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这段时间门一直在外面周旋。
    楚国与唐国的接触越发的密切了起来。
    听说唐国的辅政大臣张文竟然将女儿嫁到了齐国。
    这是□□裸的想要联盟了。
    晋国君一向将唐国看作自己的囊中之物, 又怎能容忍他人染指呢。
    他已经定下派人出使唐国了,不过这出使的人选却没定下来。
    太子、纯王和康王为了出使的人选争的不可开交。
    纯王一开始原本想自己上的,可他知道太子和康王是一定不会放任他过去的。
    他若是一意孤行, 只怕太子和康王会先联手把他压下去。
    为了能在这场博弈中走到最后, 纯王决定主动退出,要么推梁王上去, 要么推恒王上去, 总之就是不能让康王接下这门差事。
    在这一点上, 纯王和太子的目的相似。
    不同的是, 太子并不想让同属于纯王阵营的梁王上位, 他想推恒王上位。
    而康王的态度也很微妙, 一开始他想自己接了这门差事,可当他看到太子和纯王联起手来对付他之后, 就改变了策略。
    他觉得自己出使唐国估计是不可能的Lee,既如此,他就不能让梁王上位, 否则最后得利的就是纯王。
    所以,三方争执到最后, 竟是都提出要让恒王出使唐国。
    而恒王却不是很愿意去唐国。
    在他看来,纵是接下了这个差事又能怎么样呢, 反而耽误了他练兵。
    要知道在这个乱世,只有把兵权握在手里才能自保,进而才能获得与他人相争的机会。
    自从这几年几国间门逐渐太平之后,他可是少了许多上战场的机会呢。
    如今好不容易可以借着帮晋国君练兵,弄清楚晋国都的防卫,恒王可不想白白的丢掉这个机会。
    况且若是在他出使唐国期间门,晋国和楚国起了纷争, 他不就少了一个上战场的机会吗?
    恒王既是不想出使唐国,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对出使很是抗拒。
    他们父子几人在私下聊天时,晋国君曾经开玩笑似的问恒王愿不愿意出使唐国。
    当太子和纯王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恒王回答说愿意的时候。
    恒王却一脸耿直的说,他儿子现在还小,他家王妃又经不起事,他得等他儿子大一点再出使。
    晋国君当时就笑着骂了他一句,说他未免太过儿女情长了一些。
    除开这个,晋国君就没说别的了。
    对于纯王来说,恒王不愿意出使倒也不算件坏事,因为这样一来晋国君就要在梁王和康王之间门选择一个人出使了。
    可对太子来说,这就不是一个美妙的消息了。
    他从太和宫出来后,就去了皇后那里。
    皇后近日里觉得心情有些烦闷。
    前任唐国国君是她的亲兄弟,且又一力支持晋国。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皇后在晋国的生活其实过的也还不错。
    她和太子的地位也因此比较的稳固。
    可现在她兄弟去世了,继位的是她刚刚十几岁的侄子。
    她听自己在唐国的眼线说起过这个侄子。
    她这个侄子面嫩心软,又痴迷于玩乐,对于国事一概不理,全都交给了那几个辅政大臣。
    那几个辅政大臣见他侄子好糊弄才逐渐的生了异心。
    也因此给了楚国可趁之机。
    皇后虽然是唐国的公主,可她更是晋国的皇后,她自是希望唐国能像以往那样
    “我担心的是,若是派了纯王或者康王他们过去,他们会借机挑拨唐国和晋国的关系。”皇后满怀忧虑的对太子道。
    “这个应该不会吧,他们去唐国就是为了搅合了唐国和楚国的的联姻,弥补两国的关系。若是他们没办好这桩差事,不怕在父皇面前失了颜面吗?”太子有些不同意的道。
    皇后却和太子持有不一样的观点。
    “他们没办好这桩差事顶多被你父皇冷落几日,可唐国和晋国的关系若是因此有了嫌隙,咱们母子的根基可就要被动摇了。你说他们敢不敢冒这个险?”皇后问道。
    太子听皇后这么说后,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不能让他们沾手这个差事。”太子反应过来之后,斩钉截铁的道:“不然,他们一定会在背后生事的。”
    “对。况且就算纯王和康王他们想不到这一出,他们母族的那些老狐狸什么事情没经过。他们必会借机生事的。”皇后继续道。
    “那母后有什么好主意吗?恒王已经跟父皇说他不愿意去唐国了。”说到这个,太子就略有些为难了。
    皇后沉吟道:“楚国既然想娶唐国的公主,那咱们也可以把公主嫁到唐国。”
    联姻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可却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些。
    “可是父皇的公主里只有三妹妹和四妹妹成年了,贵妃是定不会愿意让四妹妹嫁到唐国的,难道母后能舍下三妹妹?”太子闻言就不是很赞同的道。
    皇后闻言就道:“谁说要真的嫁公主去唐国了?我不过是想借着这事儿逼恒王出使唐国罢了。”
    “此话怎讲?”太子不是很明白皇后的意思。
    皇后就跟太子解释:“你五妹妹虽然年岁不大,可也可以先订下婚约,等她成年了再嫁过去。恒王一开始不想插手这件事是因为此事跟他无关,可他能眼睁睁的看着五公主被嫁到唐国去吗?”
