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坤和王宝春直接就将今晚的拍卖之事交给我了。
    但是,我可不会让这两个家伙闲着。
    得发挥他们的功效。
    这两人的眼力跟我比虽然还是差了一大截。
    但是,这两人可都是资深的古董商,本身的水平其实还是不低的。
    所以,全场这么多古董,时间有限。
    我就先让这两个家伙一人看十二组古董,我看剩下的十三组。
    他们看完再把他们看的结果告诉我,我再去复核。
    这样,速度就会相对快很多。
    另外还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就是悄悄的打听打听其他古董商对古董的看法。
    其实,我这个任务有点多余。
    因为不用我说,每个来参加拍卖会的古董商谁不都是在悄咪咪的偷听着别人的谈话。
    所以,现在基本上古董商之间很少交流。
    同一家的,说话也都是在低声嘀咕。
    另外,我发现今晚有个跟其他拍卖会不太一样的地方。
    就是卖家现场管的很松。
    这一般的私人拍卖会,都是进了会场到了点,都会关闭大门,告诉大家不得随便出入的。
    甚至有的严格的都会让你上缴手机,相互之间不得说话的。
    但今晚,没有任何类似的规定和提醒。
    我们刚刚从客厅走进藏室,进来了,那门也还是开着的。
    也没人说不可以再进出。
    我们三个刚刚在门边边走边嘀咕的时候,也没人过来跟我们说不可以交流。
    当然了,虽然没有任何不可以交流的规定和提醒。
    但是大家都是业内资深人士,都很是自觉的遵守着规定。
    没人有太过大声的交流,更不会讨论古董价格,或者说这组你要那组我要的话。
    我们三人分下去看东西。
    冯国坤看1到12号拍品,王宝春看13到24号拍品,其余的我看。
    但是,我只看到两三组拍品,心中就不禁吃惊起来。
    吃惊什么?
    不是吃惊掺水。
    掺水肯定是会掺的,没有拍卖会不掺的。
    也不是吃惊水深。
    而是吃惊的是今晚的水,太混了!
    什么是太混?
    就是太复杂了!
    一组古董,少则三四件,多则七八件。
    是真真假假,交织难分。
    这种真假交织,可不仅仅是一件真的两件假的这么简单。
    有的甚至是,一件古董身上都还有真有假。
    比如,一件瓷瓶,底是真的,身是假的。
    这种拼接货在古董做旧行里是十分常见的事。
    但更夸张的,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
    可能一件真古董的一半在这组,而另一半却跑到了另一组。
    说到这里我想起个事,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我苏古雅集最开始的时候收到过两件瓷器。
    一件是釉里红的玉壶春瓶子,一件是龙纹大胆瓶。
    这两件看上去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却都是半真半假的货。
    跟今晚这现场的有些东西很像。
    就是把原先那件破损修补的玉壶春瓶子给拆成了两件,分别做成了两件古董。
    把一件真家伙拆分成两件做旧去卖,价值不等于是翻了一倍么!
    有时候还不止一倍。
    如果是一件本身就破损的瓷器,就算修复好了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而如果分开两件做成全美件,那价值可就是多了五六七八倍了。
    所以说今晚这拍卖会的水是相当的浑浊。
    每一组拍品里基本上都是有真有假。
    而当你分出了真假,那被你定为真品的古董。
    说不定,还有坑。
    可能,那件所谓真品,是个半真半假的东西。
    总之,今晚这个拍卖会坑挖的大不大且不说。
    但是,挖的那是一个好!
    挖坑的人那是相当专业,老道。
    而且对我们这些古董商的心理都拿捏的死死的。
    我忽然有种感觉,就是我苏古雅集之前收的那两件瓷器跟今晚做局的这些人有一定的联系。
    因为,国内做旧的人很多。
    拆分瓷器做旧也是常有的事。
    但真正能做到如之前那两件瓷器那样高水平的是极少了。
    而今晚,这里的很多古董做旧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那今晚除了高水平的做旧外,有真品么?
    那当然是有的。
    拍卖会掺水很少有全水的,除非不想长期做了。
    组织者一般会掌握一个度,不会把事情做绝了。
    今晚的水,基本上是个平衡局。
    全赝的货占了三分之一,全真的货占了三分之一,半真半假的拼接货占了三分之一。
    这是从数量上来看。
    如果从价值上来看的话,如果都当全真的看,就是全赝的占四分之一,全真占五分之一不到,半真半假占了一半还多。
    很显然,今晚的组织者将重点放在了半真半假的古董上了。
    毕竟,这半真半假最具有迷惑性,最是考验眼力和心态了。
    而我的关注点不用说自然是落在了真品上。
    我的目的是带走真品。
    当然,半真半假的东西也不是不可以带走,关键看价格。
    还有,今晚的拍卖是按组拍。
    而卖家的组合又是个精心挖的坑,每一组里都是有真有假。
    也就是说不论你想不想,你都得买走赝品。
    所以,关键还是看这一组的总体价值了。
    那今晚有好货么?
    有!
    而且,这东西还很不错。
    但这东西非常具有迷惑性。
    首先古董本身具有迷惑性,让人不太敢确定。
    再加上今晚的组织者又将这古董进行了刻意的摆放,等于是给人布了个迷魂阵。
    尤其是这种私人的拍卖会,古董商的心理就是宁愿不拍,也不能拍错的情况下就更加的让人迷惑了。
    具体是什么,后面再说。
    看古董的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我虽然看的古董数量要比冯、王两人要多,但我的速度却比他们快多了。
    我半个多小时就将我的那十几组给看完了,然后等两人看完,我们略微一碰结果,我又去复核他们看的古董了。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我三人这是私下交流是不是破坏规矩了?
    这个要看你怎么看了。
    我们三个明确是合作一起拍的,最后如果就一人举牌竞拍,那不算坏规矩。
    而如果我们三个分别举牌,那就有这个嫌疑了。
    当然了,话说回来,现场不是就我们三家参拍。
    还有其他家也参拍,其实我们三家合并不会对其他家有太多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