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开始下一位了,还有哪家公司想上来宣讲呢”
原本还气势满满的各个地产公司在被魏源这么一闹腾的情况下,竟然一个个都鸦雀无声了。
也不知道自知是实力可能不太够还是说不想去跟魏源的公司竞争。
枪打出头鸟这个结果已经看的很明白了,第一个上去的还没有把自己公司的优势充分讲出来。
就被魏源和其合伙的公司一拳打下台来,甚至就连审核官都好像跟魏源有着若有若无的关系,这让眼前的这些人更加慌乱了。
但秦少威一点都不慌张,其实来之前秦少威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大致策略是什么。
只是刚刚看到魏源几句话就把第一个上去宣讲的地产公司打下台了,秦少威深深的认识到在地产这行大家盈利之间的一个微妙的关系。
如果你能保证那个跟你合作的公司百分之百能够赢利,并且最后是双赢的结果。
那么很大程度上别人就会优先的去跟你合作,但你要是给不了对方足够大的利益,这个蛋糕你拿二分之一,他拿二分之一。
这是最优的合作方式,但在地产这个项目上,一般很难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
只要合作了,恨不得跟对方一九开。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看到这里秦少威已经更加明确自己的竞标方式了,也比之前更加有信心能够干好这个事情,并且成功的拿到南郊地产开发这个项目。
“既然我看大家都没有要上去的意思,那我们魏氏地产就上了”
“阿城”
魏源给了魏国城一个眼色之后魏国城就上台准备宣讲了。
“大家好,我们是魏氏地产,我是副总经理魏国城。”
“我们魏氏地产在市里进行房地产开发也已经有十来个年头了,也参与了最初市中心的大部分项目。这一点在座的各位都是清楚的。”
说完之后魏国城还看了一眼审核官,刚刚打断张幕给张幕出难题的那个审核官看着魏国城竟然一脸微笑。
看到这一幕,秦少威一下就闻到了这其中的猫腻。但看着其他的两个面试官都无动于衷,秦少威的心情也相对放松了不少。
“我们魏氏地产的实力我就不多做介绍了,最简单的一点,我们是跟其他公司有长期合作的。”
“只要我们魏氏地产能够拿到南郊的这个项目,我可以很清楚的说,这个项目我们会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说完魏国城笑着看着台下。
这话一出,台下跟魏氏地产相关的一些地产公司像是拿到了免死金牌一样高兴。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仅不需要去和魏氏地产竞争,还能从魏氏地产这里分一杯羹。
而没有跟魏氏地产合作的公司,又竞争不过魏氏地产。
这个时候也就存在了一个矛盾,瞬间这个竞标会的气氛就很微妙,很玄学了。
能够与魏氏地产竞争的公司基本上多多少少都跟魏氏地产有长期的合作,刚刚魏国城这么一说也就意味着。
只要魏氏地产拿到了这个项目,也就等于自己间接的拿到了这个项目。到时候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最后蛋糕大家按劳分配。
可以说这已经是目前来看最优的划分方案了。
这也是魏氏地产经过好多天研究之后给出的尽可能最大的让利方案了,当然,魏国城对此胸有成竹。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只要跟我们合作的,基本上都是在市里比较有实力的公司。”
“只要我们魏氏地产拿下这个项目,那可以说是咱们市里所有有实力的地产公司的一次强强联合”
“做好南郊这个项目,也将成为必然”
“我说完了,谢谢大家请各位审核官能够综合考量我们魏氏地产的实力,然后给出最终的选择。”
鞠了一个躬之后魏国城就下台了。
不得不说魏国城这手棋下的确实妙,既安抚了想要跟自己竞争的对手,又在一番宣讲之下让其余的没有跟自己合作的公司望而却步。
无论这是魏氏地产内部做出决定后写的稿子,魏国城只负责来背一下。还是说魏国城本人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才能,秦少威觉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接下来自己应该面临的局面到底是什么。
原本还想着多看几家,综合考虑之后自己应该给出一个怎样合理的方案。
但魏氏地产这咄咄逼人的情况,让秦少威只能硬着头皮上去了,因为他也知道这番话下来,肯定是没人再敢上了。
“刚刚魏氏地产的宣讲已经结束了,可以看出魏氏地产的实力确实非常的强,有望成为我们本次南郊项目的有力竞争者。”
“还有其他公司想来宣讲的吗”主持人看了看台下坐着的各家公司代表,一字一句的说道。
安静,听不见任何声音的安静。甚至可以用寂静来形容现在的会议室了。
经过这么一出,要不是因为估计面子,很多公司可能听了魏氏地产的话之后直接就离开了。
“哦看样子大家都没有准备好啊。”
“刚刚我们一共有两家公司来进行宣讲竞标,要是没有人愿意上来的话,我们的审核小组就要去审核各家公司的综合实力了。”
“结果在两三个小时,经过我们三位审核官和其他的专家组成员共同研究决定后,就会把答案告诉大家。”
“还请相关公司耐心等待一会儿。”
正准备放下话筒,秦少威却站了起来。
“您好,我可以上来宣讲吗”
主持人看了一眼秦少威,似乎觉得有点面生,看了看手中的文件之后,主持人低声说道。
“您是...哪家地产...”
“正威地产,秦少威。”在主持人还在翻手中的资料的时候,秦少威一字一句,口齿清晰的说。
这句话瞬间就穿透了整个会议室,似乎大家的脑子里在这个时候,都刻上了这几个字。
“正威地产,秦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