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董卓擅行废立和种种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他所任命的关东牧守也都反对他。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而讨伐董卓,袁绍成为了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
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袁绍会用来对付自己,是以要召集部署,讨论应对之策,主要是打着保全自身的意愿,再者也有想寻求众人对于目前讨董一事的看法。毕竟此事已经在暗中广为流传了,也是传得愈来愈凶,已经到了韩馥不得再装作不知情,从而不闻不问,而是必须召集众人讨论的地步了。这就是人言可畏
韩馥高座堂上,州府长吏耿武、别驾从事闵纯、治中从事刘子惠、典学从事董昭、功曹从事王曦等一众文官列于堂上右侧;都督从事麯义、武猛从事文丑、骑都尉沮授、督军从事赵浮、奋武从事程涣等一众武将列于左侧可以算的上是文武齐全了
韩馥环视众人,见着人员差不多都已到齐,当下言道:“诸君近来也曾听闻董卓其人在神都洛阳之作为了吧,不知诸位对此有何看法”韩馥倒也没有立马就将他的担忧言说出来,而是旁敲侧击的言说之。不过韩馥所担心的,在场众人也多少都知道些。
“明公为董并州所举,但若是董并州不思国朝隆恩,当真做传闻之事亦当责难之”别驾闵纯从容言道,很明显对于此事,他早已有过深思。
“闵别驾所言正是,若是董氏行不臣之事。吾等自当同天下义士并起而责难之,不过若是董氏为行不臣事,传言乃是他人栽赃之,吾等亦要为其争辩之、平白之,以行报举之事也”州府长吏耿武分析言道。
“耿君此言过于小心矣,天下尽传言。董贼上欺天子、下威百官,夜宿龙床、日杀黔首如此之恶行那还需要什么查证洛阳黔首莫不想食董贼之肉、满朝百官谁不欲抽董贼之筋还有何谈之有”治中从事刘子惠愤慨言道,在某种程度上,刘子惠其人,就好比后世之愤青哉在事情还没有定型之时,就已经一口一个董贼的言说了。
不仅是文丑听过之后莞尔,就是韩馥听着也是皱眉不已。不过碍于刘子惠在冀州的声望名头,韩馥也只是一笑置之,并没有责怪之意。他们没有言说什么不代表他人不会就此言说什么。这不骑都尉沮授就敢言之。
“呵呵。刘公此言差矣,先不说此事并未定型,就是公言属实,韩公这不正在同众君讨论应对此事之策么公道自在人心,吾等皆为其力也若证传闻言,当兵峰所指也”骑都尉沮授笑道。算是辞了刘子惠之言,解了韩馥之围,又能阐述了自家意见。端的是一言数得也
文丑不禁在心底大呼,对沮授之智。之机感叹不已。不止文丑感叹之,就是韩馥听闻沮授此言,对其也是大加赞赏之。就是孤高如刘子惠般,其也没有再对同样在冀州广有名声的沮授言说什么。由此可见,沮授其人,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也
“麯都督有何见解”韩馥看向这个冀州军事第一人询问道。按说上面众人所言。都是文人议政也,就是担任骑都尉一职的沮授也大多是站在文人士子的角度言谈的。而要做实事,还需要军方人物的出力,所以韩馥才有了如此一问。
“要吾言说,正是发兵之时也董卓乱政。较之中平初之黄巾事危害更重当尽早阻止之”麯义面无表情的言道。倒是让文丑小吃一惊因为他所说的正切中了此时之事的要点可谓一针见血这又怎能不使文丑震惊呢
文丑震惊的同时,韩馥闻言之面色也颇为不虞,却是因为韩馥现在还不能经冀州牢牢掌握到手里,又怎么能够发兵于他处呢更何况韩馥召开这一会议的本意是要解决袁绍在渤海日收人心之难事而不是要攻击他的举主董卓,虽说董卓在洛阳所行之事,乃是袁绍事的起因。
“嗯,麴将军所言也有道理,不过吾等冀州大军也不能这么就如此出军洛阳的,文武猛对于此事有何见解”韩馥略有些失望的问道,这其中还有些无奈的意味,虽说前面诸人所言也尽有道理,不过都是围绕着董卓此人,而没有依照韩馥的意愿扯到袁绍、冀州这一事上来。
不过那些人所说的言都有道理不是,紧紧的围绕着韩馥最先提出的董卓在圣都洛阳之作为是以韩馥略有些无奈,这是典型的自己挖的坑,自己填。
“韩公,董并州于神都洛阳之所为,广有传闻,可谓天人公愤也以至于坊间减有流传关东诸牧守有联兵西向之意由此更有传闻四世三公之袁氏本初公,名望德隆,当为天下领袖,可解此董贼之乱也”文丑见着韩馥模样,眼珠一转,当下试探谨慎言道。
韩馥闻听文丑之言,正是从董卓转向了袁氏本初当下心头一喜,心想终于有一个能够了解到自家苦心了,不由转目关注文丑起来,见着文丑言及此,忽然停顿之,不由言道:“子孝,不必避讳,尽可言来。”
“诺,董贼之乱远在神都洛阳,再者其坐拥中央之兵卒,是以非是吾等一州,甚至仅仅之半州所能破之是以麴武猛所言不妥。”文丑得到了韩馥的首肯,当下言道。
缓了一缓,不等麴义有所反应,接着又道:“只所以说是半州之力,却是袁氏本初公以其袁氏四世三公之位,并未从韩公此朝堂之命州牧也独占渤海,映射河间、安平、清河诸郡国,岂不是冀州之半数哉若其妄为,韩公当何存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