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绣宁一愣,随即轻笑起来。()站在她身边的珊瑚则是瞪圆了一双眼睛,但忌惮于上次从徐又菱那儿吃了亏,不敢再随便开口。
绿珠低声说,“小姐不耻下问不能这么用”
李绣宁摆了摆手,和颜悦色道,“别这么说。良娣位居于太子妃之下,不耻下问用得正好。既然太子妃有事情要问臣妾,请进去再说吧。”
荀香高兴地点了点头,踏入了流霞宫。
掌灯时分,流霞宫的正殿里依然不时传出一片笑声。荀香讲自己从前去各国的见闻讲得绘声绘色,起先只是珊瑚等几个贴身伺候李绣宁的宫女在听,后来门口就围满了内侍和宫女。
绿珠颇为无奈地坐在一旁,看着荀香毫无芥蒂的模样,心中愁云密布。她又看了看坐在荀香身边,正托腮认真聆听的李绣宁,轻轻地摇了摇头。
等讲完了大食国,李绣宁递了一杯茶水过去,“太子妃,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荀香接过来,猛地一拍桌子,“太痛快了好久没能这样好好开怀讲一番了”
珊瑚雀跃地说,“以后太子妃要是能常来给奴婢们讲故事就好了。您说的这些事情,奴婢以前听都没听过呢”
“好呀,我还怕你们嫌闷呢我那个瑶华宫,成天冷冷清清的,宫女内侍全都不敢跟我讲话,哪有你们流霞宫这么自在”
李绣宁掩嘴笑道,“那您以后常来,臣妾也爱听呢。”
荀香正想接着讲西凉国,那边绿珠咳嗽了两声,指了指怀中,荀香一拍后脑勺,才想起来考孟子的事情,“李良娣,你能不能先给我讲讲孟子呀”
李绣宁恍然回过神来,“臣妾光顾着听您的故事,倒是把正事给忘了。珊瑚,你先把他们都带下去,故事只能改日再听了。”
珊瑚悻悻地应了一声,站起身来,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荀香。
荀香拍了拍她的肩膀,“珊瑚美人放心,改天我再来就是了。”
“谢娘娘”珊瑚高兴地带着一帮子宫女内侍出去了。
荀香把淳于翌要考她,还有去永川温泉行宫的事情对李绣宁和盘托出。绿珠在她说话期间,多次打手势,使眼色,然而荀香毫不在意。末了,倒是李绣宁问道,“太子妃不怕臣妾是坏人吗把这些都告诉臣妾,就不怕臣妾使坏心眼,让您去不成永川”
李绣宁所说的恰好是绿珠的顾虑。绿珠见她居然说得这么直接坦白,不由得有些吃惊。这个传说中最受太子宠爱的女人,好像挺特别的
荀香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绣宁嗯我能这样叫你吗”
李绣宁点了点头,“当然。如果太子妃愿把臣妾当朋友。”
“哎呀,既然是朋友,那你就别臣妾长臣妾短的了,直接用我就行。没有外人的时候,也别喊我太子妃,就喊名字,成吗”
李绣宁笑道,“成,荀香。”
“对了这个称呼听着最舒坦”荀香坐下来,直视李绣宁的眼睛,“你们这些大家闺秀应该没少在背后笑我是个粗人。实际上我就是个粗人。我虽然没怎么好好读书,但不傻,好人坏人我会分。不然,我就去宜兰宫,而不是来流霞宫了。”
李绣宁心中一震。嫁入东宫一年多,从未在这座虎狼环视的深宫内院,见过这样真诚的眼神,也从未听过这样真挚的话语。她会心一笑,“殿下果然没有看错人。”
“嗯”荀香没有听清。
“没有,我们还是来看孟子吧。”李绣宁从荀香手里拿过孟子,娓娓道来,“孟子收录了先贤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为儒生必读的“四书”之一。全书共有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荀香惊叫道,“天哪这么多三天时间,根本不可能看完呀”
李绣宁宽慰道,“先别急。告诉我你看了多少”
荀香想了想,“这几天就看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李绣宁听了,露出疑惑的表情,绿珠连忙解释道,“那是太子殿下专门为小姐列出来的,题目也是殿下加的。应该是其中的某篇段落。”
“原来如此应该是”李绣宁翻了翻书,“有了,告子下这里。”
荀香探头一看,连连摇头,“那就只是一个段落完了完了,就三天时间,我肯定通不过。”
“荀香,你真的很想去永川吗”李绣宁温柔地问。
荀香露出神往的表情,“当然那里是三国交界地,肯定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李绣宁把书翻到第一页,狡黠一笑,“那从现在开始,我告诉你的句子,不仅要好好背诵,还要熟知意思。以我对太子的了解,他出的题应该会从这些句子里面出。”
荀香激动地握住李绣宁的手,“真的吗”
李绣宁肯定地点了点头,“只要你好好记住这些句子,一定能通过考核。”
“太好了如果能够通过,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李绣宁摇了摇头,“荀香,我不要你的报答,只要交你这个朋友,答应么”
