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这些太过于相信自己人的割据人物,往往最后的下场都是背叛或者被杀,反正基本上没有一个能落下好下场的,如果有,那也只是侥幸。

可既然是搞造反起家,首先就得争得身边亲戚朋友的同意和响应才能搞起来,而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投奔自己,自己又没有辨别忠诚度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思来想去,还是这些亲戚朋友比较能够靠得住。

当了皇帝的刘武周,决定要先拿陈孝意的雁门开开刀,于是他率大军围困雁门郡,好好收拾一下陈孝意。

陈孝意面对如山而来的叛军,他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据城守战,准备以逸待劳,耗死刘武周的人马。

陈孝意很有头脑,对于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他没有选择莽撞的轻易出战,而是等到刘武周人马疲惫和暂时撤退的时机,打开城门,出去搞突袭。

一连好多次,刘武周的人马都吃了陈孝意偷袭的亏。

连番被偷袭,不仅没有让刘武周的人马丧失斗志,反而更加激起了他们的怒火,大军源源不断输送到雁门,众人心中都打定了个主意,哪怕损失再多人马,也要拿下雁门,杀了陈孝意。

若说陈孝意不紧张,也是不对的,毕竟叛军的人马越来越多,自己只是守着个越来越空的城池耗时间,人马也终究有打完的一天,倒不如赶紧想想办法,找皇帝借点兵来,这才是正事。

一本正经的陈孝意特地写了一封求援的书信,然后派使者偷偷跑到江都去送信,期望还没有昏到家的隋炀帝能出兵救救急。

可是结果还是令陈孝意失望了,且不说路途遥远,单就半路上的造反势力阻拦,这书信也无法安全送到隋炀帝的身边。

很快他便收到了一个消息,送书信的使者丢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的陈孝意算是彻底绝望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忠心效忠的朝廷,居然也会有抛弃自己的一天,这究竟是自己错了,还是朝廷错了

但此刻,他没有时间去感慨,他需要组织兵力,继续与刘武周的叛军相持,可城中兵力越来越少,粮食储备也基本已经到底,如何能保住雁门,这就得看天意了。

一生忠君爱民的陈孝意并不打算死心,还要做殊死一搏。他在城中和仅剩的士卒做了最后的动员,并发誓,要战死在雁门,表明自己的气节。

众人也是被陈孝意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和他一起守住雁门,可最终的结局大家似乎早就已经知道了。

陈孝意的内心是无比痛苦的,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存放有皇帝诏命的库房去看看,然后痛哭一番,而跟随在他左右的官吏,无不受他这种不能报国杀贼的苦衷而跟着一起痛哭。

在雁门被围困了一百多天之后,弹尽粮绝的雁门终于有人撑不下去了。

身为陈孝意的校尉,张伦可能也是害怕最终城破之后被杀,出于自保的原因,他还是下手杀了陈孝意,然后献出了雁门,投降了刘武周。

在大是大非面前,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忠诚和勇气,挺的过去,就是英雄,挺不过去,就是狗熊。

可往往一般的人,都挺不过去

当时刘武周攻克雁门之后,来自太原的李渊却在这个时候,给刘武周出起了难题。

原因是因为汾阳宫作为皇帝的离宫在都城之外修建的用来永久居住的宫殿被叛贼刘武周占领,李渊出于“忠君爱国”的思想,要替皇帝出这口恶气。王仁恭当年和李渊一起在马邑阻击过突厥,王仁恭被杀,汾阳宫被占,隋炀帝当时下令要押李渊来江都问罪

说是这么说,可是李渊做的就和说的有点不一样了。

他分别让自己的亲信刘文静,长孙顺德,还有儿子李世民外出募兵,表面上是召集兵力对付刘武周,实际上却是害怕刘武周率军来侵犯他的领地。

不仅如此,李渊还秘密诏命自己的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从河东和长安赶赴回来,目的也是为了之后的起兵做打算。

一个刘武周,让李渊像一只被逼急了的兔子,开始要干出咬人的事情来了。

刘武周此刻并没有打算要和李渊直接正面抗衡,因为他觉得此刻的李渊算不上是自己的对手。

直到他在收编了一个人之后,他的这个想法才有所改变。

他收编的这个人名叫宋金刚,原先是易州的起义军首领,后来被窦建德击败之后,率领部队投奔了刘武周。

刘武周也知道宋金刚的大名,为了留住这个人才,刘武周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封宋金刚为宋王,而且还要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宋金刚当老婆。

