贤淑和仁厚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他宠爱皇后,总比宠爱那不知轻重的人要强一些。
再说,恒王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儿子了,且他那些儿子们个个都健壮聪明。
没了子嗣的后顾之忧,晋国君自然不愿催促恒王了。
恒王继位后的第一年,因为有晋国君坐镇,任何政事都进行的十分平稳。
他自己熟悉了政事后,就把阿亨安排到了户部历练。
原本朝臣们的注意力都在后宫纳妃上面,但阿亨这么一进户部,他们就再也顾不得恒王后宫的那些事情了。
因为他们发现皇后的嫡长子也到了大婚的年龄,而恒王似乎还未给这个长子定下婚事。
要求给
“这些人平日里正事不做,竟总盯着别人的嫁娶之事了。”
恒王和王元元初进皇宫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
恒王要处理前朝的政事,王元元要熟悉后宫的人事。
夫妻二人在初入宫的前几个月极少有一起吃饭的机会。
知道这段时间,前朝的事情对于恒王来说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了,他才有时间每日中午回来和王元元一道用膳。
今早他看到朝臣要求为阿亨指婚的消息后,觉得哭笑不得,就拿着这折子来到了王元元这里。
“给阿亨指婚?他姐姐的婚事还没办完,哪里顾得上他?”王元元闻言忍不住摇了摇头。
大郡主,不对现在已经是大公主了。
大公主的婚事因为前面的几番变故一拖再拖。
等到恒王登基后,按照规矩,大公主就可以建自己的公主府了。
既然要建公主府,那以前马家旁边的那个府邸就不能再用了。
恒王又让人重新选址建造公主府。
也是因为这个,大公主的婚事又延期了。
马大人和马峻都没想到恒王最后会成为新任国君。
想到自己将要迎娶一位公主,马峻就觉得压力很大。
而马大人则是有一种自家走了狗屎运的感觉。
要知道恒王可就才两个女儿,且二公主年岁尚小,离成婚还有好几年的功夫呢。
这也就意味着自家儿子在接下来的几年都会很受重视,毕竟是唯一的女婿呢。
他对待这桩婚事更加的诚惶诚恐,深怕因为自己的疏忽使得这门婚事最后黄了。
恒王没有理会那些请求给阿亨赐婚的折子,公主府建好后,他就让内府府开始准备大公主的婚事。
这还是新朝的第一桩大喜事,国都内的贵族世家们自然十分的重视。
大公主婚礼当日,国都内十分的热闹。
大公主成婚后,自然就搬到了宫外居住。
她带着伺候她的宫人们离开之后,宫里更加的安静了。
王元元原本觉得有些失落的,可太医来给她诊脉后,跟她说的一句话让她再也没有心思失落了。
她又有孕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添丁进口总是一件大喜事。
晋国君,东西两位太后纷纷让人送来了赏赐。
众位太妃们也凑趣似的跟着送了些礼物。
恒王这些年一直在战场上奔波,听到王元元怀孕的消息后,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所有人都很高兴,就只有王元元有些尴尬,因为她的长女已经成婚,长子也到成婚的年龄了,没成想这个时候她竟然怀孕了。
恒王见状就安慰她说没关系,她这样别人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王元元想想觉得也是,古人确实最重子嗣。
王元元好不容易安慰好了自己,结果公主府传来的消息让她一下子凝固了。
大公主有孕了。
这也太尴尬了。
王元元哭卿卿的想。
恒王登位后的第一年除夕办的不是很热闹。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晋国君的身体比之之前要好上一些。
至少他可以在宫人的搀扶下在地上走几步了。
按照规矩,恒王晚上原本应当在太和宫设宴款待群臣的,但他说自己晚上要陪晋国君守岁,就把款待群臣的时间换到了中午。
朝臣们吃饱喝足离开后,他就带着王元元和儿女们一道去了南宫苑。
王元元此时已经怀孕满三个月了,但大公主还未满三个月。
恒王和王元元都担忧他来回奔波会动了胎气,便让她留在公主府过年。
现在恒王的几个孩子已经成为东西太后及太妃们的掌中宝。
看到大公主没有过来,东太后不免多问了几句她的孕事。
王元元就照实答了,说了些
