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言面色冷淡,斜睨撇着这群谄媚的臣子,语气高傲到“摄政王殿下如今正在批属文书,暂时无空接见各位大人,劳烦在等等吧。”说完也不等几个官员继续问,齐言翻了个白眼就走了。

这群见风使舵的人,从前他和主子住在行宫外的院子里的时候,分明能天天见到,却一个上门的人都没有。

如今见主子回来了,大权在握倒是知道来讨好,可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些东西还是需要去计较的。

君映还在正殿里翻看着天璇史册,这本书上不止记载着一条街,还记载了天璇国各个城池的习俗,以及哪里发生够旱灾,哪里发生过水灾,都描述的一清二楚。

城外。

茶室的阁楼上,暖炉生着火,一世温热,百里昧懒懒的靠在软椅上,前头尚七正拿着一件白色皮毛厚厚的大裘问“千岁爷,这件大裘属下给您带来了。”

百里昧费力的掀开一只眼皮,扫了眼,“嗯,还有其他的衣裳都拿来给爷看看。”

随后一阵响动后,尚七搬来了个大箱子,打开箱子,他将衣裳一件一件的拿出来给百里昧过目。

百里昧一眼扫完,抬指轻轻指了指“这件,这件,还有这件统统不要,给爷丢了,颜色这般花哨实在难看,叫映映穿上去岂不是变得更丑了。”

尚七“是。”这些衣裳都是苏城上好的绣娘织出来的锦缎,又用了七八个绣女一同赶制半个多月才能得这么件衣裳,寻常千金小姐有钱都买不到,更别说是摸一摸看一看。

如今千岁爷发话,就得丢掉四五件,简直浪费。

但尚七不敢不从,转头就把这些衣裳全都给烧了,然后将大裘以及衣裳全都塞进了箱子里。

他问“千岁爷可是现在就要去寻摄政王想来摄政王此时也在行宫里安定下来了”

“不急。”百里昧慢悠悠的说道“爷等天色暗了,在悄悄的去,如今过去实在是太招摇,对映映不好。”

尚七“”

千岁爷,您无论是白日还是夜间去,带着这么大个箱子,那都是不可避免的招摇好吗有忘莫在你以为您带着箱子还能隐藏自己的身形吗

但显然千岁爷对自己毫无自知之明,甚至闭上眼睛开始想着晚上和君映重逢君映会是个什么表情。

是惊喜呢。

还是喜悦呢。

还是被吓到呢

君映让那些属臣在殿外等候了约莫又半个时辰后,才慢悠悠的让老太监把属臣给叫进来。

正殿内并未点燃碳火,但室内好歹是无风的,让这群属臣总算是觉得舒服一点的呼出一口气,又不敢在君映面前放肆的搓手暖手,只能梗着脖子,一边抖着一边报上自己的名讳。

一边报名讳还要一边说自己的职位,等都介绍完了,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在君映面前表忠心。

“臣对摄政王殿下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明”

“臣对殿下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宛若磐石,都是被房学坤那奸人所惑,才以为殿下这些年一直过得很好。”

“对对对”

“是是是,就是这样的,摄政王殿下明鉴。”

“”

君映等他们七嘴八舌说完了,在史册上翻过一页,淡淡道“日后只需要谨记你们忠的不是本王,而是天玑皇城,不用急着表忠心,本王没这个闲工夫听,都收一收,回去吧。日后若有办事不力的,休怪本王无情。”

“是。”

底下的属臣整齐行礼,应声。

君映摆摆手“回去吧。”

“是。”

这群属臣在吹了好些风后终于见到摄政王,结果就被君映一句话给打发了。

属臣等走出行宫了,脑袋都还是空空的摄政王殿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所以到底是忠谁

君映知道这群属臣是来表忠心的,这批人来的早,来得急,所以可以了解到,这群属臣虽然能办事,但是确是一群墙头草,风往那边吹,人往哪边倒。

她可以肯定,明天如果换一个坐在天璇正殿的这个位置上,也还是这群人第一批跑到这殿前来表忠心。

用是可以用,但是不可大用,在大事上是绝对不能让这些人指染,否则收了点别人的好处分分钟就出卖。

君映伸了个懒腰,第一批来过了,那今夜估计还会来第二批,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大概是在房学坤一日后处斩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吧。

等确认房学坤彻底倒台后,这第二批才会来。倒不是说这第二批的属臣对房学坤多么的忠心,相反,这批人更加的现实,他们在等着看房学坤会不会翻身。

如果确认了房学坤要被斩首,他们就会在确认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赶来行宫,确保要给君映留下一个忠臣直臣的形象,可以说他们是极其聪明狡诈的。

就算前面一个倒下了,他们也照样能在天璇风生水起,这第二批之中的人,若是要用,便只能筛选,有些能用,而有些则无法继续用。

这第二批过后,要等房学坤被斩首成功了才会有第三批的人来,这第三批的人,便是房学坤亲近的党羽,他们知道房学坤会被死士营救,在等,但如果房学坤真的被斩首,他们也是需要及时投靠君映,但这第三批的人,没办法再用,需要把第三批的人处理掉。

君映嫌跑到寝殿吃饭太麻烦,干脆就和老太监说“让人把吃食端到这儿来吧,老跑来跑去的浪费时间,这正殿太大,如今天冷了,也生个炭火吧。”

君映倒是能挨着冻,毕竟她身上内力深厚,能抵御些寒冷,但那群臣子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哪抗的住冻,到时候过些日子在议事的时候,一个个臣子都是青着脸紫着嘴在哪里哆哆嗦嗦的说话,多累啊。

君映也看过史册,知道天璇行宫议事的正殿是不许点炭火的,也是不允许在这儿用膳吃饭,但君映下令的时候,老太监也并没有反驳君映,而是不卑不亢的行礼后,便传令下去。<国师在上,摄政王妻来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