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70年庚寅朔方当地的土豪梁定的妻子为其诞下了一名麟儿,并为其取名为梁玄莫,字师都。
梁定阻击安定乌氏位于今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后来才来到夏州朔方位于今陕西榆林市横山县西部,靖边县东北部,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成为了当地的有钱人,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儿子,本指望着可以养老送终,却不料天不假年,自己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间,只留下孤儿寡母在这世上。
梁定临终托孤,把儿子交代给自己的兄弟,当时隋朝的西宁州刺史梁毗照看,希望他能够把梁师都教育成人。
反正梁毗也有七个儿子据传他这七个儿子身份都不简单,多梁师都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就这么养着吧。
梁毗也在内心暗暗告诫自己,一定完成大哥的心愿,将侄儿梁师都塑造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梁毗算是个为政清廉的官员,自然也希望把梁师都教导的跟自己一样
至此,梁师都的童年生涯全部在叔父梁毗家渡过,直到他成年以后
成年以后的梁师都当了隋朝朔方的鹰扬府郎将之前介绍过这个职务,基本上有钱就能买到,也算是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本指望着在这份工作上有点建树,却不料世事难料,到了大业末年,梁师都却摊上事了。
史书中没有关于梁师都因为什么事情被罢免的官职,但从他后来的经历来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被罢了官的梁师都赋闲在家,只好打起了别的算盘。
事实证明,这人确实不能太闲,一旦太闲,势必会想方设法的折腾点事儿出来。
于是乎,梁师都开始纠结一些地痞无赖开始谋算着干抢劫的买卖。
或许是觉得干打家劫舍的土匪行当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梁师都很快便决定要干一票大的。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丁丑二月初一,梁师都带着他所聚集起来的造反团队杀掉了朔方当地的郡丞唐世宗,霸占了朔方,并自称自己为大丞相。
梁毗或许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死后八年,梁师都犹如脱缰野马一般,彻底不受控制,完完全全走上了一条与他理念相悖的道路。
隋朝自王薄起义以来,起义的数量连年增加,大的小的起义势力多如牛毛,梁师都本来就对罢官有所不满,如今流行的趋势就是造反,自然自己也要勇立时代潮头,不甘落于人后。
可是梁师都也明白现在自己的处境,朔方这个地方虽然是个鸡不下蛋,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就指望着这地方的老百姓响应自己造反,或许也不是什么现实的事情,所以想来想去,梁师都有点一筹莫展。
虽然老天爷给他关了一扇门,但好歹给他留了一扇窗。虽说朔方比较穷,但这个地方也有他的便利之处。就比如说,这地方离突厥比较近。
梁师都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争雄天下,于是便打算找突厥谈谈合作。
在谈好合作之后,梁师都又带兵主动出击了隋朝的将领张世隆的部队,控制了雕阴,弘化位于今陕西榆林市靖边县北白城子,延安等地,彻底扩大了自己的地盘。
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梁师都开始谋划称帝。
他并没有学习之前那些造反前辈的经验,把自己的国号定为某种象征意义,例如仰慕先前某个朝代,便把国号定为那个朝代的国号以薛举为例,或者是祖上有人当过皇帝,为了复国把国号定为原先祖宗订立的国号以萧铣为例,更没有把自己盘踞所在地,定为国号以李渊为例。
他的国号比较简单粗暴,就是以自己的姓氏作为国号梁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自己姓氏作为国号的除了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以外,也只有梁师都自己的国号是以自己姓氏命名的。
当然前者属于是历史的巧合,是当年南梁的最后一任皇帝梁敬帝萧方智加封陈霸先为陈王,总百揆,后者才在后来取而代之,建立了陈国。
而梁师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是直接以自己的姓氏为国号,没有任何理由,历史上的九州之中倒是有梁州,但是梁州的地盘却不在梁师都控制的范围之内,因此,以自己姓氏为国号,这是梁师都能够想到的唯一的办法。
在称帝之后,梁师都率先收到了来自突厥的礼物。
由于和突厥有着友好合作的往来,在梁师都称帝之后,突厥始毕可汗给梁师都送来了一封大礼。
狼头纛。