荀香小鸡啄米般点头,“当然啦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三日后,东宫的读书殿外人满为患。太子要考荀香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宫女和内侍都来看热闹。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来看笑话的。
荀香坐于读书殿内,还在临时抱佛脚。李绣宁告诉她的十八个句子,她都已经背得很熟,还通晓了意思。但令她不安的是,万一太子要是不考这十八个句子,她不就完蛋了
殿外众人纷纷议论这场考核的结果。有的内侍还趁势开起了赌局,赌荀香通过和不通过的比例,已经高达一比二十一。
那仅有的几个赌荀香能够通过的,都是流霞宫里的。
珊瑚和流霞宫中的宫女悄声说道,“那些人肯定是听了宜兰宫那位主子的话,认为太子妃肯定通不过。他们不知道这几天我们娘娘给太子妃另辟捷径呢。”
“就是,我们娘娘当年在女学的时候,是以全一品完成学业的。至今都没有几个人如此优秀呢。”
“等着看吧。他们知道结果的时候,肯定悔得肠子都青了”
徐又菱从花园里走过,见读书殿外头人满为患,轻蔑地“哼”了一声。巧莲低声说,“无非是个跳梁小丑,小姐不用放在心上。”
“李绣宁那个贱人,除了攀高枝,阿谀奉承,还会什么”徐又菱瞪了巧莲一眼,“说来说去,都怪你办事不力我放弃了准备那么久的群芳宴,不就等着看李绣宁出丑么你倒好,没把她弄到水里去,反倒弄了笪孉。真是蠢货”
巧莲身体一僵,连忙跪在地上,“小姐赎罪。”
“罢了罢了,木已成舟,怪谁都没用。你先起来吧。”徐又菱随手挥了挥手绢,“我听说殿下要出宫”
巧莲松了口气,站起来说,“是的。承乾宫那边的消息,应该不会错。”
徐又菱冷笑道,“我以为他这次又要带李绣宁这个贱人去呢。如果是太子妃,反而刚好。”
“小姐的意思是”
“你过来。”徐又菱招了下手,巧莲凑近,边听边恭敬地点头。等到徐又菱说完,她高兴地说,“小姐,真是妙计”
徐又菱瞪她一眼,“你小声点这次可别再办砸了。”
“是。”
淳于翌刚跨入读书殿,就命顺喜把殿上的大门关闭。门外的噪杂声好像一下子被隔绝,荀香紧张不安的情绪也随之稍稍平复了一些。
一个面生的小太监,恭敬地捧着签筒,放于荀香的案上。
淳于翌在另一头入座,看着荀香说,“你面前的签筒里头放着选自孟子的十八个句子。你只要抽出三张,说出上面所写句子的下一句,还有它们的意思即可。时间为一炷香。我丑话说在前头,这殿上所有人都不可以帮忙,而你若有一条答不出来,即为不通过。”
荀香听到淳于翌说共有十八个句子,心中暗喜了一下。听到他说若有一条答不出来即为不通过,心又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淳于翌看她脸上的表情变化多端,淡淡地问,“准备好了吗”
荀香猛地咽下一口口水,破釜沉舟道,“好了”
“顺喜,点香开始。”
“是”
少顷,案上的香炉燃起一炷香。整个大殿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绿珠被叫到淳于翌的身边,又被顺喜盯着,完全使不上力,只能默默为荀香祈祷。
荀香深呼吸了口气,闭着眼睛从签筒里头抽出一张纸。她把纸张打开,偷偷瞄了一眼,差点叫出声来
那纸上写着:“天时不如地利”。这正是李绣宁所教的十八个句子中的一句
淳于翌看她的表情便已经猜到了几分,却故意板着脸问,“如何答不出来么”
荀香把纸张往案上豪迈地一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绿珠不禁伸出大拇指,顺喜也连连点头。淳于翌低头看一本闲书,闻言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对。下一题。”
有了第一题的铺垫,抽第二题时,荀香的胆子大了许多。她摊开纸条,见上面写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时,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李绣宁哪里是什么才女简直是神女啊
读书殿外的众人原以为考核要到一炷香燃完的时候才会结束,没想到读书殿的大门只关闭了一会儿,估摸是半柱香都不到的时间,又重新开起来了。太子淳于翌和顺喜率先从里面出来,穿过众人离去。
大部分人都在心里猜测,定是太子妃没有通过考核,所以才会这么早结束。
可是紧接着,从读书殿里面传来绿珠的声音,“小姐,奴婢都要佩服死您了答得那么好,太子殿下一点都没挑出毛病”
“真的吗绿珠,刚刚他是不是说通过了”
“是呀,殿下说小姐通过了。你们可以去永川了”
“太好了”荀香大叫一声,肆无忌惮地狂笑起来。这笑声落在已经知道打赌打输的众人耳朵里,分外刺耳。
珊瑚等几人走到开赌局的内侍那里,纷纷伸出手。内侍咬牙切齿地把银子递给他们,面有不甘。珊瑚掂了掂手里的钱袋,轻声笑道,“让你们看不起人现在输惨了吧”
那内侍羞愧难当,低着头匆匆走开了。
珊瑚转身道,“走,回宫告诉娘娘这个好消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