    “他倒还真不是这样的人,那就算他为了五妹妹答应了出使唐国。可咱们既跟父皇提出了要送公主联姻,那就肯定得出一个公主的,到那时,咱们总不能真把三妹妹送出去吧。”太子就担忧的道。
    皇后闻言摇了摇头道:“我说了不会真的送公主过去的,咱们晋国有那么多的王爷,随便封一个他们的女儿为公主送到唐国就算了。咱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恒王出使,又不是真的要把公主嫁到唐国。”
    太子听后就暗自琢磨了一下。
    他大致明白他母后的意思了。
    他母后担心的是若是让纯王和康王出使,会横生枝节,动摇了他们母子的根基。
    所以她提出送公主联姻,不过是为了借着五公主的事情,逼着恒王过来跟他们求情,接下出使唐国这个差事。
    至于派谁去唐国和亲,对母后来说,都是一样的。
    想明白了皇后的意思后,太子就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这个主意。
    ………
    时间门进入六月之后,天气比之以往炎热了许多。
    阿亨小朋友已经十个月了。
    他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地上爬。
    为了方便他爬,王元元让人把侧间门的所有桌椅都抬了出来,又在地上铺满了凉席。
    这个侧间门也成了近日阿亨最喜欢待的地方。
    他每日一从外面回来,就让王氏抱着他去侧间门。
    因为侧间门一个家具都没有了,王氏倒也不担心他会磕着碰着。
    她让几个小宫女站在侧间门的四角注意着不要让阿亨碰到墙角后,就随意让阿亨爬了。
    大郡主现在很喜欢和自己这个小弟弟一道玩。
    她每每做完功课后,就会来到侧间门陪阿亨一起玩。
    两姐弟的感情倒是与日俱增。
    阿亨现在最喜欢黏的人就是王元元和大郡主了。
    这日午间门,刚刚下完一场雨,天气变的十分的凉爽。
    阿亨今儿个在房间门里待了大半天,眼看着自己平日里出门去玩的时间门都要过了,他还被关在房间门里不准出去,不免有些急躁。
    他扯着嗓子嚎了几声后,发现只有自己的姐姐过来陪自己了,而自己的母妃却兀自在桌子前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小阿亨忍不住啊呜了两声,试图引起自己母妃的注意。
    王元元一面拿着勺子在铜锅里搅拌,一面对王氏道:“这雨是不是停了,不然你带着他们出去玩一会儿吧。”
    阿亨现在已经能听懂一些大人们说的话了,他听到王元元说带他出去玩之后,就不再闹腾了,而是咧嘴微笑,露出了自己的小米牙。
    他的模样生的十分的可爱,咧起嘴微笑的时候,简直要把人的心给融化了。
    王氏和周氏等宫人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她们给大郡主和阿亨收拾好后,就要带着她们出去。
    经过王元元身边时,阿亨伸手一抓,竟握住了王元元的发鬓。
    “王妃娘娘。”王氏吓的脸都白了,连忙握住了阿亨的手,但她担心伤到阿亨也不敢来掰阿亨的手。
    偏偏阿亨还当这是个好玩事儿一样,看到大家着急,不仅不松手,反而呵呵笑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就在大家乱成一团的时候,恒王从外面走了进来。
    那些宫人们见他过来,连忙跪下跟他请安。
    只有王元元和抱着阿亨的王氏没法动。
    也因此,恒王更清楚的看到了阿亨拽着王元元头发的情景。
    他的面色就是一变,加快脚步走到了阿亨和王元元身边。
    阿亨在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看到恒王上来,他还冲着他露齿一笑。
    恒王使了个巧劲儿让阿亨松开了手。
    王元元这才被解放出来,她捂着头皮说阿亨:“小坏蛋额,可把我给拽疼了。”
    恒王听她说自己被阿亨拽疼了,忍不住皱眉看向阿亨。
    阿亨被父亲捉住了手倒也不生气,而是兀自乐呵呵的咬着手指看着父亲和母亲。
    王元元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恒王生气了,她担心阿亨再在这里待下去会惹的恒王更加的生气,便冲王氏使了个眼色。
    王氏连忙带着阿亨出去了。
    阿亨走后,恒王看了一眼周围的宫人们。
    宫人们会意,全都低头离开了这里。
    她们走后,恒王沉默着上前摸了摸王元元的额头。
    这还是大白天的,王元元有些不习惯这么亲密的氛围,她略微有些不自然。
    恒王知道她性子有些羞涩,倒也不勉强她,将手从她头上拿开后,就指着桌案上的小碗问她:“这里面是什么?”
