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镇定自若苏韵熙几乎是逃回自己宫中的。

公荀样貌出众,是那种静静坐在那里你都忍不住多看上两眼的存在,现下不光笑得温柔还眼含桃花的盯着自己,苏韵熙不脸红心跳都是难事。

公荀刚到苏昭那几日,苏韵熙去了只是问问身体的情况,随着公荀呆的时间长了,两个人也开始谈些别的。生在帝王之家,从小花费心思培养自然不在话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连骑射之技,两个人都能扯出话头来,慢慢的苏韵熙发现两个人聊天的时间越来越长,话题也越来越丰富,公荀和她说话的时候,眼睛也越来越光亮。

那一日聊到音律,公荀说他最喜西楚的民调,话到兴头时,竟然不自觉的哼唱了几句。那缓缓飘入苏韵熙耳中的曲调,配上公荀好听的嗓音在苏韵熙的心上炸裂开来,不经意间种下了一朵爱慕的花,但苏韵熙觉得那是种欣赏,是种仰慕,她并不认为她和公荀会有什么,毕竟连本国的将领都因为样貌推拒了和她的婚事,这一国的王子更是自小养在百花繁茂的宫廷里,自己的样子更是入不了他的眼,把心里的小火苗狠狠浇灭,苏韵熙不想和公荀分别之时自怜自艾。

可没成想今天公荀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苏韵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却无法忽视公荀那诚恳执拗的眼神。回到宫中躺在床榻之上辗转难眠,想着原来不单是自己中意对方,原来公荀对她也有意,这明明是件让人欣喜的事情,为什么自己心里却那般不安。

公荀是不是一时兴起,不不不,他绝不是那样的人!那是不是自己会错了意?不不不,公荀眼中的波光,同别人看她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肯定了又否定,思来想去,苏韵熙觉得公荀是有些喜欢她的,可是新的问题又困扰了她,让她找不到否定的话,她有些不知所措了。

沙场折戟,亲情叛离,公荀这时候遇见了苏韵熙,苏韵熙不仅救了他的性命,还对他嘘寒问暖,让他倍感安心,所以这份喜欢里是不是掺杂了感谢,这感谢又占据多少分量苏韵熙不得而知。

身为女子自然是盼着能有一个爱己怜己的人存在,更盼着那份宠爱是独一份的。那种喜欢是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而不是因为感谢的相许。这些年来,对苏韵熙品头论足的声音没少进她的耳朵,她自己佯装着不走心,时间长了就真的没那么在意,可是那种自卑却深藏在她心里,谁会想到一国的长公主心里有那么块柔弱地。

男子有哪个不是爱慕娇俏容颜、曼妙身姿!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因为门第上的考量娶回个样貌平平的女子,虽结为连理可喜从何来?之后的日子还不是女子苦捱支撑,男子转头去爱宠俊俏的佳人?!苏韵熙时常觉得自己会因为高高在上的身份,被她父王指给个门当户对的人,对婚后的生活她却没有多少向往,论外在她比不上谁,只能潜心修德,倒不是想让自己贤良淑德,只是看着老死宫中的女人,她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她只是不想让自己带着那么多戾气轮回,或许修身养性就不会在意冷落。

情投意合对苏韵熙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她真希望与自己的命定之人彼此爱慕,相守到老。公荀的出现,让她对自己的幸福有了几多期盼,可又怕一切终成空。

她怕。

以至于连着几日,公荀苦苦盼着苏韵熙的身影,苏韵熙却没有到太医院探望他。这几天里公荀用膳食不知味,书也是看清了字形,却领会不了示意,想着躺下身子睡上一觉,却翻来覆去不得安生,想了又想唤来侍婢托她问问长公主的情况。

个把时辰侍婢回来告诉公荀,长公主这几日除了给王后问安,几乎足未出户,一整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里,她宫中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公荀低头沉思,心想怕是自己那日鲁莽了。本是想同长公主吐露心思,却不想直接把人给吓了回去,难道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只是可怜他?!想到这,公荀心中不无憋闷,他不愿苏韵熙对他是这样的情分。

公荀坐在床上沉沉的叹了一口气,从枕头底下摸出个小布包。

“劳烦姑娘再跑一趟,替我把这个给长公主殿下!”虽说这位公子并不是苏昭的权贵,可是王上、长公主、二殿下都往这跑,大家都会有些揣测,对待公荀也都是毕恭毕敬,他既然吩咐了,侍婢自然会去办,何况自打公荀清醒,从来都是姑娘相称,从没有颐指气使的样子,侍婢也情愿为他再跑一趟。

泠月宫今日也没什么生气,主子打起床就恹恹的,不知是身体不适还是心情不佳,总之大家都小心做事,怕触了主子的眉头,侍婢呈上物件就飞快的退了出来。

苏韵熙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布包,倒是没什么分量,但质地却是硬的,也不知道公荀给她的是什么东西。轻轻挑开,发现竟然是一只木制的小兔。小兔仰头顺耳,闭着眼睛,四只小足乖巧的并拢在一起,一副仰头享受日光的样子。苏韵熙轻缓的抚摸着小兔,有些粗糙的雕刻想必也不是出自哪个工匠之手。把小兔翻转过来,便看见几行小字,像是用针一点点刺在上面的:清丽绝尘宛若玉兔荀镌

苏韵熙的手不自觉的收紧,脸上也爬上一团红晕,这竟然是公荀为她雕刻的木兔。身为公主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可是哪件也不及自己手中的这个让苏韵熙觉得贵重与珍视!

清丽绝尘,宛若玉兔。倘若在公荀眼里自己是这样的存在,或许,她真的能寻到那个满眼是她的意中人,这些年只有苏韵锦讨她欢心的时候会甜嘴喊她“我那美艳动人的姐姐!”其他的夸赞却多是温润贤良,恭厚孝顺……公荀这样的形容对苏韵熙而言不仅是新鲜,更是一种肯定。这块小木兔,就像是扔进了冒着点点火星的炉膛里,把苏韵熙好不容易压下心头的好感,又全都燃烧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