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虢因叛国罪当即处决,而不是像往常般定在秋后问斩。至于北秦三王爷,则被钦点由御阶卫的林机亲自把守,暂不问斩。褫夺黎家的所有封号,祖上的阴翳皆败落,黎氏庙堂被毁,黎虢的独子仍曝尸荒野,黎易姿被草草埋在荒郊野岭。一代枭雄之后,一氏旺族,就这样彻底没落了。令人唏嘘不已。
俞怀逆案的后续篇章也就这样被翻过去了。
此案、此战最关键的人物项影生,在审判的时候,从头至尾都不发一言。
结案时,所有有关人员,上至冤枉致死的主帅,下到默默无名的士卒,都进行了奖惩,唯有项影生,好像被遗忘一般,没有人想到他。
南宫诚不提及,还是有心结;臣子们不提出,是因为不敢。
项影生也不在意,依然独来独往。不作任何声。
之后的日子,平淡如水。
这个秋天,对于东凉的君主而言,更多的是惆怅。
谁能想到,多年前的事,竟然还会再次被翻起。
这些年,被封存的记忆,也渐渐浮现。
年少的无忧岁月,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想了想,不正是俞怀逆案之后吗
当时不过十五岁,很多事,也只是听说。
大元帅俞怀亲自率领东凉的北境军北征,与之同行的还有世袭晔国公、大将军黎虢。
可以说,那次出征是动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东凉兵力。
因为与北秦的斗争,即将达到最高点。
东凉那时的目的,就是吞并北秦。
皆以为北秦必亡、东凉必胜,谁知一年后传来了主帅反叛投降、将军阵亡的消息。
三分之二的势力尽失,损失惨重。
震怒之下,先帝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决定。
他怒斩了与俞怀有关的绝大多数人,无论是幕僚还是门生,都被杀之殆尽,更不用说有着血缘关系的那两百多口人。俞氏一族就此灭门。
其中,就包括项影生的父亲,名震四海的东南第一军师,项韦盛。
仅仅是因为项韦盛老先生曾在俞怀门下做过幕僚,助其剿灭东南寇贼。
面对着父亲的尸身,当时不过十一二岁却已经是少将军的项影生未发一言,他谨遵父亲临终前的教诲,维护项氏一族的热血,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从那以后,他就默默地存在在群臣中,一如既往地平淡。没人知道他的所思所想。
与俞怀逆案还有直系关系的,就是俞匡本。他的母亲,是先帝的亲妹妹,东凉长公主。先帝再怎样地愤怒,对自己的外甥还是下不去手。可尽管先帝饶过了自己的孩子,长公主看着夫家的惨状,没有一丝犹疑,选择了自刎于阶前。
鲜血染红了长安殿。可是杀戮与责罚并未停止。
俞怀的副帅、南宫诚的舅舅秦伏与北秦的密信被揭露,直接导致了秦氏的覆灭。包括秦伏的妹妹。
除了南宫诚。
因为他是皇嗣。
那一段岁月,是灰白的,弥漫着恐怖的色彩。人人自危。原先多少人想巴结的将军顿时成了祸国殃民的恶人。一时间风云突变,都想撇清和俞氏的关系。
皇嫡长子也曾上书劝阻父亲,毕竟大肆惩治杀戮并无益处,当下正是需要用人的地步。
被怒火燃烧的先帝又怎会听得进这些道理
等到事后再战之时,才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于是重用俞怀逆案的“余孽”,封项影生为车骑将军,俞匡本为骠骑将军。
唯独失去母亲爱护、母系家族庇佑的南宫诚什么都没得到。
所幸,兄弟们都很照顾他。
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是他们陪着自己度过的。
任凭自己怎样的发疯发狂或是不言语绝食不眠不休地折磨自己,他们都寸步不离。
其中最照顾自己的,就是那个弟弟。嫡出弟弟。南宫冕。
在得知母亲逝世消息的那个夜晚,紧紧抱住自己不让自己自缢的那个人,就是佑安王。
南宫诚至今还记得弟弟稚嫩的言语。
“哥哥,虽说我们出身有异,我也知道你时常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是我们身体里同样地流着南宫氏的血,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陪着你,不离不弃。”
现在回想这番话,暖意仍旧涌上心头。
是啊,那最艰难的岁月里,至少,还有你们,还有你。
现在的我,也是孤家寡人一个。
可是,已经回不去了。
再也回不去了。
恍惚间,眼前突然一片模糊。冰凉的液体滴落。南宫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倚着同样冰凉的石柱,捂着脸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