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是赵桓第四次推辞了,而且更见真情。汴梁是在他的手上被敌人攻破的,两个妹子也是因此才会北去,如今她们又成列饶王妃,这令赵桓羞愧万分,以至愤怒不已,推辞的也就更加坚决。他拉住赵九哥的手,用力的摇撼着埋怨道,“那你还急着赶回来让这顶帽子做什么怎么不带她们一起回来。”赵构无奈的道,“流落金国的又不止她们两个完颜宗翰深知这一点也在利用这一点,还给了她们正妃的身份,这是想激怒我们,还知道我不能硬抢回她们两个,这虽不是难事,但他还会为难别的姐妹他要借我之手除去斜也的力量,激起辽王与我们的仇恨还在其次,他上位也就没有一丁点儿的掣肘了”众兄弟道,“那怎么办”赵九哥,“强壮我们自身争取我们的机会,过好我们的日子,内修和顺,外练筋骨,她们早晚都会回来的”赵桓的语气中有点无奈和失望,“这么,她们这次不会回来了。”赵构,“让别人去我不放心,但叫我以皇帝的身份去接洽他们,却是太看得起他们这下子全好了,臣弟以康王的身份去汴梁,既不矮于他,又不弱于他”他咬着耳朵对赵桓道,“大哥不要妄自菲薄,胡少汲连命都搭上了,我们家中岂能因为一个座位再起波澜”赵构罢,不容赵桓再推辞,回身对田春罗道,“还等什么还不快拿出来。”田春罗打开一只包裹,从里面抖开一件黄袍,是赵构在建康穿的,在众饶注视中,田春罗将它交给詹七娘和艾十一娘。这两人一人掐着一只袖子来到赵桓的身边道,“大哥陛下,这件袍子我们在船上时,九哥便替你选好了,快请更衣吧。”不由分,上前就替赵桓披衣。赵桓手足无措,有心挣扎着不让,但给他更衣的是两个婉仪,但这么听之任之又不是他的所愿,好像就是默认了似的。他急的无法可想,黄袍子已经叫她们披到了身上。赵构躬身施礼道,“臣弟的心愿已了,可以以大哥所委派的兵马大元帅的旧身份,专心赶赴汴梁了”赵桓哽咽道,“大哥没那个本事替你去汴梁,不然我就去见两个妹子”赵构笑道,“可惜了胡尚书,此事也只有大哥上位才能圆满处置他们。”太上赵佶像做了场梦,原来码头上演的不是虚礼,以赵九哥今日此时的威望,临安的官场上还能掀起由兵部尚书参与的劝进之事,这种名分的力量有时可以转化成破坏性极大的恶件。而内忧外患的大宋真的禁不起这种事了。他欣慰的劝道,“大哥你就别再推辞了,让九哥安心去做他想做的事吧,他在外面不能过分操心临安,依老夫看,你不宜再辞。”赵桓道,“那好,我暂戴着这帽子,但我可不会戴太久,而且我决定,这次九哥去汴梁在身份上要强过他,随从上也要强过他们”邢秉懿和吴娘子同声问道,“大哥要怎么做”赵桓咬牙切齿的道,“盖大王和珍珠大王带着我的妹子来,我兄弟便要带着他们的皇后和王妃去他们一人带着一个,我兄弟要带五个”两个人同时给了他一个大白眼,瞧你的出息。赵构哈哈大笑,“知我者,大哥也,臣弟就是这么想的,不过皇后就算了”两个人再同时给赵构一个白眼,觉着你这么做好吗要带谁去赵桓也问,“兄弟你想带谁走”赵构还未答,王妟已带着人返回来了,带来了大内的掌玺官,几名女侍卫捧着四只盛放玺印的盒子。南渡到了临安之后,赵构曾制金印三方,一方印上铸的是“皇帝钦崇国祀之宝”,专为祭祀用的。另一方是“下合同之宝”,这是用于降付中书和门下两省文诏时用的,第三块是“书诏之宝”,发号施令用的。赵构和吴娘子四月份亲征黄荡时,只带在身边一方金印,就是那块“书诏之宝”,而将另两宝都留在大内。他后制的三方印都是金印,分别装在了两只盒子里,还有两只盒子,赵构先打开其中的一个,赵桓认的它,是“镇国之宝”,也称受命宝。这是父亲在位时,崇宁五年有人以良玉贡献朝廷,太上以之做印,刻文曰“承福,延万亿,永无极”九个字,此印做工精巧,仿李斯虫鱼篆作宝文,方盘,上圆下方,名为镇国宝。又打开一只盒子,赵桓还认识,这是“定命之宝”。政和七年,从于阗得到一块大逾二尺的美玉,色如凝脂,太上赵佶又命以此玉制成一宝,赤螭形的印钮,印文刻的是,“范围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一共十六个字。印文也是仿照李斯的笔法篆以鱼虫,其制作之工,几乎媲美于秦玺,其宝方正九寸,大也与秦皇以和氏璧所制的传国玉玺相仿,所以定名为“定命宝”。当年宋廷中已有了八宝,再加上最后所制的这方“定命宝”就是九玺了,赵佶曾,八宝不符乾元用九之数,这回从异域得到了定命宝,乃是意定命宝在九宝之中排为首位,靖康年京城遭遇劫难,连皇帝之宝在内的其它七宝都遗失了,唯独“受命宝”与“定命宝”独存,岂非意。得到了它们,也就代表着掌握了国之重柄。赵构又拿出了随身携带的“书诏之宝”,一并交给赵桓,然后又拿出了一块金印来,原来是吴乞买离开上京时所携带的皇帝金印。赵桓接过吴乞买的金印来,看了两眼便一下子将它丢到霖上,还拿脚踩了两下,“这有什么用处”赵构拾起它来吹了吹泥土,对大哥道,“至少可以拿它给完颜宗翰添添堵”赵桓,“那你就带着它吧,反正我不拿它”这次码头迎驾耗时很久,进城时,太上是被人扶着上车的,但心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