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苏轼和李清照, 接下来就得说一位南宋十分著名的词人,那便是辛弃疾(1)。此人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之美称, 他的词更是被赞称为‘英雄之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后世评价为:‘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其词慷慨纵横, 有不可一世之慨……屹然别立一宗, 迄今不废。’(2)】

    【辛弃疾的命运比苏轼和李清照都要悲惨, 因为他出生在南宋,那是抗金英雄岳飞已经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有能力当统帅的韩世忠也因为不肯依附奸贼秦桧和在岳飞遭陷害时为其鸣不平而遭遇排挤,并在辛弃疾出生十一年后遗恨逝世。】

    【曾于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时团结军民击退金兵的抗金名臣李纲,也是在多次上疏陈述抗金大计, 却均未被采纳。亲眼目睹靖康耻中的国破山河败和百姓惨遭屠杀掳掠的李纲悲愤忧恨,最后于绍兴十年病逝, 享年五十八岁。】

    【同时还有被金人畏惧到要称其为‘宗爷爷’的北宋名将宗泽, 曾先后二十多次上书宋高宗赵构, 力主还都东京, 并详细制定收复中原的方略, 却全部未被昏君赵构采纳。】

    【因为壮志难酬,忧愤成疾, 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北伐, 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后阖然长逝,享年七十岁。】

    【南宋向金朝俯首称臣, 按照‘绍兴和议’年年纳贡,而辛弃疾就是出生在被南宋送出去的宋朝土地上,成为被宋人冷眼以待的‘归正人’。】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全部沦陷于金人之手,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虽然被迫在金国任职,却是一直希望能拿起武器与金人一决死战。】

    【于是崇尚霍去病的辛赞便给孙子取名为辛弃疾,希望他能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般,成为大将之才,然后为国尽忠斩杀蛮夷。】

    【因此辛赞还时常会带着年幼的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并时时刻刻要辛弃疾铭记宋人与金人之间的血海深仇。】

    ·

    汉朝。

    好不容易等到月神说到大汉,虽然只是他的骠骑将军出现,但还是让汉武帝刘彻笑颜逐开,恨不得现在就饮宴祝贺一番。

    “看来朕的骠骑将军果然就是天生富贵,军功赫赫,还名震后世,让月神都为之一谈!”

    汉武帝刘彻大声称赞道,看向众臣子的眼神里都是得意志满,仿佛被月神表扬的人是他自己一般。

    大汉众臣:“……”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反正他们的皇帝陛下就是这样子的了。

    不过霍去病这个武将居然能得月神一句夸赞,看来是得和他打好关系才行。

    【因为从小就不断亲眼目睹宋人在金人统治下遭受的屈辱与痛苦,辛弃疾在年少时便立下要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这个尚且年少的辛弃疾,有着一直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他的心中正有一股在熊熊燃烧的仇恨之火。】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宋人因为不堪忍受金人严苛的压榨,于是便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就是在这时聚集两千人,参加由耿京率领的起义军,意图杀金人和南归国朝。】

    【当时金人内部矛盾重重,完颜亮在战场前线被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就与南宋朝廷联络,只是在他完成使命归来途中,听闻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和起义军溃散的消息。】

    【于是艺高人胆大的辛弃疾便怒而率领五十多宋人前去袭击几万人的金人敌营,一举成功,歼敌无数,并把叛徒生擒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而这些叛徒则是被当街游行示众,接受百姓们的唾弃和谩骂后,才被砍头以儆效尤。】

    【辛弃疾在起义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他惊人的勇敢果断和超高武艺,使得他名声大震。急于挽回名誉的宋高宗赵构便任命二十五岁的辛弃疾为江阴签判。】

    【听到宋高宗赵构这个昏君出场,你们就能知道之后会发生何等荒唐之事了。】

    【宋朝皇帝的脊梁早就在靖康之耻时被打断打残,想要治愈恢复,一个辛弃疾显然就是不可能的。】

    正在被官家赞许的辛弃疾:“???”

    听到月神此言,还在大肆赞许辛弃疾英勇行为的宋高宗赵构尴尬了,还在做着能重振山河收复中原、然后让月神原谅他们这样美梦的宋朝文臣也同样感到难以置信。

    ——这位脑子不好,此时已经处在被逼退位的官家,不会还做出冤杀岳飞那样的荒唐之举吧?!

    真是要命啊!看来得尽快让太子上位才行!

