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古雅集的钥匙仁叔和苏沫都各自有一套。
    所以,仁叔不在,苏沫就自己打开了这大保险柜。
    我先站在外间工作室,等苏沫打开了保险柜,我方才走进去。
    保险柜真的超大,就跟那大衣柜一样。
    厚重的大门拉开,里面放着大大小小的各色锦盒。
    “最底层的四个盒子,是这次让银行评估抵押的古董。”
    苏沫说着就带头将其中一个锦盒搬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拿去外面的工作室大台面上。
    我也赶紧双手抱了一个锦盒出去。
    一共四个锦盒,其中三个方的,一个长条。
    三个方的不知道是什么,长条的,多半应该是幅字画。
    “这是近一年来,店里收的大件。就这四件,花了我一大半的贷款,七千多万呢!”
    苏沫说着不禁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情不自禁的微笑了起来。
    “不过仁叔说收的很划算,若是再放个一两年,估计得翻倍。”
    四件古董七千万,而且还说是收的很划算的。
    这实在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四件古董七千万多么?
    一件平均不到两千万,也太小儿科了吧!
    还是我前面说过的,真正现实中的古董店上千万上亿的单件古董交易其实是绝少的。
    绝大多数都是在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交易,几百万都不多。
    别说是金陵第一的古董店,就算是全国第一的古董店也都是这样。
    “仁叔不在,你先帮忙看看,等一下银行的人来了,你帮忙和人家鉴定师沟通,尽量让评估价高一些。”
    苏沫也只是随口这样说着。
    其实她应该知道,人家鉴定师做价格评估我怎么可能沟通沟通就能高一些的。
    我点点头,随手就打开了一个锦盒。
    锦盒打开,第一眼就惊到了我。
    灯光下太过耀眼,闪得我都快睁不开眼了。
    当然,我的形容有点夸张,不过第一眼的确漂亮!
    锦盒里是件瓷器。
    青花瓷,大胆瓶。
    而且这件大胆瓶和前段时间看到的那件玉壶春瓶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五爪龙。
    瓶子上绘着五爪龙,说明这件瓶子出处不简单。
    而且不用看底款,我从这龙的形态特征就能看出来。
    这是一件清雍正的御窑。
    这件御窑青花龙胆瓶周身画着九条龙,在海浪里穿梭。
    我轻轻上手将瓶子从锦盒里拿出来,然后一看底款。
    果然,双行六字楷书款:
    大清雍正年制
    我看了一眼不禁心想,这最近是跟雍正年制给杠上了啊。
    这短短不过一两周,竟然看到两件雍正御窑,而且都是五爪龙的。
    这运气!真是没的说啊!
    当然了,上次那件釉里红玉壶春瓶是个做旧的赝品。
    而这件……
    想到这里,我忽然感觉怪怪的。
    我并不是看出了哪里有问题,还没仔细看呢。
    而是,我突然想起来,这件瓶子似乎在哪里见过。
    对了!我想起来了。
    前几天刚看过,去年的某大拍卖会的秋拍上刚拍过一件一模一样的瓶子。
    这件瓶子的全称应该是:清雍正青花淡描海浪九龙纹大胆式瓶。
    去年拍出了8510万的价格。
    当然了,两只一模一样的瓶子并不是说这件就是赝品了。
    一模一样的古董,尤其是瓷器,是很正常的。
    民窑瓷器自不必提,那是商品,相同的肯定多。
    所以,民窑的瓷器也才便宜。
    就算是官窑或御窑,很多瓷器也都是一烧一对。
    如果上面喜欢,甚至还会追加烧制。
    所以,出现一样的瓷器很正常。
    但是让我觉得不太对劲的地方是,刚刚苏沫说四件古董花了七千万,难不成都花在这一件上了?
    “老板,这件胆瓶多少钱收的啊?”
    “三千两百万。”
    “什么?”我都怀疑我的耳朵出问题了。
    “便宜吧?仁叔也说这件收的不错。”
    “这件啥时候收的?”
    “这件收没多久,差不多三个月前吧。”
    三个月前?
    不应该啊!
    去年秋拍到现在都过去半年多时间了,价格应该是透明的啊!
    且不论卖家是不是专业人士,但凡有心之人,卖东西前也会查一查自己的东西是个什么市场价格吧?
    “老板,收之前,你查了价格么?”
    “我查什么价格,业务上的事我都是让仁叔做主的。你别问这些了,快点看看,人家马上就来了。”
    我点点头,没来得及细看这胆瓶,就轻轻放回了锦盒内。
    其他几个锦盒打开,分别是青铜觥、青花高足杯,以及字画一幅。
    字画没来得及看,先看了一眼青铜觥和青花高足杯。
    但是看的我不禁心中咯噔一下。
    赝品!
    这件青铜觥绝对是件赝品。
    而且这件青铜觥做旧做的很一般,唬住一般藏友还算可以。
    但是在我眼里,只能算一眼假的货色。
    墨绿的锈迹没问题,但是显得太过刻意均匀。
    这不是最主要的,最刺眼的地方是,竟然用机器打磨过。
    青铜器做旧,基本上都需要进行倒模。
    而脱模出来的东西会有很多多余的地方,这就需要处理掉。
    现在的人仿制青铜器都是用机器,甚至还有用电焊的。
    用心的人会花时间和精力将这些痕迹处理掉,但是这件青铜觥,没处理干净。
    估计是新仿不久。
    我拿起青铜觥在用鼻子闻了闻。
    难怪仁叔说青铜觥有生气了。
    但是这种生气不是土味,而是现代机械加工的味道!
    我想到这里不禁一愣,这种气味难道仁叔闻不出来?
    “这件青铜觥多少钱收的?”
    “这件便宜,780万收的。我说你先不要管这些,赶紧看看东西,看等一下怎么和人家沟通。”
    我点点头,赶紧去看其他几件。
    我赶紧展开那幅字画,竟然是傅抱石的画,名为《秋林行车图》。
    绘画我是专业的,虽说我被导师评价为成不了艺术家,但好歹也能成为一流的临摹大师啊!
    所以,我第一眼就看出了这幅画,是临摹的!
    更确切的说,是有创新的变相临摹。
    虽然这幅画临摹的相当不错,绝对能算得上精品了,但是风骨不对。
    傅抱石的特色“抱石皴”不对,里面有临摹痕迹。
    这种痕迹一般人看不出来,哪怕他是鉴定专家。
    如果他不亲自画画,且画过多年,那是很难看出来的。
    只有像我这样的临摹大师,自己临摹过无数作品,才能切身感受的出来。
    我放下画,赶紧回头再去看刚刚那件价值近亿的雍正大胆瓶。
    但是楼下突然传来了小武的声音。
    “小九爷!”
    “小九爷?”
    苏沫听得一愣,随即看着我是一脸懵逼。
    “店里来人了,找苏小姐。”
    “肯定是银行的人来了,我下去接待,你赶紧看看,等一下我们将东西拿下去。”
    苏沫说着就转身下楼。
    那件雍正大胆瓶我刚拿到手,我对着头顶的灯光,照着瓶子里看了一眼。
    “等等。”
    我放下瓶子,回头一把将已经走到楼梯的苏沫给抓住了。
    “干吗?”
    苏沫一脸惊讶。
    我一手抓住了她的肩膀。
    “下去,找个理由让银行的人先走,今天古董看不了。”
    “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