    王元元见状就道:“这个是我给大郡主熬的山楂陈皮膏,和给阿亨熬的陈皮膏。”
    “阿亨这孩子是要吃点山楂膏了,他可太能吃了。”恒王闻言就笑道。
    “是呀,我也觉得他吃的有点多了。但是外祖母说只要他吃完东西后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就不要太限制他吃东西,我看他虽然吃得多,但是也没有嚷嚷着肚子疼什么的,就没太拦着他。”王元元笑着道。
    “老夫人养孩子很有经验,听她的准没错。”恒王听王元元说后,就笑着道。
    王元元却发现恒王此时的表情有些不对劲儿,他的脸上似是有些忧色。
    “王爷可是有什么烦心事?”王元元知道恒王不是那等拐弯抹角的性子也不喜欢别人跟他拐弯抹角的说话,就直接问他道。
    恒王一面牵着王元元的手往里走,一面跟她说:“前儿个,不知道谁在朝里提要跟唐国联姻,父皇在私底下考虑了两日后,竟然同意了他们的想法,还让他们上折具奏联姻的人选。”
    说到这里时,恒王略顿了顿,先扶着王元元跨过了门槛。
    王元元听到他说要选公主去联姻唐国时,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不知怎么地,她竟然想到了五公主。
    应该不会吧,五公主可才十岁出头呢,她上面可还是有着三公主和四公主呢。
    但就是因为她上面的姐姐是三公主和四公主,五公主才是最有可能去和亲的人选。
    因为三公主的母亲是皇后,四公主的母亲是贵妃。
    皇后和贵妃是绝不会坐视自己的女儿去和亲的。
    想到这里,王元元的面色也沉重了起来。
    她和恒王坐下之后,就听恒王听她说起了接下来的事情。
    果然,联姻的人选里虽然有三公主和四公主,可这两位公主只是顺带的被提一下。
    大部分人提的人选都是五公主。
    “这些人担心得罪皇后和贵妃,放着年龄合适的三公主和四公主不提,偏偏提起了五公主。”说到这个,恒王气的直咬牙。
    “那王爷有什么打算呢?”王元元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反而变的冷静了起来。
    事情既然还没有敲定,那她们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五妹妹是被柔妃抚养长大的,无论如何,他们做兄嫂的也要为她奔走一番才是。
    “我本来还在想要如何应对,偏偏今儿个下朝后,太子叫住了我,他说他愿意帮一帮五妹妹。”恒王对王元元道。
    王元元闻言沉吟道:“比起四妹妹,太子定然会更愿意帮五妹妹,可贵妃那里却也不会看着自家女儿被拉去和亲,这事儿也不好办。”
    “他既然来找我,就证明他是有把握的。既如此,又何不让他试一试呢?”恒王和王元元的看法不一样,他觉得太子既然过来找自己,就证明他有法子帮五妹妹转圜。
    他且看看他准备怎么做吧。
    恒王和王元元说完五公主的事情后,就回书房和张先生等人说起了这件事。
    张先生等人听后都觉得太子不会平白无故的帮恒王,那他帮恒王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呀,他为什么要帮他呢?
    或者说他想从他这里得到什么东西呢?