宋金刚心里当然乐意接受这个结果,随即为了表忠心,直接把自己的老婆休了,然后迎娶了刘武周。这算不算是渣男

成为刘武周的心腹大将以后,宋金刚审时度势,给刘武周提了一个规划。

南向争天下

为了实现这个宏愿,刘武周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总率两万人马南下攻打河东。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己卯三月二十二日,刘武周两万大军进攻并州太原,开始向李渊发起了挑战。

当年四月,刘武周联合突厥赶来的增援部队来到黄蛇岭位于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北,并且在此地屯扎,一时之间,兵峰无二。

当时在并州坐镇的是李渊的四儿子李元吉,他在得知刘武周屯兵黄蛇岭的消息以后,随即便给自己麾下的车骑将军张达下达了一条出战命令。

以步兵五百人主动出击刘武周屯扎在黄蛇岭的大军。

张达在听到这个命令以后,整个人都懵了。

五百人对付两万多人是我听错了,还是你李元吉太自信了

张达随即表示,这排队去送死的任务,我张达实在没法干

可是李元吉本来就是个不太好交代的人,在听到张达来诉说情况之后,本就对战局紧张的李元吉火气一下子就窜了上来,不仅呵斥张达一顿,而且要求他马上带五百士兵出战。

张达眼见李元吉油盐不进,也是自讨没趣,只好硬着头皮出战,结果五百人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

张达都快被李元吉这个二货气昏了,他的内心也生出了对李元吉的不满和憎恨,如今吃了败仗,回去向这个二货交代,必然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倒不如投降刘武周,给刘武周引路,打进来,杀一杀这个小王爷的威风。

随即,张达跑到刘武周那里投降,并且宣称,愿意为刘武周进攻太原引路。

四月初二,在张达这个引路人的指引之下,刘武周刷大军攻克榆次位于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进逼平遥位于今山西晋中市平遥县。

五月十九日,刘武周率军攻克平遥,进逼介州位于今山西晋中市介休市。

六月初十,刘武周率军从平遥赶赴到了介州,此时介州城中人心惶惶,早就已经有人萌生出了投降刘武周的想法。

介州作为太原的一道屏障,刘武周本想用大军压境的优势拿下,却不想有人早就已经做好了接引工作。

当时介州城中有一个和尚,名叫道澄,他听闻刘武周要率军攻打介州的时候,为了自保,于是便将寺庙里的佛幡偷来,然后悬下城去,让刘武周的人马顺利爬上了城头,占领了介州城。

介州的失陷,彻底让坐镇太原的李元吉坐不住了,随即他下令让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秦州上邽人,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后人和行军总管李仲文西魏八大柱国李弼的孙子,瓦岗首领李密的叔叔率军迎击刘武周。

刘武周也看出来了,这次李元吉跟自己玩真了,对于这路大军,刘武周没有轻敌,而是选择来打一个伏击。

他先是命人在雀鼠谷也叫调鉴谷,鹳雀津,古战场,位于今山西晋中市介休市西南设下伏兵,然后派自己的部将黄子英率军吸引姜宝谊和李仲文的人马进入雀鼠谷,专门告诉黄子英不要恋战,每次交手都不要战胜这两个人,好让这两个人以为打不过他们,然后再一路将他们引导雀鼠谷中,然后来个一锅端。

黄子英按照刘武周的指示,率领轻骑兵前去主动挑战姜宝谊和李仲文,在快要打赢的时候,故意逃掉,然后引诱二人追击。

起初,这两个人对黄子英的逃跑还是有点地提防心里,可是越到后面,二人越觉得黄子英的身后应该是没有增援部队,所以,这两个人便放宽了心,带着大部队一路追杀黄子英到了雀鼠谷。

就在大部队到达雀鼠谷的时候,等待他们的伏兵早就已经按耐不住,檑木滚石一齐从山坡上滚下,乱箭散矢也如大雨一般,倾盆而下。

姜宝谊和李仲文这个时候才知道中计了,但是想跑也跑不了,后面的出路已经被堵截,前面也是如山的刘武周大军,两个人只好拼死迎战,最终勉强逃出生天,逃回了并州。

可当他们逃回去的时候,却又接到了李渊新的命令,两个人看完之后傻眼了。

李渊要求他们再出兵迎战刘武周,因为并州人手不够,只能先委屈一下这两位,让他们帮帮忙,多出出力。

二人虽然很不想出战,但是也明白,李渊这是在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所以,两个人在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再度重整兵马,出兵阻击刘武周大军。败寇列传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6af4946.j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