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目光相视的那一刻,会心一笑。

是啊,她所有的安全感,都是这个男人给的。

她摸了摸自己微隆的小腹,华美繁复的衣衫遮挡了一些,完全看不出她此时有孕。

里面的小家伙此时不安分的在她掌心踢了一下,小七冲着崔彧挑眉,似乎在告状一般——

瞧,你儿子趁你不在,又欺负我!

那边崔彧浅笑,几不可察的微微摇头,含笑的眉眼也仿佛在回她——

告诉他,让他老实点,惹了他娘不高兴,他就完了!

在场的诸位都尽量把自己当成那个大瞎子,这样他们就吃不到帝后眉目传情的狗粮。

好一会,礼部尚书合上礼单,回禀道:

“以上是番邦的贡礼,南召王今年没来,不过遣了使臣过来,单独给皇后准备了礼物,不知是直接送到皇后娘娘的宫里,还是照例由礼部接手?”

礼部尚书说完,见崔彧没有回话,此时顺着他目光看过去,目光所到之处,是皇后娘娘的位置。

礼部尚书:“......”

我应该在马车底,不应该在这里。

“陛下......陛下......”

礼部尚书喊了两声,才算是回神了。

小七孕后第一次出来应酬,崔彧也担心她累着,一颗心思全在她身上,压根就没听清楚礼部尚书说了什么。

只是碍于面子,少不得装上一装。

“嗯,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礼部尚书:???

南召王单独送给皇后的礼怎么说?

陛下您好歹给個指示啊。

礼部尚书只能按照惯例,把南召进贡给皇后的贡品先扣下,以后再请示陛下。

此时众大臣已经陆陆续续的落座了,崔彧走到小七身边坐下,宽大的袍袖下,崔彧握住了小七的手,小七在他掌心轻挠了下,崔彧回应般的轻握了一下,望着她时,眉间眼底都是笑意。

帝后身边侍奉的人,都早已经习惯了两个人的小动作,都是伺候了十来年的老人了,也是看着皇后长大的,帝后和睦恩爱,正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然而,却有人不愿看到。

比如此时随着康国公夫妇一起进来的青缇。

便是数千年未见,青缇也一眼认出了坐在上座的两个人。

此时二人眉目传情的一幕,深深的刺痛了青缇的心。

若是没有那妖女,表哥一定会听从先天帝和姨母的安排,早已经娶了自己,而不会像后来那般,为了一个妖女,身死魂灭。

如今她既然寻到了他,便会拨乱反正,岂能任由这个妖女在凡间霸占他。

康国公进来后,边有人引着坐在了帝后斜侧方的位置上。

这个位置是礼部专门研究过的。

因为历朝历代以来,并无太上皇,崔彧是个例外。

凡开国皇帝,都是追封生父,然,崔彧这生父还活着,总不能让位给他,封了康国公,享皇家俸禄,却无实职。

但是毕竟是陛下的父亲,该有的尊荣还是要给的。

他落座的地方在百官之上,仅次于帝后的位置。

小七也留意到了她们,这是她第一次见康国公夫妇。

当时自己送景晔的魂魄去凡间投胎,便是托生到了他们家,算来也是对景晔有再生之恩的。

小七随着璟晔站了起来,微微福身,算是尽了礼数。

只是小七却没想到,康国公夫人却是微微抬眼扫过了她,神情甚是倨傲,颇有一股高高在上之态,甚至都不拿正眼看小七。

小七:???

她细想了一下,似乎并没有哪里得罪她,这两个月在宫中养胎,甚至都未曾见过,还曾遣长喜送去了贴心照顾的人,以及厚礼。

她对自己的敌意是从何而来?

随后,小七感觉到一道阴恻恻的目光,如芒在背。

她环顾间,只见此时康国公夫人身边侍立的一少女,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她。

很快,小七便猜到了她的身份。

崔彧刚才跟康国公在说话,并未留意女人间的那点小心思。

此时听着身边小七轻哼了一声,崔彧侧头,低声问着:

“怎么了?”

小七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烟波流转间,斜睨了崔彧一眼。

“你在胎中便定下的未婚妻如今都登堂入室了,还不许我哼了?”

崔彧听着这酸酸的话,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康国公在朝上说的那些自幼定亲的话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小七知道也并不奇怪。

崔彧并未在意,所以,也未曾留意陈家那姑娘是不是来了。

这会看小七吃醋的模样,忍不住低声逗弄她道:

“哦?平日里忙于朝政,还未曾见过,不知那姑娘是何模样,你指给朕看一眼,看她长得如何。”

小七瞪大双眼,转头看着崔彧,一副要吃了他的样子。

只见崔彧眉目间笑意盈盈,满是戏谑,目光未曾分给任何人半分,便知他是逗自己。

小七借着袖袍宽大,在他腰间拧了一下。

偏生他常年习武强身,腰间无一丝赘肉,小七连捏了两下,都没能成功。

崔彧轻笑一声,将她的手拢到掌心,任由她的一些小胡闹。

旁人未曾留意两个人之间的小动作,但是一直关注着他们的青缇,却看得清清楚楚。

她此时心中醋意翻涌,只恨不得一掌击毙了这个妖女。

她忍了又忍,压下了胸中的怒意。

她不能轻举妄动,如今她体内有先天帝的内丹,但凡是她动用术法,便会惊动天帝。

璟晔表哥如今还是肉体凡胎,若是天帝有心加害,表哥不是他的对手。

要收拾这个妖女,得缓缓图之。

如今要做的,便是要想办法留在宫中,不动声色的除掉这个妖女后,把姨夫的内丹给表哥。

可是要怎么留下来?

青缇不由得陷入沉思。

席宴之上,人们不可避免的再次提起了皇嗣一事。

虽说陛下和皇后的事情是家事,但是皇后生不出儿子,后宫又没有其他的嫔妃,朝中无太子,这事就是天下事了。

郑家皇室荒淫无道,崔彧拨乱反正,朝臣和百姓都心悦诚服。

也想着如今刚建立的王朝能够稳固长久的发展下去,没有朝代的更迭,更没有动乱。

可是如今陛下没有儿子,将来年老,人心浮动,岂不是要再生动乱?

所以,朝臣们急的呀,逮着机会就劝陛下纳妃。

这不,中秋夜宴上,皇后也出席了,康国公夫妇也带着陈家那女儿在。

这难题,直接交给皇后跟康国公夫妇掰扯,只要这个陈家女儿能成功的成为陛下的妃子,这就是个好的开端。

陛下尝到了作用后宫的甜头,还愁以后不纳其他嫔妃吗?

眼下重要的就是让康国公夫人留在后宫内,陛下总是要请安的,到时候跟这个陈家女儿近水楼台,眉来眼去之间,就有故事发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