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乙亥十一月,亳州城父位于今安徽亳州市蕉谯城区东南县衙。

县官正在郑重其事的给大家传达朝廷下达的命令指示。

“主上远征高句丽,贼人王薄聚众在长白山起义,朝廷特命吾等出兵剿匪,往诸位不辞辛劳,不辱使命,若将贼人生擒,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县官的声音严肃而又低沉,一下让会议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而在一旁的佐吏硃粲好像并没有在认真听县太爷的讲话,似乎若有所思的在想些什么。

朝廷下达了剿匪的命令,各州县都在积极的备战,而身为城父县衙工作人员的硃粲似乎对这次剿匪行动并不太重视。

他似乎有着更缜密的心事

县衙招募来了兵丁,按照朝廷的剿匪要求,在没有经过任何相关的实战操练之后,这支县里面的民兵部队便出发往长白山去了。

此次硃粲负责的工作就是带领这支部队奔赴剿匪前线,与起义军拼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可他在走到半路的时候,却变了主意。

硃粲心想,如今的朝廷连年打仗,国库消耗严重不说,老天爷还不给活路,老是闹灾荒,要照着这形势发展下去,这匪是肯定是越剿越多。

可朝廷下达的命令,谁敢不从,如果打了胜仗最好,说不定还能得到重用,自己也有希望混到个一官半职,可一旦打不过,再把自己的命搭进去,这可就不太好玩了。

毕竟自己是个现实主义的人,对于这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他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富贵险中求,固然是很诱人,可是送命的概率太大,随时有玩完的风险,这条路还是谨慎选择比较好。

综合思考之后,硃粲拿定了主意。

既然天下都快变成一堆烂摊子了,那这匪再剿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倒不如顺势而为,自己单干算了。

在几番“精神纠结”和“自我劝说”的鼓励下,硃粲“痛下决心”,要当山贼,替天行道,匡扶正义。

说错了,准确来说应该是是打家劫舍,烧杀抢掠。

硃粲说一不二的性格,很快便有了实际效果,他在一座山上设立了自己的造反根据地,明目张胆开始招收造反人才。

很快,硃粲的名声响彻整个亳州城,很多老百姓都被他抢怕了,纷纷闭门不出

与此同时,硃粲还“光荣”的给自己加了个称号。

可达寒

至于这个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已经没有史料可以考证了,有的专家学者认为,硃粲有可能是胡人后裔,起这个称号,顶多是为了赢得胡人的号召响应。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但还不能完全证明其合理性。

但不管怎么说,硃粲利用这个身份还是赢得了不少的支持,一时之间,在亳州一家独大,垄断了亳州的造反市场。

可老百姓却不这么叫他,由于硃粲的造反影响力和破坏力,很多百姓对他的影响实在不太好,因此送了他一个更具情感色彩的称呼。

可达寒贼

这么带有浓重色彩的称呼,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老百姓对硃粲的不友好态度。

可是硃粲并不在乎这些,既然是造反当山贼,那就得有个山贼的职业操守,假如没有人骂自己,甚至还给自己送锦旗,那自己这个山贼当的可就太失败了。

在赢得了百姓骂声之后,硃粲决定再给自己起个霸气点的称号,吓唬吓唬老百姓。

思来想去,一直没有头绪,于是,他便决定从典籍中找找灵感。

在翻到一本佛典的时候,硃粲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词儿上面。

迦楼罗

迦楼罗乃是印度神话中的神鸟,此鸟口味挑剔,专吃龙为生,也正是这种标新立异的设定,让他成为了印度主神毗湿奴的御用交通工具。

随着佛典传入中国,迦楼罗也渐渐具有了本土色彩,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大鹏鸟。

硃粲一看这种鸟这么牛,还专门以龙为食物,而龙又是天子的象征,如此这般看来,自己要是起这个名字作为称号的话,岂不是比天子还要牛

但硃粲也是个标新立异的人,既然要以此为称号,那就不能落了俗套,必须要高人一等。

迦楼罗王嗯这个称号,比迦楼罗更加霸气,也更加独特

虽然不知道硃粲脑子到底再想些什么,但是从他给自己起外号的这个过程来看,这个人的志向还是挺大的。

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特殊一点,大可不必引经据典的起这么一个冷门的外号,哪怕就是取个千年王八成精的外号,人们也比较好懂啊。

