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春秋战国以至秦、汉时期,都是以“右”为尊。

从汉末以至唐、宋时期,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

到了元朝,根据蒙人习俗,再以“右”为尊。

及至明、清两代重归左上右下的故制。

老码头延续“青”字号香火。

“青”字号始起于明后清始的粮船漕运水手之中,也以左为尊,以右为次。

故议事偏堂案前座次排序以后三十六堂中责负最重的王瞎子堂口为界。

上首左右四位是以翁青桐为首的“朱、黄、石、刘”四大领牌堂口的坐席。

下首才是老码头三十六众堂诸位。

时至凌晨,老码头茶馆后院的地下香堂内,遍地狼藉早已收拾妥当。

议事偏堂内四大领牌堂主之座空悬。

数年前被方家暗害的秃子李、海货张两堂无人可继也是空留其位。

余下三十四众堂济济满座,私叙暗议之声不绝于耳。

王瞎子去了满身酒气,新换了身明光黑长袍正襟危坐在议事案左首第三张椅子上。

一手缩在袖筒中攥着祖传的堂口信物木雕神猴,另一手探出袖外手心里捏着只鎏金怀表。

四周的搅闹都似乎与王瞎子毫无关联。

他不时开合起表盖,感受着从指尖传来表内的机械转动。

没了眼睛,表针对他已经形同虚设。

只有从那“滴答”作响之中王瞎子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而现在时间对他来说是个非常煎熬的存在。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让王瞎子浑身一紧。

“恭请小祖师神位镇堂”

张四方神情谨肃,迈步走进议事偏堂内,便是一声长吟喝叫。

一时间堂中肃静,鸦雀无声。

王瞎子微微正了正身子,在旁人搀扶下起身恭迎。

“不孝孙徒张四方承禀祖师先列,今夜大事已定,徒众奋勇破敌、尽雪前耻,自明日起先尊匾牌当重归荣光”

张四方行至祖师神坛前,跪地三拜奉香承禀,随即捧起小祖师神位跨立在议事案前。

不知堂中谁人先呼出一声“好”,瞬间燃爆了满堂。

三年前老码头与方家争雄,以大败结局。

方家入主老码头不算,期间更是不惜手段,企图将老码头分化消融于方家众堂之中。

上到四大领牌堂口,下到三十六家小堂口哪个没受过方家欺凌,多年积郁尽在此时化作畅快

只有王瞎子眉宇低垂间蹙起难以开释的忧虑,不自觉捏紧了手中的掌堂信物。

打从他爹手里接过这颗木雕神猴之后,王瞎子从未感觉到过这东西像今晚这么沉重。

老码头从来都是四堂领牌议事,所以案前上首位置历来空悬,只有举凡大事决议,才会请“小潘爷”祖师神牌出来尊首镇堂。

有资格敦请祖师爷神牌的只有四大领牌堂主共举。

可今夜举起这尊神牌的,却是连列坐议事案前资格都没有的张四方

潘娇娇、翁青桐今早带精锐离开时,确实有话准张四方调动人手掌控局面。

但让他掌的是老码头防务,是为了防范方家突然出手。

张四方眼下这份大功之下,掩藏着的是擅作主张、逾越行事。

卓霖再闯老码头众人皆知,王瞎子藏身香堂过了今夜也不再是隐秘。

明日之后大家便只会以为卓霖、张四方、王瞎子密议之后,张四方以攻代守断然出击铲了方家在市里的暗门生意。

至于卓霖与王瞎子所求张四方的初衷,就是说出来,也没人再会相信。

王瞎子成了促成这番局面的始作俑者之一

张四方这份手段果决、这份心思深沉,都让王瞎子暗自咋舌。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

王瞎子自顾咕哝着坐了下来。

他歪着身子状若假寐,只显得于这满堂欢愉格格不入。

老码头数年受凌,今夜一朝偿尽

张四方卧薪尝胆多年,今晚也可谓是彻底扬眉吐气

卓霖一心促成与浚江船帮、老码头三家联盟对抗方家,过了今晚老码头也再无退路。

这场对决在今晚到底是结束,还是刚刚开始

眼前的满堂欢愉之中,王瞎子似乎已经嗅到了丝丝血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