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群臣此时也都纷纷看向孙典,神色又是羡慕,又是感慨。
    这孙典,现在毫无疑问是大皇子殿下的人!
    而且,陛下虽是封赏孙典,其实意在奖赏大皇子殿下!
    毕竟户部执掌天下财政大权,一切钱粮、仓储,皆由户部管辖。
    户部尚书一职,足以称得上天下第一肥差!
    大皇子得到户部帮助,足以轻易将自身权势达到其他皇子无可匹敌的程度!
    赵铮微微一笑,扫了眼不远处正喜不自胜的孙典。
    皇帝老爹还算仗义!
    拥有了户部大权,那之后他便可以和唐极赵嵩这些人好好玩了!
    封赏过后,赵明辉又目光温和地看向那三名老者。
    “三位卿家此行辛苦,更找出了开朝遗老夏将军的后裔,立下功劳。”
    “朕着令户部,犒赏三位卿家。”
    对待三位自大盛开朝年间存活下来的百岁功臣,赵明辉态度温和,恩赐之至。
    那三名老者闻言,忙不迭起身,颤颤巍巍地向赵明辉谢礼。
    而后又试探着抬头,看了眼赵铮,急切的询问。
    “陛下,大皇子殿下的生母容妃,正是夏将军的后裔?”
    赵明辉微微颔首,静静打量着三人。
    看得出来,这三人似乎还有心事!
    得到确定,三名老者相互对视一眼,竟浑身轻颤,眼眶逐渐红了起来。
    “天可怜见啊!”
    “当年,夏将军一生戎马,为太祖皇帝陛下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
    “只可惜,大盛开朝之后,未曾留在皇城安享晚年。”
    “归乡不久便逝去,我等也未能前去祭奠。”
    “夏将军这一生苦啊!”
    “幸得如今寻到夏将军后裔,如今贵为皇妃。”
    “我等纵使他日身处九泉之下,也能将这份喜讯告知夏将军!”
    说着,三人已是老泪纵横。
    又颤巍巍走到赵铮身前,向着赵铮缓缓拜下。
    “我等苟活至今,能得见大皇子殿下,不负当年夏将军英姿。”
    “实乃三生有幸啊!”
    三人感慨万千,向着赵铮重重叩首。
    见此,四周群臣目光都不由一凝。
    大盛开朝至今,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
    这三人竟还能对夏将军这般崇敬。
    足以可见,归德大将军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
    赵铮连忙上前,小心翼翼的搀扶起三位老者。
    心中也不免有所感触。
    “三老万不必如此!”
    “赵铮必当发愤图强,万不敢辱没先祖威名!”
    他轻轻劝慰一声,话语里满是郑重。
    见此,楚文清忽的走上前去,向着赵明辉行礼。
    “陛下,当年夏将军曾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本该被朝廷供奉在祠堂,可后人却落得以戏班维持生计。”
    “幸得陛下圣恩,容妃得以荣升贵妃,诞下大皇子。”
    “但,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臣以为,朝廷当对容妃做出奖赏,让世人皆知晓归德大将军遗风!”
    他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
    四周群臣心中皆是一动。
    右相这是要借此机会,为大皇子造势啊!
    唐极等人暗自皱眉,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而今赵铮不仅证明了身世,而且,还是开朝遗老的后裔!
    足可为其出身,增添许多荣光!
    赵明辉微微颔首。
    “准奏。”
    “着令礼部、户部,出纳奖赏容妃章程。”
    “另昭示天下,瞻仰归德大将军遗风!”
    赵明辉旨意落下,孙典连忙恭敬应声。
    刚晋升户部尚书,所得到的第一个旨意,便是为大皇子殿下造势。
    他当然会好好安排,向赵铮表忠心!
    见此,赵铮笑吟吟点头。
    楚文清不愧是他未来老丈人之一!
    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
    四周群臣看着赵铮的目光,却都隐约流露出一抹怪异。
    陛下似乎未曾提及要奖赏大皇子殿下!
    自收服东岛至今,大皇子殿下便屡立奇功。
    这些功劳,若放在他人身上,不知要得到多少封赏。
    唯独大皇子殿下,陛下从未有过太多的封赏。
    究竟是陛下不愿封赏大皇子,还是说,在有意为大皇子积攒功劳?
    他们心中惊疑不定,可圣心难测,谁也不敢揣测。
    至此,流言一事,尘埃落定。
    赵嵩三人皆神色沉凝,心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
    如今,赵铮的声势,隐隐有无人能够与之匹敌之势!
    甚至就连一向对其最为不利的出身,都已经被解决了。
    那之后的封王大典,赵铮占据的优势,恐怕将无人能及!
    唐极阴沉着脸,目光闪烁不定。
    就连他,现在都不得不正视赵铮了。
    此人,不可不除!
    稍作思索,他又走上前去。
    “陛下,如今京城流言一事尚可敲定。”
    “但北蛮入侵,边境告急,这是朝廷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
    北境如今可还尚在征战。
    而造成如今弊端的,正是先前极力主张与南越死战的赵铮!
    就算而今赵铮声势愈发强盛,也绝无可能一步登天!
    闻言,群臣心中的躁动也瞬间沉寂下来。
    北境战事,的确是朝廷难以解决的危机。
    这些时日以来,他们虽都在关注京城流言一事,但更多的,还是应对北境战事。
    赵明辉目光沉凝,看向兵部尚书刘武兵。
    “刘卿家,朝廷大军,而今行至何方?”
    朝廷大军迟一日赶至北境,北境战乱便要多增添一份危机!
    刘武兵快步自群臣中走出,脸色沉重。
    “回禀陛下,朝廷大军分三路北上,而今最快一路,也才刚出湘州。”
    “完全抵达北境,少说也得一月时间!”
    大军行进,千里奔袭,本就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更何况,还是自大盛南境,赶往大盛北境!
    闻言,群臣皆紧皱起眉头。
    一月时间,等大军赶到北境,怕是北境都要失守了!
    感受着朝堂上沉闷的气氛,唐极却是自信满满,再度开口。
    “陛下放心,我儿乾图,纵是战死沙场,也绝对不会让北蛮贼人侵入我大盛!”
    语气中,透露出一股慷慨赴死的雄壮气概!
    秦牧和楚文清意味深长地看了唐极一眼,皆未曾多言。
    “报!”
    突然,金銮殿外,传来一阵急喝。
    “北境八百里加急奏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