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被李密挫败,王世充显得有点怒不可遏,他开始把这一切的责任归罪于人马少于李密。
于是王世充开始给身在东都的越王杨侗写信,祈求他能够多派点人马过来。
在收到了王世充发来的牢骚奏表之后,杨侗当即派使者前去慰问王世充,并答应王世充的要求,给他带去了七万多人马。
也许是报仇心切,也许是急于立功,王世充在洛水之北和李密的部队打了一场胜仗,尝到了点胜利的甜头。
可是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事情就没有王世充想象的那样顺利了。
李密还是依旧很强大,在洛水之北的第二次交锋之中,王世充由于轻敌大意,被李密教做了人。
这一场比前两次还要惨,王世充仅仅能够独自逃出来。
如果前两次算是奇耻大辱的话,那么这一次对于王世充来说,真的就是没脸见人了。
于是,再度被打脸的王世充打死也不想回东都了,因为实在是没脸回去向杨侗交代。
可是杨侗也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对于王世充的失败,他并没有看在眼里,在他看来,东都现在正是手头紧的时候,无论是士气还是储备,都不如瓦岗,王世充的部队打了败仗,一点都不丢人。
为了让王世充回来复命,杨侗当即派使者前去劝说王世充,期望他能够放下心中的芥蒂,安心回来休整。
同时,杨侗还给王世充送去了金帛和美女,以期王世充能够感恩戴德,赶紧回来。
当王世充在看到杨侗给的东西之后,心中也是有点感动,可是毕竟吃了败仗,只要是个要点脸的人,都不好意思回去复命。
因此,王世充虽然表面答应了杨侗想要回去的请求,实际上确实收拢残兵直奔含嘉而去,龟缩起来,打死也不出去。
王世充的怯战,让李密变得放肆起来,在借助得胜势头的影响下,李密进据金墉,并且为了安稳当地的民心,李密组织兵力开始修缮金墉城内的房屋,并且时不时还在城里面搞一些“大动作”。
具体就是,经常叫一帮子人在城里面组建锣鼓队,铛铛的在城里面敲鼓。
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让不远的东都能够听到。
所以,奔着这个目的,城里面的动静被李密闹的是震天响,基本上都快赶上过年的节奏了。
在李密这没日没夜的折腾之下,金墉城的老百姓纷纷选择加入瓦岗,以图来共同对付朝廷。
短短几天,李密就在金墉凑齐了一支三十多万的人马。
这样的效率,也就李密这种鬼才能够想的出来。
凑齐了人马之后,李密开始在邙山附近搞小动作,并且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在邙山北面将这支三十多万的人马屯扎了下来。
这支部队的目标很明确
东都南面的上春门。
这个消息可以算是个爆炸性的,对于东都的留守官员来说,此次李密来势汹汹,如此阵势,如果不积极做好准备,东都随时可能会被夷为平地。
东都再一次被李密围困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而这一次和之前完全不同,李密此次的实力已经远非前几次可比。、
到底东都该怎么办是束手待毙,还是负隅顽抗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戊寅正月十九,终于给出了答案。
留守的越王杨侗派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也就后来的户部,在隋朝的三生六部里面名称沿用汉代的民曹制度用来管理百姓韦津带兵出战李密的三十万大军。
可能接下来连杨侗也想不到的是,段达居然会发挥拖后腿的作用。
段达在来到上春门之后,也是积极备战,准备要和李密的部队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守城战,可是他在看了城外的李密如蝗的军队之后,开始渐渐动摇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先是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上春门,直接跑回了东都内城。
临阵逃脱,这属于是失职行为,就算是放到现在处理的话,也比死刑好不到哪里去。
段达这一跑,可是让上春门的守军有点坐不住了,主帅都跑了,自己还抵抗个屁啊。
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吧
在段达这种逃命精神的“感召”之下,上春门的守军开始纷纷撤退,而城外的李密却看中了这个破绽,一举挥军猛攻上春门。
此时的上春门就只剩下韦津还在坚守岗位,而他虽然痛恨段达逃命的行为,但是现在也不是发泄个人情感的时候。
“将士们,给我拼死保住大门”韦津大声喊道。
由于段达的影响实在太大,导致大批士兵已经开始出现叛逃,所以在没有任何悬念的情况之下,李密攻下了上春门。
而可怜的韦津就这样被段达活活坑死了。
段达虽然是保住了自己的命,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逃命带来的后果有多么恶劣。