因为是家宴,所以不仅王元元一家在,原太子妃也就是现在的景王妃以及纯王妃和康王妃等人也带着孩子们过来了。
景王妃的脸色略有些憔悴,可还能维持雍容的姿态。
纯王妃的眉眼就有些刻薄了。
其余王妃们和王元元说话的时候,她就冷着脸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王元元也算是了解纯王妃的性格,知道她向来都是如此,便也不理会她。
倒是景王妃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嫂嫂最近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吗?”王元元看景王妃一直在往自己身边凑,就找了个空档问她。
景王妃知道再过一会儿王元元身边肯定又会挤满人,现在机会难得,她也不客套,直接跟王元元说起了自己的所求。
原来太子还未去世前,仪和郡主和贵妃娘家的那个孩子也就是郡马相处的也还不错。
纵使小夫妻一时之间有了什么争执,贵妃家的长辈也都是向着仪和郡主。
但是太子去后,仪和郡主在贵妃娘家的待遇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郡马本就受家中长辈宠爱,性情也有些任性,之前不过是被家里长辈压着,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跟仪和郡主妥协。
眼下贵妃娘家的长辈不准备给仪和郡主撑腰了,郡马自然也不耐烦像以前那样哄她了。
原本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郡马前段时间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想对仪和郡主身边伺候的宫人动手动脚。
那宫人自幼服侍仪和郡主,对她忠心耿耿,自然不愿意被郡马收用。
仪和郡主也跟郡马说她不反对郡马和别人在一起,但他不准动她身边的人。
仪和郡主这要求合情合理,且一点都没摆郡主的架子,但凡通情达理些的人都会同意。
可郡马就是不愿意,他强迫那宫人陪她做了那样的事情。
仪和郡主那时候还是先找长辈做主的,可她婆家的长辈全都向着郡马,说不过是个宫人罢了,仪和郡主竟为了这事儿和郡马生气。
王元元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怒气,对景王妃道:“这不是宫人不宫人的事儿,郡马明知仪和不愿意把身边的宫人给她,还强要了宫人,就是没把仪和放在眼里。”
“是呀。”景王妃说起女儿的遭遇就觉得心痛如绞,这要是太子在的话,她女儿哪里会受如此屈辱。可太子毕竟已经去了,她必须要接受现实,为女儿再找一个靠山。
而这个靠山就是王元元。
景王妃和王元元妯娌相处了十几年也算是了解她的性子。
她对如仪和她们这样的小姑娘其实很是爱护。
况且这件事情错不在仪和,她若是知道仪和受了委屈,一定会替仪和撑腰。
她倒不是说要王元元为了仪和赏郡马板子,她只要王元元一个愿意支持仪和的态度。
只要有了王元元的表态,贵妃娘家的那些人行事就不敢再这样肆无忌惮了。
“……想请娘娘正月里的时候,不要忘了给仪和一些赏赐,也要让那些人知道仪和是有人撑腰的。”景王妃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她很少求人,可为了女儿却不得不开这个口,自是有些难为情。
王元元还只是个普通的王妃时,景王妃颇为照顾她,替她解决了不少麻烦。
虽说景王妃那会儿心里也有别的思量,可她帮自己的事实却是真的。
况且景王妃要的也不多,只是希望她能赏赐给仪和郡主一些东西,让人看到她对仪和郡主的重视罢了。
她自然不会连这样的帮助都吝啬给出。
更何况,郡马那一家子行事确实也有些过分了。
王元元决定送佛送到西。
“嫂嫂身边有没有合适的嬷嬷,到时以我的名义送到侄女那里。有了那积年的老嬷嬷在一旁看着,那些人行事也会有些顾忌。”王元元笑着对景王妃道。
这样自然是更好了。
景王妃原本就想把自己身边的嬷嬷送到女儿身边,只是她现在身份特殊,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眼看着王元元知道体贴她和仪和,主动提出了这样的提议,景王妃自然十分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