之前介绍刘武周的时候,始毕可汗就干过这事儿,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突厥对梁师都的一种认可。
除了送点仪器过来以外,始毕可汗还加封梁师都为大度毘伽可汗,证明梁师都和他们是一路人。
另外,始毕可汗还给梁师都送了一个新奇的称呼。
解事天子
所谓解事,就是懂事的意思,始毕可汗此举是为了要告诉梁师都一个重要的信号。
没有我们突厥的帮助,你狗屁都不是。
梁师都当然也明白突厥对于他的重要性,因此也就收下了这个略带屈辱的封号。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有了势力,再脱离突厥的控制不迟。
和刘武周一样,梁师都虽然表面拥有自己的势力,但实际上还得依附突厥,属于是突厥的傀儡。
在一切搞定之后,梁师都率领他的这帮三教九流的官员,在朔方城南祭天,并派人搞了一个小型的考古仪式。
一般古代的皇帝登基多少都得搞点迷信色彩的东西,比如说天上掉下点金,或者从地底冒出点银来,梁师都也很迷信这一套,因此便派人在城南挖坑,期望能挖出点什么值钱的东西来。
果不其然,梁师都的登基考古小队还真挖出宝贝来了。
是一块深埋在地底的宝玉
梁师都自然是很高兴的,在场围观的官员也是惊呼奇观。可是明白古代受命于天套路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梁师都自己骗自己的一个把戏罢了。
这桥段有点类似于水浒传中石碣村九天玄女授书宋公明,挖出一百零八好汉的排名座次以及对应星位,实际上是入云龙公孙胜提前让圣手书生萧让写好名单,然后让玉臂匠金大坚雕刻石碑,再让人埋进去,最后当着众人的面挖出来,说白了就是自己演戏,哄骗不知情的人看。
梁师都觉得这是老天爷要自己顺理成章取代大隋的一个标志,因此便顺理成章给自己订立了一个颇具美好寄托的年号。
永隆
很好理解,其实就是永远兴隆昌盛,但是结合当时梁师都的处境,似乎这个年号并没有那么吉利。
但且不管吉利不吉利,起年号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以后好过点吗这其实就和家里面贴对联一个道理。对联上尽写一些一帆风顺,四季平安的美好祝福,但是人生在世,那有什么一帆风顺,四季平安,这只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一种想法罢了。
梁师都同样也是如此。
登基仪式结束之后,梁师都立马下达了他当了皇帝的第一道命令。
进攻河南。
这里要说明一下,这里的河南指的不是中原地区的河南,而是自朔方以南的所有地区。
在穷乡僻壤当土皇帝的梁师都自然也有一颗对大都市狂热追求的心,他也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带兵进入东都这座当时天下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中心,接受来自众人的朝拜。
可是梦想很遥远,现实需追赶,要想过上这种日子,先搞定周边再说。
梁师都称帝后攻占的第一个地方便是盐川郡。
首战告捷,梁师都很满意这个结果,随后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榆林起兵闹事的永乐王郭子和要和自己搞合作。
朋友多了路好走,这种消息,梁师都自然是比较乐意接受的,如果马邑的刘武周再和自己合作的话,那突厥在北方的势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巩固,而日后对于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也有不小的冲击。
梁师都是这么想的,可是郭子和却不这么想。
同样是造反闹事的,郭子和显然没有梁师都这么胆大,虽然他也和突厥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是却没有接受突厥赐予的平杨天子称号。
刘武周的定杨天子就已经够派头了,如今自己又要得到平杨天子的头衔,平杨不就是推翻隋朝老杨家吗以自己现在的势力还真没有这个把握能够平杨,这名号太大,受不起。
郭子和当然不干接受这个封号,因此又找突厥换了一个小一点的封号,以求息事宁人。
的确,他就是想各干各的,彼此之间谁也别打扰谁,还真没有想过要当什么所谓的天子。
突厥一看郭子和烂泥扶不上墙,于是也就打消了对他的期望,转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扶持刘武周和梁师都身上。
不得不说,这两位突厥的马前卒,在中原一带闹得还是挺凶的,深得始毕可汗的赞赏和信任。
比起刘武周南下晋阳的战略来说,梁师都的想法则更加大胆。
进攻长安。
作为北方为数不多的几股势力,在经历了漫长的割据和消耗之后,此消彼长,都想盼着对方早点死掉,当时盘踞金城的薛举有曾有意要和梁师都一同取道长安,甚至还一度送礼给启民可汗的儿子咄苾颉利可汗,希望能够江湖救急,出兵增援。
谁知道李唐这边也给咄苾送了不少礼,或许是两边送的礼物悬殊太大,咄苾还是决定要帮李唐一把,直接回绝了薛举和梁师都的使者。败寇列传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6af4946.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