上春门失守之后,东都的形势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那些东都的屏障城市,如:偃师,柏谷等,全都因为这场战斗的失利,开始纷纷倒想李密的阵营。
而此时来自四方的声音开始给李密出各种主意。
有的劝李密赶紧杀进东都,有的则劝李密赶紧上个尊号,而更有甚者,已经开始以陛下的身份来称呼李密了。
这些人的目的,有的动机不纯,如:窦建德,朱粲,孟海公等,称帝带来的麻烦,之前就已经介绍过,如果一旦称帝,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肯定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而有的则是为了自己前途考虑,如裴仁基作为瓦岗的元老,裴仁基背叛朝廷,投靠瓦岗,自然不希望瓦岗被朝廷打败,同时也想让瓦岗发展的更好,好方便自己以后的官途。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都希望从李密身上获得他们所想要的结果。
李密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自然对这种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的事情很清楚,所以为了应付众人之口,李密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
“东都现在没有彻底平定,现在说这些事儿,有点为时过早啊。”
李密很明白,如果把话说的太死,到时候便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倒不如把一切交给天意来决定,这样,大家也就可以闭嘴了。
果然,李密此话一次,大家全都闭嘴了,没有人再敢议论这件事情。
而李密呢,现在可以完全把心思放在攻打东都的任务上了。
东都虽然没有被拿下来,但实际上,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李密的手里。
况且,东都已经开始陷入了粮荒的境地。
为了击退李密,杨侗算是被逼急了,直接让太府卿元文都出台点措施,控制一下东都的粮食,好打赢接下来的战斗。
元文都在调查了东都的粮食储备之后,开始出台了一条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实际实行起来却后患无穷的措施。
他下令,只要是不吃公家粮食的人,统统加官二品当然,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闲官。
这个措施是比较冒险的,但是元文都没有办法,现在他,只能是以身犯险去做这件事。
在他这个措施的号召之下,东都瞬间吃公粮的情况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富商大户开始纷纷走上仕途之路。
由于朝廷官员大都是吃朝廷俸禄的,所以断了公粮这个举措,对于很多在朝为官的人来说,无疑是具有毁灭性打击的。
而他们也是最惨的,一不能带兵上阵杀敌,二不能吃公家粮食,一来二去,这帮正规编制的人员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气人”。
人生最尴尬的境地,不过于此。
取而代之的,是富商地主和乡绅大户的强势崛起。
由于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佃户,所以不存在吃公粮的情况,自然,元文都的措施对他们来说,就是最有利的。
此措施一出,东都的朝廷瞬间多了很多人员编制,而朝堂之上,执掌象牙笏板的上朝的人都快赶上过庙会了。
堂堂的朝廷,居然变成了是人都能能进出的地方,这和菜市场有什么区别
朝廷已经成为了落势的凤凰,而李密现在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向周边的郡县开刀了。
在攻打东都的问题上,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人员消耗,李密都有点吃不消了,虽然新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可是粮食吃紧,如果还是硬靠武力征服,想必很难能够最终将东都夺下。
不如改变一下套路,把武力换成游说。
游说的成本相当比较低,比起大动干戈去讨伐攻打,游说的成本连十分之一也不到,放着这样低成本的投入不用,干嘛非要兴师动众老去消耗自己的实力呢
为了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周边的郡县,李密开始了自己的怀柔计划。
他先是派谋士房彦藻和郑颋从黎阳出发,到东都周边郡县游说,同时打出瓦岗亲民的政策来诱惑当地官员投诚。
直接和荥阳太守杨庆一同对付李密的梁郡太守杨汪也在李密招降的范围之内。败寇列传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6af4946.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