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书花了些时间,将账本的事理清。
府里的收入来源,除了靠那千亩的收租,来维持的米粮铺子,还经营着地下钱庄的生意。
总的来说,虽然今年夏季粮仓被毁,涉及的粮食用来救济灾民,银钱损失了一部分,却并未动摇周府的根基。账上用于周转的银子还很充足,用来买山、修路完全没问题。
不过,地下钱庄的生意,他不准备继续做了。
放高利贷这种生意,说到底有些缺德。
他打算转到明面上,开一家“富贵钱庄”。
正经的兑换银票。存银子给利息,借银子收利息,类似于现代的银行。
自从来了这个世界,苏书发现钱庄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兑换银票,中间收点小钱。
反正有原主以前的客源在,苏书开个正经的钱庄,也好让它继续钱生钱,省得浪费。
这些事,他打算说个流程,让马管家去办。到时候还要找个心思正、计算利落的掌柜。
而周瑾玉自从他教她数字后,总喜欢跑到书房来,就算他看账本,她只是在旁边练习,也坐得住。
施粥的第二日,县城的其他城门口,也开始有其他乡绅富户施粥。
同时,县令发布告示,说朝廷的救济粮和赈灾的银子也快到了,到时候会发给受灾的灾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这期间,县里会做一个受灾统计,灾民们凭着户籍去衙门领取救济粮和银子。
衙门的这一番动作,倒是分散了人们对周府施粥的关注。
县城里,慢慢恢复秩序与活力。
最后一日施粥时,刚好是周文轩所在书院放假的日子。
这次,他坐在马车里,撩起黑色的窗帘,远远的看着正在忙着施粥的周如意,待了一会儿后,吩咐车夫向城门外驶去。
走的路,俨然是苏书去黑石村的那一条。
在从主路转到支路的岔路口,原本被山石堵住的地方,已经被疏通,只是从路边的山壁上,能看出山石倾泻的痕迹。
等马车来到黑石村村口,周文轩下车,敲响学生傅青云家的院门。
“周夫子,您怎么来了”
打开院门,看见来人,傅青云有些诧异,连忙将他请进院子。
“见你多日不来书院上课,我来看看。令堂她们的身体如何了”
闻言,傅青云很感动,“夫子,如今家母已经能下床走动,妹妹昨晚倒是清醒了,只是有些沉默,或许是刚醒的缘故。”
却见周夫子将手中的礼品递过来,他连忙推拒着,“夫子您能来学生家里,学生已经很感动了。这些,恕学生不能收。”
“拿着”,周文轩语气有些重,态度强硬的塞进他手里,“以前也不过是在你学业上帮点小忙。这次你家里有难,夫子并没有帮到什么,你莫要推辞。等你家人病好,早早来书院学习,才是要事。”
“夫子还等着你秋闱传来好消息呢”
周文轩眼里淡笑,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充满信心。
他止于举人,却觉得傅青云能够胜过他。就是殿试,也能拼一拼,毕竟他如今才十四岁,前途一片光明。
故而当他得知,傅青云家境贫寒,便在生活和学习上出手相助,给他介绍一些抄书的活,将自己的书籍借给他学习、研读。
如今,更是不能让傅青云在临近秋闱的节骨眼上出岔子,就算当日没有苏书借钱,他也会把自己的东西典当一二,将银子筹齐。
想到苏书近日一连串的变化,周文轩心中有些迷惑,却在女儿眉眼带笑跟他谈起他时,有了一丝松动。
玉儿竟然这般喜欢和他相处
那是他年幼时,曾期盼却不曾有过的笑容。
“夫子,学生目前只能拿粗茶招待您,不知道您能习惯吗”
眼前出现一杯,用棕色陶杯盛着的,冒着热气的茶水,将周文轩从遥远却清晰的回忆里拉出来。他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傅青云那张带着歉意和略含窘迫神情的脸庞。
“青云自谦了。”他拿过茶杯,吹了吹水面,喝了一口,“这煮茶的水就很不凡。如此甘甜清冽,可不是哪里都有的。”
