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答题的次序正排在小不点后面,小不点从台上下来之后,苏白将小小白递给她,紧接着走上台去。
见到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围观的人群都有些兴致缺缺。
在一般的观点中,这种半大的孩子不会有多高的知识水平,绝对不可能闯过几个轮次,让人没有一点期待感。而比起一看就知道是来凑热闹的七八岁的小萌娃,苏白这种大孩子又少了几分可爱,也没什么可看的热闹。
苏白也恰巧契合了观众们的想法。
只见他步伐缓慢走上台去,站在主持人身边那聚光灯最耀眼的地方,似乎有些紧张微微低下头,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叫苏白……”
在主持人的提问下,这位少年中规中矩介绍自己,并发表了毫无激情的挑战宣言。
“今天来挑战的目标啊……”他十分底气不足地道,“就是多走激光吧,具体的目标……真的也没有什么。”
看苏白这样子,典型的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字,节目效果一点都没。
主持人开口制造悬念道:“好的,让我们将舞台让给这位挑战者,挑战,马上开始——”
他拖着快速从舞台上退了下去。
AI程序启动,灯光散称花束状在舞台中,环绕一圈又聚拢在苏白头顶。
“参赛者,苏白,您好,请选择题目分类。”
机械的语音响起,屏幕上出现了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生命健康、时事政治等十几个分类。
在观众们懒散的目光中,苏白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诗词歌赋。”
又是毫无新意中规中矩的选择,观众们的热情更低了。
诗词这种东西,题目都是有固定答案的,运气好题目简单能蒙上一道,运气再好一点还能蒙上两道。
可依照这一对AI的尿性,绝对不可能连续出简单的题目,早晚也得被刷下来。
反正也坚持不了几轮,能有什么好看的呢?
随着苏白的话语,舞台上的两台电脑闪烁起红光,熟悉的电子音随之响起。
“分类锁定,诗词歌赋,题目生成中,十、九、八……题目已生成,祝您好运。”
机械音随后开口道:“第一题,请问典故推敲中,推和敲的用法各有什么好处?”
一上来就是这么难的开放式的题目,估计第一题就得挂了。
然而观众们还没脑补完,少年就已经开口了。
“推更生活化,敲更艺术化。”
少年很流利地回答道:“这个典故出自一句经典诗句‘僧推或敲月下门’,僧人夜晚归家应该是很疲惫了,推门更符合生活的常识,但前句‘鸟宿池边树’中‘宿’对应‘敲’一动一静更符合诗词的对仗和格律,因此最终定稿为‘僧敲月下门’”。
“三,二,一——答案分析完毕,第一题,回答正确。”
这么快?
不少观众都还没反应过来。
说起推敲的出处,流传也算广泛,不少观众都知道这大概是出自一处古诗,但真说起具体的用法,却很少有人能答出来。
少年的回答不假思索又流利自如,而且完全没有故意说火星文给电脑制造困难的意思,文学功底了得,信心也是不凡。
不少走神了的观众又转回了目光,关注起这个看似无趣的少年。
&nb
sp;“第二题,唐朝的诗人姚合曾经写下一首描写长城的诗,请问这首诗叫什么?”
唐朝?姚合?
这么冷门的诗人完全没有印象啊,够狠的。
不少观众都拿出手机想要搜索一下,可又搞不明白是哪个姚哪个合,只能抬头等着答案。
答案就恰巧从少年得到口中吐出。
“送邢郎中赴太原。”少年淡然开口,一个诗名说出,不再多说一个字。
“三,二,一——答案分析完毕,第二题,回答正确。”
又是这么快?
这么偏门的诗都知道,还很熟悉地脱口而出,这个年轻人有两把刷子啊。
随着苏白的回答,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抬起了头,一些聊天或刷着手机等待着的选手和工作人员也不禁看了过来。
电脑的机械音又一次响起:“第三题,请问‘棨戟遥临’,一句出自哪一年?”
听到这样一道题,观众席中有叹息的声音响起,围观者们纷纷为台上的少年点蜡。
问年份,这大概是诗词歌赋类别最超常最变态的一类题目了。
类似的题目还有,问作诗的地点,问作者当时的官职,问一篇游记的同游者,问一篇悼文的哀悼者等等。
这类题目,打的是诗词歌赋的名号,却问到时间地点,明摆着就是难为人。但不知道是系统故意设计还是凑巧了,每当有人答题答道四五道的时候,总会冒出一道这样的题目,将答题者难住。
可能这个少年的回答太流畅了,第二道题就出地很偏,第三道题就出现了变态题目。
真是可惜了啊……
聚光灯下的少年却还是淡淡的表情,他开口道:“公元六七五年。”
“三,二,一——答案分析完毕,第三题,回答正确。”
观众们纷纷露出惊诧的神色。
一道题是运气,两道题是好运气,但连着三道难题就可以说是水平了。
可真的会有这种人,背古文的同时连时间这种细节都记得清楚么?这水平也太高了吧?
或者说,他只是凑巧,凑巧记住了这个年份,所以才知道的么?
台上的少年很快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他们。
“第四题,请说出……”
“等一下,”少年举手打断了电子音。
负责出题的AI很人性化地停顿下来,屏幕中出现了一个女机器人的形象:“苏白先生请说”
“是这样的。”
一直腼腆的问什么答什么的少年,忽然打开了话匣子。
他字正腔圆道:“棨戟遥临一句出自《滕王阁序》首段,‘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一句。公元675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阎伯屿为洪州牧,为庆滕王阁新修而成,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滕王阁序》。”
屏幕中的AI点头:“是的,请问苏白先生您有什么问题么?”
少年不急不缓继续道:“《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名字虽为诗序,但这篇文章是一篇骈文,并不属于诗词歌赋的范畴。”
从上台开始就垂首而立的少年缓缓抬头,和屏幕中的AI对视。
“AI,你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