    恒王和张先生等人在书房沉思。
    陈珂也一面整理邸报一面想着刚刚的事情。
    太子、纯王、唐国、公主。
    不知怎么地,陈珂忽然想起了前两年的一件事。
    那时候,他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
    自他们去世后,他和母亲及妹妹再去外祖家时,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了。
    他那舅母为了挑拨他们和舅父之间门的感情,故意挑唆着他和他表弟争吵。
    他那时候年轻气盛,经不起他表弟的激,动辄就跟他表弟扭打在了一起。
    他舅母就会适时的在他舅父面前说他几句坏话。
    久而久之的,他舅父就也对他渐渐的冷淡了。
    也是从这件事情,他才知道,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故意绕个弯子行事。
    如果这件事他们不从五公主可能被选去和亲去想,而是从太子为什么要帮王爷这方面去想,会不会有别的答案呢。
    陈珂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是说这件事也有可能是太子为了让王爷按照他的要求行事故意设的一个局?”何子新挑了挑眉毛问道。
    陈珂点了点头道:“只是说会有这个可能。”
    何子新的秉性要耿直些,想不到那么弯弯绕绕的东西,听到陈珂这么说他就有些不相信。
    张先生却是眼前一亮。
    “我明白了。”张先生抚了抚胡须道。
    恒王其实也有些明白太子的目的了,但他还是请张先生先讲。
    “之前国君要选派使臣出使唐国,王爷拒绝出使,这件事对于旁人来说没什么影响,可对太子来说却不是件好事。”张先生含笑道:“如果让纯王或是康王去了唐国,他们若是安心办好这件差事,无非就是在朝野间门增加了一些威望罢了。可他们若是存心使坏,破坏晋国和唐国的关系,只怕太子和皇后的根基就会受到动摇。太子和皇后绝不会允许这件事情发生。”
    “纯王和康王会因为只是想要扳倒太子就存心搞砸了这桩差事吗?这桩差事要是做不成,他们也会受到责罚的。”何子新闻言就不解的道。
    “他们若是办砸了这份差事顶多只是兽血责罚罢了,况且有楚国在,他们可以找到一堆借口把这桩差事没办成的原因推到楚国身上。但能够凭此事让皇后和太子根基不稳,换作你,你做不做这个买卖?”张先生含笑问何子新。
    何子新闻言思考了片刻,然后他不得不承认,如果是他的话,他可能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也确实是费尽心思,不过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罢了,真相到底如何还不知道呢。”恒王最后总结道。
    “到底真相如何,只消王爷试探一下就知道了。”张先生笑道。
    “怎么试?”恒王问道。
    张先生就道:“王爷只消等到下次国君问起您是否愿意出使唐国的时候,答应国君便是了。”
    “父皇还会再次问我吗?”恒王问道。
    “肯定会的。我都能想到的事情,国君未必想不到。他虽然是一个父亲,却也是一国国君。为了大局,国君也是决计不会让纯王和康王出使唐国的。所以他老人家上次才会在人前问您的意见。”张先生道。
    “但没想到我却拒绝了。”恒王闻言若有所思的道:“所以才有了五公主这桩事情,说起来五公主也是受了我的连累。”
    “横竖遇到什么事情,咱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再说了既然国君和太子都想您出使唐国,那您这次估计………”剩下的话,张先生没有说,只留给恒王意会罢了。
    恒王闻言就冷哼道:“我自是愿意出使的,只是我没什么才干,口齿也不行,这谈判的事情还是要交给臣子们的。”
    “那是自然的,国君和太子都想修补和唐国的关系,他们自是会挑选合适的臣子。”张先生笑道。
    恒王闻言就点了点头。
    等张先生等人退下后,恒王略微不高兴的坐在椅子上沉思。
    这回被太子算计了,他心里其实很不高兴。
    但既然身处局中,且他现在扮演的又是一个毫无野心只知道打仗的王爷,他就只能被动的接招了。
    恒王想到这乱麻似的局面,心里就似有无名火堵在那里一般。
    他不能着急。
    恒王在心里默念了几句这句话后方霞觉得顺心了一些。
    现在还不到他跟他们兵戎相见的时候,他必须像草原上最勇猛的狮子一般,耐心的等待时机,等找到猎物的弱点后再一句出击打败他们。
    从椅子上站起来时,恒王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恒王在屋内扬声道。
    一直等在屋外的八福闻声连忙快步走了进来,他笑眯眯的对恒王道:“回主子的话,差不多到吃晚饭的时辰了。”
    原来他和张先生他们谈了这么久了。
    被他这么一提醒,恒王这才觉得有些腰酸背痛的。
    他看了一眼书房,觉得这里有些冰冷,便迈步往前去了积英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