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读小说网 > 吴权 > 吴权

随着荆河九龙渡前山体爆炸,弄出来一个青刻石碑,并且上面镌刻了两句所谓代表着天意的话,随后,在荆河自动前往匈蛮边境为了沾沾龙子喜气的两岸居民一路疯狂渲染之下,很快,这件事情就传到了魏国,越国,和正在交战的楚国。魏王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都快疯了,更是不顾君王的威仪,站在南书房中捶胸顿足,吐血三升,破口大骂吴国方氏,狼子野心。“刚刚停战啊,你们方氏难道真的能够一如既往的如此强势吗”“五国合议盟约,尚不足百年,你真的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统一天下,收服各国吗”“方子稷,此次天下不能统一,你便是致使天下黎民遭殃的天字号第一罪人”魏王文聪站在南书房中,朝着吴国的方向,大声骂道;自从吴魏停战之后,魏王文聪一直扪心自问,局于深宫常常自艾。他总觉得此时的自己失去了一些君王之器宇,也正是因此,才会屡屡在吴国面前低头,才会每一次都跟不上方子稷的思维,总被吴国牵着走。此时胸中的恼怒更是如此,本来大战停息,他刚刚以为魏国能够好好的修养声息,厉兵秣马,再次整军备战,但是这一刻,一个无比危险的讯号再次穿来。吴国已经造出了声势,将国君方子稷渲染成了炎族的天命之主。这是什么意思,你一个人是天命之主,我们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比你短了一截,你这不是逼着大家大战吗。“陛下,此事绝不可有半分退让,应当立刻与其开战,表明魏国立场,不承认其天下正统,声讨吴国”这时,魏国的尚书台首相在南书房中,见到魏王安定下去,随即站了出来,沉声道;“陛下,再次愿再次领兵,冲击苏文纣的西境大军,请陛下允准”这时,魏国兵马大元帅更是直接跪下了,面色坚毅的说道;随之,几个南书房大臣也都纷纷跟随着二人跪下,纷纷跪下请战。听得南书房中一片激情振奋,但是,魏往文聪知道,魏军本来此刻就是已经吃了败仗的,若是立刻再起战端,那必定会一击而溃,这样的局势之下,魏王文聪岂敢做这个决定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战只要是再次开启,那么,就绝对是不死不休,谁也别想再次求和。这一次的结果,只有两个,胜者昌,败者亡,没有其他的中间选择。思忖良久,魏王文聪转过身来,走到龙椅前坐下,沉吟片刻,随即看向跪下的诸臣,心中依旧仅存这一丝侥幸,叹息道:“诸位爱卿,此战能否避免,昔日郡阳关之战的惨状,孤王不想再承受了”这时,君天问直接直起身子来,寒声道:“陛下,这一次,我们乃是主动,苏文纣是被动,因此,臣可以保证,此次就算不能全胜,也定然能够挽回军心,与苏文纣大军奋力一战,郡阳关之劫,绝对不会再次上演,阳关之战,也绝不会再次上演”尚书台首相也随之直起身子,沉声道:“陛下,君帅所言甚是,此时已经到了魏国万急之时,陛下切不可优柔寡断,不然等到吴国方氏昭告天下,登基称帝之后,那我们就真的被动了”“届时,天下人都将是他方氏的臣民,无论是我魏国,还是楚国越国,到时候都会失去人心,国民也会纷纷躁动不安,到那时,我们就是真正的悔之晚矣啊”“丞相所言,微臣认为,甚为允当,请陛下俯允”这时,尚书台副相也随之站出来声援。“臣附议”尚书台一种参谋行走,也随之站出来表明了自己坚定地立场,丝毫不怯。......不过,就算是万众一心,魏王文聪心中依旧不安稳,毕竟,上一次的求和,真的让魏王一下子心力憔悴,他实在是不想也不敢在经历一次了。看着魏王依旧面色凝重,犹疑不决,君天问再次站了出来,出声道:“陛下,若是您实在是担心军心不稳,此刻臣也可带着大军,即刻奔赴边境,等待时机,只要是消息已经传来,我们早已经在边境枕戈待旦,真的打起来,我们也不至于措手不及啊”没办法,摊上这么一个优柔寡断的国君,魏国的这些大臣太难了。若是子稷,管他三七二十一,早就干上去了。“陛下,您若是依旧如此犹疑不决,必将找来灭顶之灾啊,老臣以死明志,请陛下即刻下令,发兵边境,讨伐吴国”这时,看着魏王依旧不为所动,尚书台首相急眼了,猛地站起,随即直接就要冲向大柱,当堂死谏。