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徐城的时候,时间也才四点出头。
    估计是交易的地点不可能是在市区,所以拉纤的定了个差不多郊区的停车场集合。
    距离集合的时间还有好几个小时,我们便就近找了家饭店,要了间小包间准备边吃晚饭边打发时间。
    冯国坤点了几个徐城当地的特色菜,什么把子肉、地锅鸡等。
    然后问我喝什么酒,却被我拒绝了。
    晚上虽然有事,但是随便喝个二两酒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我的习惯就是干活不喝酒,点酒不沾。
    这不仅仅是保持头脑清醒的问题,而且也是对他人,对事的尊重。
    不管你做的什么事,你是什么身份,带着一身酒气去,总是不好的。
    这里顺便提一嘴,很多人喜欢利用出差的机会,跟人喝酒。
    其实,这种习惯十分不好。
    因酒误事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当然了,有些也实在没办法,别人请喝,不喝还不行。
    但不管怎样,能不喝不喝,能少喝少喝。
    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
    徐城这个地方,我其实是来过两次的。
    那还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跟着导师一起来考察这边的两汉文化。
    徐城的两个东西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一个是汉墓,一个是把子肉。
    汉墓无需多言,太学术讲了大家不爱听。
    但是这把子肉真心是好吃。
    半肥半瘦,肥而不腻,我一口气能吃下去三四块!
    这三四块肉可是不小啊!
    一块一巴掌大小呢!
    以前两次来,都是陪着导师过来,这把子肉实在是没吃好。
    这次得好好吃一回,反正时间充足,闲着也没事。
    我们三人点了四菜一汤,边吃边聊。
    我一口气吃了四大块把子肉,冯国坤见我好这一口,就将整盘肉都推给了我。
    当我吃到第六块的时候,发现自己突然就腻了。
    看到盘子里的肉我的胃就开始不舒服起来。
    我估计这辈子再也不会吃这把子肉了!
    吃伤了!
    一直从五点吃到快六点半,见时间差不多我们就结完账,开车去集合了。
    我们差不多提前十分钟到的停车场。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七家到了。
    而且,看的出来我们是最后一个到的。
    因为我们一到,冯国坤上前跟拉纤的打了个招呼大家就又再次出发了。
    去哪里,怎么走,其实大家并不知道。
    总之汽车开起来跟着拉纤的车子就好了。
    实际上,直到车子开出停车场,我估计拉纤的也是不知道往哪里走的。
    因为拉纤的车子速度很慢,我们紧跟在后面。
    我听到拉纤的在车子里打电话说买家都到齐了,现在过来,给个具体地址。
    这通电话打完,前车的速度才提起来。
    总体上并不出意外,车行的方向不是往市里去的,而是往郊区,乡下方向而去。
    车子大概开了一个多小时。
    从水泥公路下来,到石子路,再到乡间的机耕路。
    估计走了得有将近四十公里路。
    终于在一片漆黑中看到了一点灯光。
    很明显那一点灯光是手电的光,因为它在空中不停地画圈圈。
    前面带路的车子见那灯光在空中画圈便直直朝着它开去了。
    所有的车子都紧跟着。
    开到近前,我们才看见原来有个小年轻正拿着手电在那儿不停的画圈呢!
    这拿手电的小年轻见我们车子开到近前,便大声吼了一句,“做什么呢?”
    “跟光哥约了来钓鱼的!”
    前车拉纤的打开车窗应了一声。
    来钓鱼?我听的差点都要笑出声来。
    这黑乎乎的山里面来钓鱼?连一滴水都看不见,你竟然说是来钓鱼的?
    想出这个暗号的还真是个天才啊!
    “往里面走。”那拿手电的小年轻直接用手电指了一下路,然后就灭掉手电,消失不见了。
    “我去!够神秘的啊!”
    小武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小武爷,你这是第一次出来收土货?”
    冯国坤不禁笑了笑。
    “别说小武,其实我也是第一次。”
    我笑呵呵看着冯国坤,“冯老板,你以前经常来?”
    冯国坤赶紧摆手,“别瞎说,我也是第一次。”
    这家伙误会了我的意思,我说的是实话,真是第一次。
    但他以为我半真半假开玩笑呢!
    “冯老板,每个地方的规矩都会不一样,等一下进去有什么要注意的,你得先跟我讲一下啊!”
    冯国坤听得一愣,“九爷,您不会真是第一次吧?”
    “是不是不重要。”
    冯国坤点点头,“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切凭眼力。这生坑货和熟坑货其实是差不多流程的,一般都是明价竞拍。不过,也一样会掺水。而且,运气不好碰到不讲究的,这水分还大的很。”
    我听得不禁点头,这种事我是听过的。
    不管熟坑还是生坑,掺水这种事到处都是。
    而关于掺水这里就不再讲了,不清楚的回头翻翻江都拍卖会那些章节。
    “另外,和熟坑不同,这生坑毕竟上不了台面,所以,偶尔也会发生黑吃的情况。”
    冯国坤说着不禁微笑着摇头,“所以不瞒九爷您说,我其实真的是很少参加这种生坑的拍卖。”
    冯国坤的话应该是实话,一般没几把刷子的古董商的确是很少参加这种生坑的拍卖会。
    一来非常考验眼力。
    这生坑拍卖的现场环境可是比熟坑差多了。
    比如像今天这种情况,自己走到哪里都不知道。
    拍卖会的现场我估计环境也一样会很差。
    跟熟坑的拍卖会比,比如江都那次,正正规规的古董展厅。
    无论是灯光、陈设,还是前后的服务,财务、法务、公证等等。
    那都是正规合法上档次的!
    完了,还能大吃一顿自助餐。
    而这生坑,能不黑灯瞎火就算不错了!
    另外,就是冯国坤说的偶尔会发生黑吃。
    所谓黑吃,就是卖家玩阴的。
    比如,发现自己掺的水没卖出去,反倒是真东西被低价买走了。
    那卖家说不定就翻脸不干了。
    轻则,东西不让带走,钱退了。
    重的,东西不让带走不说,钱也不退,。
    当然了,这种事其实很少发生。
    毕竟拉纤的拉纤费不是白收的。
    他接活前也是得考察买卖双方的,出了问题他得负责的。
    所以,这拉纤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干。
    尤其这拉生坑纤的,得黑白都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