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卿有何事只管说出来便是,但凡孤能做到的,定然不会推诿”李煜笑着回道。

在此之前,对于林仁肇这种老臣子,尤其还手握兵权,他虽然敬重,但是也有所忌讳。尽管林仁肇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的举动来,但越是这样,李煜心里就越莫名的慌张。他宁愿林仁肇像潘佑一样。指着他鼻子骂他一顿,如此他心里还安稳一点。可是自从去年林仁肇上书请求趁宋军陷于岭南战争之际,出兵夺回淮南一事被李煜驳回,之后更是被调往南昌,出任南都留守,远离与宋军对峙的前线,在此之后林仁肇便低调了许多,也不再上书劝谏或者提什么方案之类的。据李煜安插在南昌留守府的探子回报,林仁肇整日躲在南昌城里,也不与他人交往,政务也不太插手,与之前判若两人,看样子像是被李煜伤透了心。

李煜深感愧对林仁肇,辜负了一个老臣子的忠君之心,此番召他回金陵述职,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做出什么补偿。因此当林仁肇方才提出要求之时,他想都不想便答应了下来,只要他不是要自己的国主之位和周女英这个王后,即便是封他一个王爷,保他一世荣华又如何

“老臣见李副使身着武服,想必是武将出身想来除了善于诗词歌赋,拳脚功夫也是不赖的不知可否请李副使赏脸,与老臣切磋一二呢”出乎李煜的意料,林仁肇居然没有要什么赏赐,而是要求和李俊文比试武艺。

大殿内顿时又想起了一片窃窃私语。林大将军居然要和宋使比试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啊关系到两国的面子问题谁赢了,谁今日就能压对方一头,心理上也能够占据优势。于是众人的心思顿时从方才潘佑之事中转移到了这件事情上。

林仁肇的功夫,在唐国内算不上佼佼者,但是他文武均衡,善于谋略,胆识过人。当年周唐大战淮南,柴荣麾下大将张永德率军大败唐军,唐军一时方寸大乱,仓惶撤退。林仁肇自请率一千死士殿后,与周军鏖战,之后更是单人匹马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并回马追击张永德。张永德大骇,连忙四处逃窜,顾不上再追击唐军,唐军也因此顺利的撤退。

而林仁肇也一战成名,成为了与太原杨业齐名的名将,深受李璟器重,人称“北有杨无敌,南有林无敌”这也是为何赵匡胤如此忌惮林仁肇的缘故,实在是此人绝对是大宋攻取南唐的最大的阻力。虽然其中有夸大的成分在内,但是也足以可见其武勇过人,胆识超群。

尤其是林仁肇出身闽地,善于水战,练得一手在行驶的快船上射箭的功夫,不说百发百中,也是十中七八

在行船中射箭,好比游牧民族在奔驰的战马上射箭。

船上虽然不如骑马那么颠簸,但是也要有极强的稳定性和耐性,还要做到有准头,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在行船中都能有如此高的准头,那么在陆地上射箭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林仁肇的射术放眼唐国,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这也成了林仁肇赖以成名的绝技。

众人猜测,他想和李俊文比试武艺,多半比的就是这射术眼下就要看李俊文到底应不应战了,毕竟没人会傻到去蹚这趟不必要的浑水,冒这个丢人的险。

“国主,这似乎有些不妥吧林将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李副使不过初出茅庐,两者比试,恐怕不太公平”卢多逊站出来反对道。

傻子都看得出来,林仁肇要和李俊文比试,就是欺负他年轻、没经验,想把方才丢的场子找补回来。

他不好直接说林仁肇以大欺小,只能委婉的想要拒绝这不合理的要求。

这和方才他怂恿李俊文站出来吟诗作赋不一样。李俊文身为武将,即便是在吟诗作赋上栽了跟头,丢的也只是他李俊文自己的脸,可以耍赖说武人不学无术。但是若是比武输了,那就说不过去了因为你身为武将,学的就是上阵杀敌的本事,靠的就是一身武艺吃饭这要是输了,岂不是说大宋武将无人,连唐国都打不过,用的都是些酒囊饭袋一样的货色

卢多逊只知道李俊文是走后门进的武德司,料想溜须拍马厉害,武艺肯定也是稀松平常的。与林仁肇比试,岂不是自己不痛快么如此有可能丢大宋颜面、有损国体之事,卢多逊身为使团正使,怎么可能答应呢反正只要我不答应,你总不能强行让我比吧

“哎,卢大人多虑了本帅虽戎马半生,但也已经力不从心有道是拳怕少壮,李副使年纪虽轻,却也并不吃亏嘛”林仁肇回怼道。他身兼镇海军节度使一职,故而对宋人自称“本帅”。

卢多逊白了他一眼,心里忍不住腹诽,还拳怕少壮,看你这说话声音响得能吓死牛的劲儿,哪里像力不从心说你夜御十女都有人相信

“话虽如此,但李副使毕竟年轻,万一下手不知道轻重,伤了林将军,岂不是伤了两国的和气况且李副使乃吾皇心腹爱将,若是受了伤,本使回去也不好交差”卢多逊继续拒绝道。他把赵匡胤都给搬了出来,李俊文是赵匡胤的人,你们非要比,万一把人给弄伤了,我家领导可是会生气的哟

“哎,卢学士大可不必担心这只是一场比试,点到为止,只是图个乐而已”李煜也开口道。对于他来说,他也想从中找回点场子,挽回方才的颜面。而由林仁肇出面,对付那年纪轻轻的少年,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了解林仁肇,既然他

敢提出来,就说明这事儿十拿九稳。这可是江南名将,林无敌啊若是连个毛头小子都对付不了,那他江南李唐,就真的无面目再存在于这个世上了。

因此,李煜也是极力怂恿,想促成这场比试,挽回点面子。而卢多逊则极力推辞,双方互不让步,一时僵在了那儿。

“既然如此,此事不如由李副使自己做决定吧,如何”最后,李煜将决定权抛给了被晾在一旁的当事人李俊文。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