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忽然,大殿外又有内侍声音传来。.

只听一阵小碎步的声音传来,一名内侍走到李世民的耳旁,压低了声音,说道:“皇,太皇派人来,请您去一趟。”

“知道了,朕这去。”

李世民眉头皱起,但也应下了。

如今的大唐,虽然李世民坐稳了皇帝,可依旧还有健在的李渊。尤其在如今天地灵气复苏的情况下,李渊身体挺不错,还有不俗的武艺。

只不过,李渊也是退位了的。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道:“你们三人,且仔细的商量一番,看接下来要怎么攻打蜀国,把计策商量出来。朕要去见一见太皇,他老人家召见。”

房玄龄一听,道:“皇,你可能是李元霸的事情,您小心些。”

“朕清楚!”

李世民点了点头。

他身着黄色龙袍,器宇轩昂,大步出了大殿,往李渊的大殿行去。

他一进入大殿门口,见站在宫门外的内侍和宫女,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的。见到这一幕,李世民皱起了眉头,便迈步进入。

一进入殿内,他见到了满地的花瓶碎片。

全部是摔碎的。

李世民抬头看去,目光落在了殿内主位的一名老者。

这人,赫然是李渊。

他此刻面颊微红,脸尽是汹涌的怒气,他一看到李世民进入,便蹭的站起身,指着李世民大喝道:“李世民,你可是元霸的兄长。你如今,已经杀了建成和元吉,现在连元霸你都杀了。你,还有一点良心吗?”

李世民剑眉扬起,露出震惊神色。

他什么时候杀了李元霸。

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杀了他们,但不会有丝毫的后悔。争夺皇位的路,本是你死我活的。如果他没有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么死的人是他。

更何况,他没有掀翻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前,李建成都已经数次针对他,险些杀了他。

他反击,有何不可?

难道,李建成发难时,他该引颈戮吗?

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的。

至于李元霸,他没有想要杀,因为李元霸和他本亲近,是他的小弟。有李元霸在,李唐多了一个虎将,多了镇国的猛人。

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舍得杀李元霸。

李世民却是不甘心,辩解道:“我,我怎么可能杀元霸呢?父皇,在你的心,儿子这么想要杀自己的小弟吗?您,从来没有想过,儿子没有选择吗?”

“哈……”

李渊冷笑,眼尽是鄙夷神色,道:“你没有选择?”

“你玄武门起事,难道不该留建成和元吉一命吗?”

“你玄武门起事,朕让你太子建国,你难道不该等朕百年归寿后,再登基继位吗?”

“你玄武门起事,拿到不该祸不及妻儿,该好好照拂建成和元吉的妻儿。可是,你将建成和元吉的子嗣尽数斩杀,将他们两兄弟的女人据为己有。”

“这是你身为人子,身为人兄,身为人弟该做的吗?”

李渊一副暴怒神情,大声攻讦李世民。

原本,李渊的内心,是极为不甘心退位的,如今一得到李元霸被杀的消息,整个人都愤怒无,彻底暴怒了。

所以,李世民成了出气筒。

只是李世民听到李渊的话后,冷冷道:“父皇,儿臣既然走到了那一步,便没有了选择。算儿臣不做,儿臣的臣子也会去做。”

“这一切,依然是身不由己,只能往前走,已经不能后退了。儿臣坐下的事情,儿臣没有半点后悔。”

“您说儿臣害死了元霸,儿臣绝不承认。“

“元霸出事,您心难受,儿子的内心难道不难受吗?”

“这一切,我也难受。”

李世民盯着坐在椅子的李渊,道:“父皇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儿臣便告退了。如今元霸被杀的消息,已经在襄阳传开。王灿已经开始布局了,我李唐,必须做出应对。”

李渊道:“找你来,是让你发兵攻打蜀国。你拿下蜀国,为元霸报仇,老夫便不计较了。如果你不为元霸报仇,老夫虽然囚禁于深宫之,自有办法为你添乱。”

李世民说道:“父皇,元霸的仇,自有我安排。”

“好!”

李渊点了点头。

“儿臣告退!”

李世民躬身撤退。

等他走出房间后,仔细一琢磨,忽然身形一顿。他忽然想明白了,李渊虽然想要为李元霸报仇,可实际,却是给他挖了一个坑。

李世民讨伐王灿,要为李元霸报仇。

如果李世民成功了,那必然成功报仇,李渊也不会做什么。

可是,如果他李世民失败了。

一旦失败了,李世民的地位必定动摇。到时候,李渊可以振臂一呼,将朝老臣召集起身,甚至是凝聚起一股反抗他的力量。

到时候,他能反击,能够从李世民手夺权。

李渊是在赌。

赌李世民有一定的机会失败。

只要李世民失败了,李渊有了机会。

“哼,朕不可能失败。这一次,朕一定会替元霸报仇的。父皇,您一直喜欢建成,一直希望着建成能够继位。”

“可是,我一定会证明,我不会建成差。”

“在我的治理下,大唐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会让你见到那一天的。”

李世民口,喃喃自语。

李世民是逼迫李渊登基的,而且是杀掉李建成才得到今天的地位。恰是因为这样,李世民的内心,迫切想要做出一番政绩,让李渊看到他做皇帝不差。

这是李世民的心病。

李世民回到了殿内,看向杜如晦等人,落座后道:“关于对蜀国的这一战,你们商量出了什么结果?”

长孙无忌接过话,说道:“皇,我们商量了一番后,认为接下来攻打蜀国的这一战,不宜大唐一国出兵。”

“我们可以联合刘邦。”

“如果刘邦自子午谷出兵,而我们并出南阳郡,两路大军,一路攻打长安,一路攻打洛阳,两相夹击,才有十足的把握。”

长孙无忌说出了先前商议的结果。

如今的局势下,如果能联合刘邦一起出兵,对于大唐来说,会节省很多的兵力。

/1/ml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