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头仿似不经意扫了傻柱一眼,末了呵斥老婆子道,“她忙着做工呢,你去搅和什么,左右他们东家也不能亏了他们吃喝就是了。你还不赶紧去烧水,这么多人都渴着呢,一壶水够什么?”

曹婆子嘟嘟嘟囔囔拎着茶壶又进了灶间,董蓉不好多说什么就去西厢找曹二姐儿。小丫头听说要接她去果园,乐得一蹦三尺高,麻利的拾掇了几件衣衫就催着兄嫂快走。

董蓉小两口无法,辞别了曹老头儿就领着小丫头回了果园。果园里马上也要开始忙春季的活计了,刘二狗带着两个杂工在各处果林里转悠,眼见抹成白色的树身并没有如同往年春日一般生虫都很是惊喜,低声议论着东家哪里学来的办法,真是太管用了。

文娘带着福子正把家里不常用的物件装箱子,过几日加盖房舍,人来人往,多少要防备些,省得丢了什么物件惹得主子不痛快。

董蓉回来正好看到就撵了曹二姐儿自己去玩,然后亲自动手整理那些董平从京里带回的好物件儿。原本她还觉得自己家底单薄,但是这般拾掇下来,发现自己也算个小富婆了。于是心情大好之下,中午就揉面烙了两盘子肉沫小馅饼儿,末了又配了个清单的豆腐汤。

文娘跟在一旁打下手,虽然不多话儿,但却把主子的动作都记在了心里。董蓉喜她寡言少语又勤快,也不时提点几句细节,最后甚至还让她动手烙了几个,没想到却是出乎意料的好。董蓉就笑言,以后可以彻底偷懒了。文娘得了夸赞,喜得红了脸。

一家三口围着饭桌边闲话边吃,傻柱不动声色的包揽了一盘子,曹二姐儿也吃得小肚子溜圆儿,下午坐在炕上绣花总是嚷着撑得慌。董蓉好笑,只得扔了算到一半的账册,起身带了这对儿贪吃的兄妹出去走走,省得积食对身体不好。

就这般,日子一晃过了十几日,曹家的院子在众人的忙碌中终于翻修好了。原本曹家的院子只是用石头围了墙,除了三间正房还算整齐外,其余东西两厢房还有充做灶间的小耳房都极其简陋。

但如今却是大变了模样,临近街边的门口修起了三级石阶,石阶上就是两扇对开的如意门,门楼修葺的高而阔,很是大气。门楼两侧的石头院墙换成了青砖堆砌的倒座房,左右各三间,平日里存放些粮食或者杂物都是极方便的。

进了大门迎面就是三间正房,青砖灰瓦,红柱头,雕花精致的绿窗棱,白色棉窗纸,极是气派。正房两侧又各建了一间小巧的耳房,东西厢房也都换了新房了几句闲话就按捺不住好奇在各个屋子里都转了一遍,末了赞个不停,直说自家兄嫂好福气。

曹婆子嫁进曹家多少年来都被小姑压了一头,如今听得这话,就如同多年农奴得解放,心里那个得意滋味简直形容不出来。于是,挂在房梁上的腊肉被狠狠割下一条子,董蓉煎炒烹炸很快就折腾出了四菜一汤,两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午饭。

饭后,曹姑母放不下家里待产的儿媳,一定要早早赶回去。董蓉无法就喊了张管事赶车送上一程,曹姑母上车之时回头望望兄长家的新院子,眼里尽皆都是羡慕之色。董蓉看在眼里就上前扶了她小声说道,“姑母不必羡慕,你回去问问杜鹃嫂子,许是家里马上也要盖新院子了。”

曹姑母不知侄媳妇这话是何意,想要开口问询,董蓉已是替她合上了马车门,张管事一甩鞭子就上路了。

曹姑母无法,只得把疑问憋在了肚子里,待得回到家中,正好见儿媳坐在院子里缝补衣衫,于是就撵了小儿子去玩耍,然后坐在她跟前说起了闲话儿。

杜鹃听婆婆说起舅父家里的新院子如何气派,本就有些心痒难耐,后来听得婆婆又说起董蓉的古怪之言,她再也忍耐不住,拉着婆婆进了自家屋子就低声嘀咕起来…

曹姑母手里掐着厚厚一叠银票,惊得眼睛瞪得溜圆,心下翻江倒海一般。足足四百两银子啊!自家这算不算一夜暴富?不,这是儿子儿媳努力做工赚回来的,是侄子侄媳分给自家的财运!

怪不得侄媳妇儿要说自家盖院子很容易,这四百两足足够盖四座最好的院子了,将来孙子读书,小儿子成亲,他们老两口安享晚年,岂不是都不必犯愁了…

杜鹃眼见婆婆如此模样,心下只觉好笑又轻松。这些时日她就像一个怀里揣着金锞子却还要同人讨要苞谷饼子的乞丐,别提多别扭了。要知道喜事是要与人分享才会更加快乐的,无人知道的喜事就是闷事!如今这笔巨款交给婆婆,自己就不必再操心了,家里是盖院子还是买田地,总少不了自己儿女的份儿就是了。她终于可以安静等待肚子里的孩子降生,再不必夜夜辗转难眠,担心有贼人进门了。

“娘,原本我和禄子早就想把这事告诉您和我爹。但又怕我舅母那边得了消息,您知道我舅母那人的脾气,万一再闹到蓉姐儿和柱子跟前,我们以后可没脸再去帮忙掌管生意了,所以…”

(抱歉,兄弟姐妹们,更新晚了,今天家里积酸菜,两大缸啊,累死我了。等到冬天包酸菜猪肉的大馅饺子吃啊,谁来做客,我好好招待!哈哈,谢谢支持,继续加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