    可不能再让昏庸官家葬送大宋的未来。

    ·

    【二十五岁的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于南宋朝廷的怯懦无能并不了解,再加上有宋高宗赵构难得的赞许,辛弃疾就觉得自己此生定能为朝廷收复失地、报仇雪耻。】

    【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赵昚刚开始也是一位主战派,颇有宋太.祖赵匡胤武将之风范。十分激动的辛弃疾以为这是遇到明主,便在任职期间写了许多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比如著名于后世的《美芹十论》和《九议等便是出自这个时期。】

    【只是南宋朝廷让辛弃疾失望了,虽然他的建议书在当时深受百姓称赞,且广为传颂,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南宋朝廷却是反应十分冷淡。】

    【而且宋孝宗赵昚很是欣赏辛弃疾在建议书中表现出来的才能,便先后把辛弃疾派到很多地方去任职转运使、安抚使等一类重要地方官职。】

    【文臣用以武将之位,武学之奇才却用以文官之位,南宋想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站起来,在这种荒谬情况下,怎么可能?】

    【虽然这些官职都跟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但辛弃疾还是做得非常出色,治理荒政和整顿治安他样样精通。后世更是把辛弃疾称赞为文武双全的奇才,但对于辛弃疾来说,不能为朝廷收复山河,不能报仇雪耻,始终就是压在他心头沉甸甸的石头。】

    【深感岁月流逝、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内心也越来越压抑痛苦,他渴望收复中原,渴望报仇雪耻,这样的渴望和千千万宋人心中所想一致。】

    【但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南宋朝廷,却是彻彻底底的让他们失望绝望。因为直到南宋灭亡,宋朝还是未曾完成这一千万人之期望。】

    【而靖康耻也如同烙印一般,耻辱的黏附在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历史当中,悲痛万年的同时亦是遗臭万年。】

    听了此言,宋太祖赵匡胤直接就湿了眼眶,他只恨此时没有第二个赵光义来被他亲手杀之泄恨!

    【现实对辛弃疾是十分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和凌云壮志,他期待像骠骑将军霍去病打服匈奴人一样把金人打败打服。只是‘归正人’的身份使得辛弃疾在南宋朝廷上的位置十分尴尬,他被自己人所猜忌、排挤、嫌弃,终生都不得实现理想。】

    【辛弃疾可以说是再世‘霍去病’,但宋孝宗赵昚却不是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赵昚他仅仅只是一个不算昏庸、但也算不上好的守成之君。南宋在宋孝宗统治下,没有变得很好,亦不曾变得更坏。】

    守候多时,终于听到月神夸赞他的汉武帝刘彻当场表演一个什么叫两边嘴角与日月挂钩,直接就神色大悦,笑得都合不拢嘴来。

    而就是月神随便所说的一句话,直接就让汉武帝刘彻染上逢人就得说自己被月神赞美是“千古一帝”的毛病。

    【诚如唐朝韩愈韩文公于《马说》一文中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有大才之臣,却遇到不能识其大才的君主,便只能明珠蒙尘。所谓‘天下无马’,‘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宋朝让文武官职颠倒,此举等同于焚琴煮鹤也。(3)】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

    ·

    东汉末年。

    抱着年幼刘禅的刘备:“……”

    带着儿子们一同聆听神仙授课的曹操:“……”

    果然还是子孙误我!

    ·

    唐朝,韩愈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月神所提及,还称他为‘韩文公’,便心领神会:原来他的谥号为‘文’也,倒是也很不错。

    其他与韩愈同朝为官的同僚自然也想明白,顿时便心生酸涩之感,为何月神不曾提到他们?是否因为他们太过于籍籍无名了?

    ·

    而听闻月神对这辛弃疾的评价如此之高,宋孝宗赵昚当场就派人去把辛弃疾请来商议北伐之事。

    只是对于辛弃疾有所了解的左右却是面露难色,这教宋孝宗当场惊慌失色:难道他当真学了先帝那般斑斑劣迹,也对辛公做了什么不好之事?!

    官家面色难看,急急询问之下,左右才略显艰涩的回答:“回官家,并非我等不愿将辛大人请来,只是此时的辛大人已五十一岁,年迈垂老,怕是、怕是难以再为将帅,驰骋沙场矣。”

    听了这左右之言,宋孝宗并不是第一时间怀疑辛弃疾不行,而是立即怀疑左右是否为佞臣?!

    昔日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却遭奸人所害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报国无门,昏君赵王甚至还被那郭开所欺骗,认为廉颇已然老矣,连饭食都不能吃了,这才使得赵国被秦国所灭亡。

    朕一定不会受这些小人欺骗的!

    于是在赵昚的坚持下,已然五十一岁的辛弃疾当即精神一振的来到临安。

    而见到神采飞扬自有一股悍然气场的辛弃疾后,赵昚更是坚定他身边有佞臣之想法,立即便把诋毁辛弃疾年迈垂老的人都给打了板子贬斥出去。

    大宋果然还是被奸佞小人误国也!

    不过有月神的警示,他赵昚是必然不会再使千里马埋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