不过,幸好身旁的文人们反应都挺迅速的,立刻就将其拦住了,没有死成。这时魏王见状,也立刻站起身来,快步走上前去,将其拦下,并且痛心疾首的说道:“这时何必,何必一死”这时,身旁拦着的尚书台官员们见魏王走了下来,随之再次跪下,纷纷请战。包括还没撞死的首相,此刻也挣开了魏王的阻拦,一把跪在了地上,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迟则生变,迟则有灭顶之灾,万万不可犹豫啊”“请陛下下旨”君天问也适时出声道;看着朝中的大臣此时都是如此的坚定,这一刻,魏王心中的那一丝犹疑瞬间被热血荡散,他猛地站了起来。几乎只是一瞬间,便从优柔寡断中转变为了冷血杀伐的君王,长袖猛地一甩,面向此刻跪在地上请战的众臣们,朗声道:“既然众位爱卿如此坚定,那便战吧”“魏国纵然不能站到最后,也一定要站出来”“君天问听旨”随即,魏王直接看向了君天问,沉声道;“末将在”君天问面色一正,肃声道;“令你速速执虎符,调集所有行省常备军,另外,将灵渊一族交界处关防兵马全部集结,总数五十三万人马,统统开赴边境,与苏文纣决一死战至死方休”“责成尚书台,立刻发布声讨吴国方氏的讨伐檄文,昭告天下,魏国乃是为民出战,剿除炎族奸佞。”“遵旨”尚书台众人齐声道;魏王在一瞬间,变得无比的霸气非凡,冷声下达这一道又一道的杀伐命令;宣布完所有的一切之后,魏王变得无比的冷肃,他缓缓转了过身去,背对着众臣,沉声说道:“诸卿,各自退下办差去吧,孤王要一个人静一静”“遵旨”众臣纷纷退去。这一刻,南书房中只剩下了魏王文聪一个人,他独自坐在龙椅上,面上满是凝重。他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最符合现在的情况,但是他既然决定了,便不会后悔,向来都是如此。随后,他拿起了御笔,在书案上奋笔疾书,给灵渊一族写了一封求助信。而就在这时,吴国的王后从后殿走进南书房,脚步声瞬间惊扰了魏王文聪。“夫君,你是要向我父王求援吗”灵渊公主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在后殿站了一会儿,稍稍一听,就知道接下来夫君的想法了。魏王文聪停下笔来,看向灵渊公主,随即说道:“此时的魏国,虽然依旧能有数十万兵马征战,但是这一切不过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不能寄之希望的,毕竟,前一次的大败,才过去多久,军心定然不稳,而现在是一场殊死搏斗,绝不可半点马虎。”“所以,此刻只有灵渊来援,才能让我真正的安心”灵渊公主点点头,随即说道:“既然夫君你决定了,我也不会反对,若是魏国真的撑不下去了,那么你就陪我和宝宝,一起返回灵渊,咱们再不去管着天下纷争,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日子,好吗”说着话,灵渊公主摸着已经七个月的肚子,恬静的看着魏王,无比的温柔。魏王文聪点点头,温柔的笑了,随即,他再次拿起了笔,继续写了起来。写完信后,魏王将其装好之后,便派人用五百里加急,送往灵渊,亲手交给灵渊王,并且还交代了这封信看完了之后,必须得及时销毁,不得让另外之人看到;毕竟,魏王再怎么说,还是炎族堂堂正正的国君一枚,不能和外族勾结来对付自己同文同种的国家的。哪怕方子稷再怎么难缠,再怎么可恨,他依旧是族内之人,是不可以让外族插手的。不然,魏王纵然这一站真的赢了,到时候,天下也会有无数人骂魏王乃是炎奸。随后,当魏王将驻守灵渊边防的兵马全部调动,全部铺设到边境之后,这封求援信也随之进入了灵渊一族,交给了灵渊王。灵渊王是一个中年男子,不威武,不帅气,正常男人的长相,但是他身上有一点东西,和魏王文聪很是契合。那就是二人都喜欢筹谋全盘而后出手,这种性格,说好听点,叫做老成谋国,说不好听点就叫做优柔寡断。此时,灵渊王接到了魏王的求援信之后,因为他非常信任魏王,便当场下令,命令手下兵马集结,并且随之发往魏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