在绰号起完之后,硃粲开始积极招兵买马,扩充军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硃粲成功当上了真正的“鸟王”。

他拥有了一支十万多人的部队,这样的场面就好像百鸟朝凤一样,硃粲就是那个凤凰,而他要带着这些人上西天朝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造反就等于送死,百鸟朝凤上西天正好符合现在硃粲作死的操作。

而硃粲的目标也正好在西边

在部队集结完毕之后,硃粲带着大军直奔荆州,沔州等州郡而去,目的不是为了朝拜,而是为了抢劫。

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作为“鸟王”的硃粲,似乎没打算要留下任何声音,哪怕是喘气声也不行。

在他的部队所过之处,基本上什么都不会留下,金银财宝,粮食仓廪,统统都要一锅端掉,哪怕是人,他都不放过。

所以,硃粲这么一搞,周边的郡县几乎都快成了鬼城,人口大批量锐减不说,野兽还遍地横行,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就这样,硃粲横行无忌的在这些郡县“逍遥”了五年之久,终于在武德元年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场重大挫败。

当年五月,硃粲照例率领自己的人马在这些地方掠夺,当时荆襄一带是李唐的地盘,而负责管理这个地区的官员名叫马元规。

马元规是最早跟着李渊从山西起兵的一位元老级人物,后来李渊在关中坐稳位子之后,便给了马元规一个山南抚慰使的官职去做,并且还给了他符节,让他到南阳坐镇,保一方平安。

这个官职其实就相当于是宣传大使,到荆襄一带来给李唐造势来了。马元规人如其名,比较规矩,到了这个地方之后,本本分分的做着李渊给他安排的事情。

可谁曾想,硃粲这个王八蛋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自己宁静的生活。

马元规心想,既然有人找死,那就成全他。

他率军奔赴到离硃粲军队不远的冠军县,决定给他来一个先发制人。

硃粲还没打算和马元规打照面呢,就先被马元规教训了一顿,而且揍的特别惨。

他实在是找不到地方去说理,只好带着部队灰溜溜的离开了马元规的地盘,毕竟自己现在还只是个小角色,想要找马元规的麻烦,自己还得再修炼一段时间。

荆襄山南的马元规是个硬茬,啃不动,那只能换个地方,找麻烦了

硃粲决定,返回淮南,到宣州去转一圈看看。

宣州也不是一个省心的地方,当地的刺史周超,也是一个硬茬。

同年七月初二,疲惫的硃粲带着满心的期望,来到宣州城下,叫嚣着要拿下宣州,活抓周超。

周超以为硃粲是个神经病,也没打算要给他将什么大道理,直接挺枪拍马,出城就和硃粲死磕了起来。

面对正规军部队,硃粲是毫无招架之力,被周超摁在地上来回摩擦不说,面子都快丢光了。

“我身为迦楼罗王,居然两次出战全被干趴下,这实在是丢人啊。”硃粲自惭形秽地感慨着自己的处境。

而经历了两次挫败,士兵的士气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低落程度,此时的硃粲实在不知道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不仅如此,由于硃粲两次自不量力的挑战,成功的引起了朝廷各路人马的注意,此时的他,已经成了山南和淮南一带的知名人物。

当时邓州的刺史吕子臧听闻硃粲来荆襄闹事,于是便和马元规来了个碰头会,商量着要怎么把硃粲这股流窜势力干翻。

吕子臧的提议是速战速决,趁硃粲还没有喘过气来,先发制人,对其进行围剿,把这个隐患扼杀在襁褓之中。

在话的后面,他还特别强调了一句,千万不能拖延,一旦拖延,肯定坏事。

可是马元规似乎是自信的有点过了头,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便开始劝诫吕子臧不要那么谨小慎微,在他看来,硃粲的人马不过就是乌合之众,根本就不足为虑。

而历史的惨痛经验多次告诉我们,一般这种不拿豆包当干粮的行为,最后吃亏的都是自己。

吕子臧一看马元规这是要放任硃粲做大,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打算要主动请缨,带领所部人马,邀击硃粲。

可马元规这个顶头上司就是不让他出战,好像在跟他置气似的。

吕子臧也没有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自己也不好意思因为这事儿丢了乌纱,

所以也就没有再提出战的事情。

可时间是不等人的,马元规和吕子臧这边还不拿硃粲当回事呢,硃粲这边已经开始把马元规等人列入了必杀的黑名单。败寇列传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6af4946.j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