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她不是故意躲懒,是鞋子不合脚磨出几个血泡,难受得不行,穿了双哥哥的大拖鞋就离开家了。
    哥哥已经娶老婆出去住了,他的大拖鞋坏掉,别的兄弟姐妹不要,她拿来穿,在家里穿还行,走太远就不方便了。
    一公里走得异常艰难,好在拖鞋不会磨到脚上的血泡,走到地方,她坐在河边,望着河面发呆。
    钟越河可能也经常来这个地方,当时在河岸上没发现坐在河边的她,走下来发现还有个人。
    他可能纠结过,最后还是坐在了离她不远的地方。
    两人都望着河面发呆。
    钟越河先开口打破沉默的氛围,问她:“你在想什么?”
    她在想什么?
    因为是误会的开始,王锦绣非常清楚记得那天自己说了什么。
    她说:“我在想你……”
    我在想你什么时候走人,你挡在这里我不好上去。
    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的王锦绣愣是没办法说出后面半句话。
    误会开始了。
    她说出我在想你的时候没能继续说下去,钟越河听到也没立即回应她。
    两人尴尬地待了会儿,就在王锦绣站起来,准备踩着破拖鞋离开的时候,钟越河开口了:“你让我想想。”
    想想?你要想什么?
    她非常不理解他的话,依旧选择离开。
    她的走路姿势成功让他注意到她的脚,她脚上的鞋子可以说坏得快只剩鞋底了,这种拖鞋怎么穿?
    他当即说让她等会儿,他回家拿双他自己的拖鞋给她。
    王锦绣说不用,还跟他说她不会等他,他走了她也会马上离开。
    她本意是不想要他的拖鞋,当时话语没经过脑子,后来仔细想想,钟越河或许又误会了她的话,以为她想让他陪着她。
    最后王锦绣还是得了一双钟越河的拖鞋,他人高,脚也不小,大拖鞋不好穿,但比哥哥的拖鞋好太多了。
    她脚上磨出血泡,他给她买了药膏,她真的被脚上的泡折磨许久,他给别的不会立即接受,给药膏她立刻接受,也不管有用没用。
    药膏有用,睡前擦上,第二天早上醒来脚就舒服很多了。
    买药膏治标不治本,钟越河还送了她鞋子。
    身上一块钱都摸不出来的王锦绣没办法送东西还他,只能顺手帮他洗衣服,妹妹分她零嘴,她会分出来给他,没多少,好歹算还他一点恩情。
    她会帮妹夫钟立志说话,也是因为有愧疚感,毕竟妹妹的零嘴基本是从妹夫这里来的。
    没有妹夫,她真的没有可以送出去手的东西。
    两人谁都没开口说谈对象的事情,她没往谈对象的方面想,和钟越河相处下来,认为他面冷心热,是个好人,仅此而已。
    有人发现他们两个走得近,谁也没多想,爸妈知道后,让她别离钟越河太近,他就是想把她当丫鬟使。
    真不要离太近,太近对她名声不好,就要说亲了,注意点。
    谁都觉得他们两个走得近是钟越河想要占便宜,不是占男女关系上的便宜,是把她当好使唤的人,使唤她干活。
    就算被当成丫鬟也是王锦绣自愿的,但说亲对她来说的确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之后她刻意疏远钟越河,她想要疏远他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她了解他的作息,了解他每天会在哪出现。
    没几天就让钟越河察觉到了,专门在路上堵她,问是不是她爸妈跟她说了什么,才让她不要靠近他。
    那时候他挺细心,还问她有没有在家里吃苦。
    他又想多了,王锦绣每天都在吃苦,并没有因为他吃更多苦,她直接说她到了要嫁人的年纪,跟他走太近,未来丈夫心里会不舒服。
    丈夫心里不舒服,她日子就不会太好过。
    她不觉得她能嫁到老远的地方去,嫁给同村人的话,大家都知道她当过钟越河的丫鬟。
    试问哪个男人能坦然接受这种事情,又不是旧时代的大少爷小丫鬟。
    男人不能接受,女人就能接受了吗?
    也不能接受啊,所以必须远离。
    不想丈夫总用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当吵架由头,必须保持距离。
    她肯定不想男人吵架提到钟越河,他没资格提钟越河。
    钟越河在她脚快烂掉的时候给她买药膏给她买新鞋,她男人在干嘛?
    他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她多痛苦,只会拿钟越河说事吵架。
    钟越河俨然比她未来丈夫更重要。
    听到她提起嫁人,他说了句:“你嫁给我,我们结婚。”
    她有个坏毛病,一直都有,就像随口答应妹妹缺东西会跟她去县城一样,她答应钟越河了。
    听他要娶她,她心情都没任何起伏。
    谁能想到他来真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