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雨燕说过,男人的努力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展现自身的成熟与担当。

&ep&ep她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深深牢记在心中。

&ep&ep同时也一直把我们的家扛在肩头,将她和孩子放在心里头。

&ep&ep男人可以穷,可以狠蛮,但对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一定要温柔有爱。

&ep&ep我没什么大本事,能拥有今天这些,全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换来地。

&ep&ep或许在别人看来,年纪十九岁的我,就已经拥有几十万家产,这已经很成功了。

&ep&ep然而对于我来说,这些成就太小太少,可以说我不懂得满足也好,内在野心大也罢。

&ep&ep可我觉得身为男人,就应该要有野心。否则又怎能有前进的动力?

&ep&ep但是,野心,也要有相同等的本事支撑。

&ep&ep我没有本事,所以我一直在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的知识与眼界,尽可能的通过各类书籍,以及跟李忠国他们这些人接触后,学到的经验充实自身思维。

&ep&ep这两年中,我从凯哥身上学到坚持,从盛娇姐身上学到大度,从老医师身上明白仁善,从李家阿公身上学到大局观,从李金水身上学到孝顺

&ep&ep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我人生中的导师,有些令我明白人情世故的重要性,有些教会我理念,仁厚,家庭,经商许多人生必须经历,必须学会的内外知识。

&ep&ep以至于我明白一个道理,要么不断往前走,要么选择现在就退隐。

&ep&ep往前走太累了,我曾许多次想过要后退,不想在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商场中挣扎。

&ep&ep可每当想起雨燕的身子,想起她肚子里的孩子,想到我阿公,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后退,哪怕是跪着在地上爬,也要走完脚下这条路。

&ep&ep十一月十六,这天家家户户起大早,刚在表叔家里吃过早饭,小姨子就跑过来喊我们去看舞龙狮。

&ep&ep小姨子雨柔的年纪大我阿妹三岁,短短两天的时间,俩人关系已经熟络到姐妹相称。

&ep&ep“你跟伊人带上子秋先去,我等你姐她们。”子秋是表叔的儿子,九岁,虎头虎脑,一点也不怕生,加上这两天跟伊人和雨柔混熟了,小家伙更是喜欢粘着他这两个漂亮姐姐。

&ep&ep“那你们快点,伊人、子秋,我们走”

&ep&ep祈安,这是每一次好事年的第一环节,村里那些主持大庙的老人组庙公们,会提前几天挨家挨户收戏钱,然后请来戏班子唱潮剧。

&ep&ep不过潮剧要明天中午才开始,今天的重头戏是‘祈安’,我扶着雨燕的胳膊,与单阿姨和表婶一同来到戏台前的晒谷场。

&ep&ep祈安已经开始,走在最前头的是两头金狮,支撑着每头金狮的二人蹦蹦跳跳,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每一步却都井然有序,步法飘逸。

&ep&ep我们南方最有名的舞狮就是广东南海,所以基本上很多地方逢年过节,或是摆大寿,都会从南海请舞狮队。

&ep&ep紧随两头金狮子后面是一条金龙,十二人撑着杆,左右摆动,舞出龙的风采与霸气。

&ep&ep金龙后方是一群穿着汉代红群的扎亩(女孩子),这些未出嫁的扎亩,分别两人为一对,肩挑一杆大横锦旗。

&ep&ep每一杆锦旗颜色各异,不过绣在上面的字寓意都相差无几。

&ep&ep‘风调雨顺’‘合乡平安’‘人丁兴旺’目光旗面上的这些字体,我看向后方那群身穿汉朝兵服的祈愿队,他们才是重头戏。

&ep&ep小时候我就听阿公说过,相传在汉朝时期,兵荒马乱的年代我们村常年遭到土匪袭击。后来村里组建护卫队,打从那起勉强有自保力的村庄才传承至今。

&ep&ep因此每一年的正月十五,都有迎老爷的习俗。当然,今年因为是好事年所以也有迎老爷。

&ep&ep祈安队绕村走一圈,然后在大庙前的池塘边开始载歌载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