听到他真心的夸赞,傅青云不好意思的勾起嘴角,“这是学生在山脚的那处泉眼打的,学生觉得家母和妹妹身体不好,饮水更要干净些才好。”
“嗯,难得你有孝心。”
周文轩将茶水喝完,嘱咐他早日回到书院,便准备离开。
面对夫子的关心,他很感激,将他送出院子后,还久久没有离开,直到那辆马车消失在视线中,才合上院门。
“哥哥,刚刚来家里的人是谁”
一声“哥哥”,喊的有些迟疑,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面的话却越说越顺。
却让傅青云惊喜的转过身去,“小兰,你身子能起来走动了”
“你是因为家里来人了,出来看看的吗刚刚出去的,是我书院的夫子。”他上下打量着她,“从昨晚醒,你就不怎么说话,让我足足担心了一个晚上。”
“是是吗。”
大病初愈的傅小兰站在院子里的大树下,面色苍白,整个人有些单薄,听到他的话,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走我们去母亲房里瞧瞧,她看见你一定很高兴。”傅青云上前,却在靠近她时,她向旁边躲了躲,他有些诧异,“怎么了”
“没什么,不是说要去看母亲吗哥哥我们走吧。”
傅小兰连忙开口,说出的话很顺溜,神情里带着对母亲的担忧,倒使他将心底的那抹疑惑一下子抹去。
施粥结束后,招到的工人超过五十名。原本名额招满,马管家准备让小厮撤了木板。谁知,又来了三人。两个体型高大、肤色却差异较大的青年男子,扶着一位面色虚弱,不停咳嗽的老者走了过来。
“请问这里还招人吗”
马管家看了一眼似乎病的很重的老人,有些歉意的说道“抱歉,人已经招满了,你们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您不能通融一下吗我们一路逃难过来,祖母和母亲皆已病逝,如今就剩下祖父和我们兄弟俩。如今身上没有盘缠,听说您这儿能提前领月银,我们正庆幸能给祖父治病,却没想到您说招满人。”
皮肤有些白的那位男子眼神哀求的看着他,嘴里的话透着悲伤和无助。
“真的不能再通融一下吗”男子不死心的问着,指着自己和哥哥,“您看,我们的体力都很好,以前就是干凿石头的活,我还懂一些地形方面的。”
“对了,我爷爷更是精通,以前就是在矿山替人找矿挖山的。”
这时,男子见马管家没有动容,顿时心急。情急之下,指向老人,连老人擅长什么都说了。他情绪有些激动,试图让马管家明白他们都是有用的人,招了他们,不会让他吃亏。
而他的哥哥,皮肤偏黑的那位,可能嘴笨,只能连连重重的点头,附和他说的话,“对,对,我弟弟说的没错。”
面对这激动的两人,马管家顿时有些意动。
倒不是对他们兄弟两,而是他们扶着的老人。
老人对矿山采矿精通,不管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都值得马管家一试。
老爷要买下的黑石山正好缺这方面的人才。
“行,我看你们兄弟二人实诚,是个干活的料。既然这样你们来签个契约,还有这位老人家也可以得到一份活。”
“祖父也可以”兄弟两在惊喜他们被录用后,下一秒却皱起眉头,哥哥不满的说着,“祖父不行,他年纪大了,而且还病重呢”
弟弟倒是没开口,神情思索着。
“别急,活不重,可以等他病好了再说。”
“真的”哥哥一下子就被马管家说服了,眼中重新带着惊喜,弟弟试探的问道“是因为祖父在矿山待过吗”
“嗯。”马管家肯定的点头,看向他的眼神中带着赞赏,心中却盘算着,如果老人有真本事,倒是可以让这位好好学,到时候定能帮上大忙。
随后,替老人单独起了一份契约,将他们三人签下后,小厮将木板收起。
契约上,老人姓名吴山河;兄弟俩,哥哥叫吴玄兵,弟弟吴玄礼。
祖孙三人皆识字,吴玄礼写的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