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仓放粮只不过是李密为了夺取东都而做的战前准备,对于目前东都的情况,李密自认为自己比谁都了解。
兵力不足,城防空虚,粮食短缺,将相为敌。这些都是李密对东都的形式判断。
而在暗处一直阴谋觊觎自己的王世充,此刻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对自己下手,他很清楚王世充现在的处境。
他缺粮食
基于直觉的判断,李密在等着王世充来和自己谈判,因为他知道王世充想要粮食,而自己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果如李密所想,不过几天,王世充真的派人来谈判了。
双方谈判的筹码看起来都比较公平,李密有粮食,而王世充有过冬的棉衣。而这些棉衣正是李密目前迫切需要的东西。
供求关系在此刻已然形成。
相比于王世充迫切的需求,李密则开始变得淡定起来。
面对王世充派来谈判的使者,李密却开始干起了坐地起价的买卖。
想要我的粮食,没问题,先答应我提出的条件再说。
当然,李密提出的条件,肯定不是能让王世充满意的条件,可谁让人家有粮食呢这就叫奇货可居。
王世充对李密的态度变得厌恶起来,他恨透了这个给自己多次带来威胁和羞辱的对手,也明白这个对手此刻对自己的重要性。
就当王世充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瓦岗的内部却人开口替王世充说了话。
这个人乃是瓦岗的长史邴元真。
邴元真劝李密不要过分为难王世充,毕竟瓦岗现在缺少棉衣御寒,公平交易,方能显出李密的诚意,日后若有困难,王世充必然不会过分刁难自己。
多结交一个朋友,哪怕不是真心实意的,也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过的多。
李密同意了邴元真的建议,当即同意了送粮食给王世充。
邴元真虽然说的好听,可终究还是为了他自己,才向李密求情,尽快和王世充做交易,瓦岗保得住,自己才有继续荣华富贵的日子,若依着李密的性子胡来,那日后王世充做大,怕是到时候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卖个人情给王世充,日后见面,王世充多少还能感念点这份薄义,少给自己找麻烦。
邴元真倒是替自己考虑周到了,可是却耽误了瓦岗的大事。
李密自打同意给王世充粮食之后,渐渐来投奔瓦岗的百姓便变得少了,以往东都缺粮,老百姓争着抢着去瓦岗投军,可如今东都不缺粮,老百姓也就不来瓦岗凑这个热闹了。
这一下,可让李密有点后悔了,他后悔听从了邴元真这个蠢货的建议,致使瓦岗的扩招计划变得难以实施。
扩招计划无望,也就预示着随时有可能面临来自王世充的威胁,而此刻却容不得李密有半点迟疑。
一时半会,李密也不知该怎么办是好。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戊寅九月初十,王世充发起了对李密的先攻。
此次出站,王世充可以说是准备充分,所部人马两万,马匹两千,而且全部都是精锐。
李密万没有想到,王世充居然会这么急不可耐的对自己发动进攻,而且来的速度如此之快。
第二天,王世充的部队已经赶到偃师,并且大部队已经在通济渠南岸设立了大营驻扎,为了方便出兵,王世充还命人在最短的时间里修起了三座浮桥,以便接下来的作战。
李密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了,他要主动出击王世充。
为了大本营的安全,李密决定留下亲信王伯当来坐镇金墉城。而他自己则带着精锐部队从偃师以北出发,在邙山一带下寨,以待王世充的下一步计划。
为了能够击退王世充,李密特意叫大家一起来开了一个会,会议上,各部将领都在为怎么样击溃王世充而出谋划策。
作为瓦岗的元老功臣,裴仁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王世充此次前来,必然是倾巢出动,东都肯定是处在无人防守的空虚状态,假如派人驻守紧要地段,切断王世充向东返回的道路,如此一来,王世充必然首尾难顾。
具体的办法就是,拣选三万精锐,从通济渠以西出发,进逼洛阳,到时候王世充必然回师救援,待王世充返回,瓦岗则按兵不动,以逸待劳,若王世充察觉东都只是佯攻,必定再带兵返回攻打瓦岗,到时候再出兵通济渠以西,继续进逼洛阳,让王世充进不敢进,退不敢退。
反正就是打不赢他,也得好好折腾折腾他。
这个建议对于目前瓦岗的形势来说,非常的有利,而且也是能耗死王世充的绝佳作战方案。
可当时在瓦岗的内部却弥漫着一股好战的气息,而且这股气息给瓦岗的诸位将领带来了很大的鼓舞。
尤其是李密,对于拿下王世充,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速战速决。
李密在听完裴仁基的建议之后,当即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裴公计谋精妙,密深佩服之,然而如今东都却有三个条件是对我军是不利的,第一是精锐的部队,如今王世充兵锋正盛,不宜主动邀战,第二则是深入,比起我军目前的情况来说,王世充的东都兵马深入作战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我军只能被动式防御,根本无力与之抗衡,第三便是东都目前的生存处境,前段时间东都已得我瓦岗粮食供给,实力大增,虽只可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军队为了活下去,必然要求速战,岂不闻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道理因此,我军最好的应对办法便是闭城守战,引诱其前来争斗,却不与之争斗,长此良久,不消十日,王世充首级必为我军所获。”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各位将领纷纷跃跃欲试,表达了自己想要和王世充速战速决的决心。
在座的诸位将领里面,主张和王世充战斗到底的占据了十分之九,其中就包括老将单雄信,秦琼,程知节以及新收的将领陈智略,樊文超,张童儿等人。
这帮人他们都认为眼下王世充的部队久经战事,已经疲敝不堪,军心怕是早已涣散,况且自己这边不仅元气没有大伤,而且,还新收了陈智略和樊文超等岭南江淮骁果军精锐,不论是战斗士气还是战斗人数,王世充统统不是对手。
当时会议的好战气氛一下子被推入了,而李密也因为手下诸多将领纷纷请战,而变得愈发的自信,当即拍板,要和王世充速战速决。
而意见被否决的裴仁基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结果,此刻的他只能兀自叹息,跪倒在地狠狠敲击地面来发泄。
“魏王不听我言,悔之晚矣”
满屋子的人没有一个裴仁基意见相同的,着实让裴仁基有点无奈,不过好在还是有明眼人看出了目前的情况,并且在会议上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这个人就是魏征。
作为李密的长史,魏征眼见目下这种情况,没有好意思直接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李密,只好偷悄悄和身边的官员郑颋说道了起来。
“魏王虽然目前来说是赢着的,可是我方伤亡也十分惨重,目前的军心不太适合速战速决,况且王世充也不是吃素的,虽然缺少粮食补给,但是他的士兵必然决心死战,以求后路,以目前情况来看,闭门不出,耗死王世充反倒是上策,魏王岂能因为诸将怂恿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呢”
此话说的很有见地,也足以反映魏征的能力。
可是郑颋却冷冷的回了魏征一句。
“你这不就是个老生常谈的计谋吗有什么奇妙可言。”
听完这话,魏征差点没气死,当即反驳道。
“老生常谈你跟我开玩笑呢”
说罢,魏征气愤地的离席而去。
在争吵了半天之后,李密决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充分听取诸位将领的意见,发起对王世充的征剿工作。
具体的任务安排:李密留守北邙山上,由程知节统管内马军,而外马军则由单雄信带领,出屯偃师以北。
这俨然就是一副猛虎下山的气势。
王世充当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在听闻李密摆出架势之后,立马派出数百精锐骑兵横渡通济渠,猛攻屯扎偃师的单雄信。
李密见王世充主动出击,便下令让内马军将领程知节和裴行俨共同下山前去增援单雄信所部。
裴行俨是个大老粗,打起仗来不要命,在得到下山命令之后,马不停蹄的先程知节一步下山杀敌去了。
可是他虽然是个万人难敌的角色,可终究还是血肉之躯,在王世充矢风箭雨的猛攻之下,猛人裴行俨被流矢射中,当即摔下马来。
事实证明,武功再强,暗箭难防
眼看着裴行俨就要把命交代在这里,这时候程知节带着他的人马及时赶到了
程知节先是挥舞手中铁槊,格杀数人,然后想也没有想就抱起裴行俨就往大营方向跑。
王世充的人马自然不会放过这两个敌军主将,当即奋力追击
身有伤员,后有追兵,程知节的处境变得开始危险了起来,为了能够顺利逃回去,程知节开始施展自己的浑身解数,誓要把追击的骑兵彻底摆脱掉。
他一边快马加鞭,一边又用自己的铁槊来格挡追击的骑兵,追上来一个,他就先缴械,然后一槊刺死,接着继续奔跑,缴不了械的,干脆直接用自己的蛮力把对方的武器掰折,以免让自己后背身遭不测。
来一个,杀一个,杀一个,跑一会
就这样,程知节带着负伤的裴行俨直接跑了一路,直到夜色快要降临,这才跑回了自己的大营。败寇列传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6af4946.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