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花柳巷的大户们欢呼雀跃,那些老人撤离了,他们又可以去堵阮集的大门了。

大户门站在街口,纷纷说道:

“哈哈哈,还是县太爷有办法”

“要说对付老百姓,还是当官的有一手啊”

“可不是,衙役往他们家里一坐,谁不胆寒呢”

“这些升斗小民,就是吃硬不吃软”

“以前还把我们高高供着,如今翻脸不认人”

“以后好好整一整他们”

......

庄园内。

阮集和周洪文等人聚在九楼,从这里可以看到街上的老人们正纷纷回家。

周洪文说道:

“东家,那些衙役太不像话了,他们到大爷们家里,连骗带威胁,大爷们实在顶不住啊”

李东旭气愤说道:

“那些衙役本来就没几个好的,咱们城里的老人哪是他们的对手,就算多算点工钱也不敢干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痛斥衙役的不是。

鱼叔在一旁抽着烟,神情无奈,即便是他现在看见了衙役照样紧张,何况是那些老实巴交的普通老人。

阮集朝城中望了望,不远处就是衙门,里面人来人往,似乎也在为劝退了老人奔走相告。

阮集收回目光,说道:

“县太爷不是父母官嘛,怎么会养那么多坏衙役”

李东旭嗤笑道:

“他算什么父母官,他顶多算一个沽名钓誉的庸官,来我们桐崖几年,我们老百姓不照样被那些大户压迫”

众人看了看李东旭,都不敢说话。

李东旭继续说道:

“那张耀承自认为是国子监学子,因此十分重视名声,但凡有污他名声的,都没有好果子吃,实在是小人一个”

众人低着头,更是不敢说话。

阮集目光一扫,说道:

“好了,大家先回去,这几天他们应该不会闹,以后会怎么样,再说吧”

......

清河上,一艘十数米大船在水面漂流,船上有诸多劲装汉子,目光清冷的看着河岸。

船舱中,一名威严锦袍老者站在窗前,看着码头高高的吊塔赞叹不已。

此人便是长峰郡郡守孟子游,长得道貌岸然,常年为官自带一股威严。

孟子游说道:

“看这吊塔,就可见那小东家是个胆大心细之人,我们在这桐崖败得不冤”

长峰郡税曹马如山苦笑道:

“郡守慧眼如炬,那小子确实有一手”

孟子游笑了笑说道:

“你儿马粟被张耀承赶出桐崖,这可和那小东家没有关系,你就不要记仇于他了”

马如山连忙躬身说道:

“如山不敢”

孟子游想了想,问道:

“那小东家叫什么来着”

马如山立刻回道:

“回大人,他叫阮集”

孟子游点了点头,说道:

“他救了公主,也算替我们消了一灾,我们还是要感激他的”

“是”

马如山低眉顺目道。

孟子游说道:

“我们先观察几天,看看此子为人如何,再做打算”

“好”

马如山又应道。

......

官道上。

土灶和媳妇翠花出现在平原入口,土灶背着大包小包,翠花抱着一个婴孩。

两人连走数日,带的干粮吃完了,已经十分虚弱。

那婴孩虽说刚出生,却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在布兜里瞌睡。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

土灶兴奋的说道。

翠花眼睛瞪得滚圆,看着远处热闹的古城,河面上的船舶,还有那一大片工坊,像是发现了新世纪。

怀里的婴孩被惊醒,歪着头看了看,也睁开了眼睛,眼中露出奇异之色。

两人加快了步伐,很快就到了码头,混在一大群人里,坐着摆渡去了对岸。

......

庄园外。

周洪文十几人走在一起,这些人俨然已经形成一个小团队。

他们已经是桐崖县的名人,走在街上,有不少人和他们打招呼,充满了恭敬之意。

张继然紧紧跟着周洪文,看了看左右,脸上一阵享受,说道:

“周哥,李东旭那小子拼命表现,周哥要小心啊”

周洪文目光一闪,说道:

“让他跳吧,咱们还是低调些,省得惹麻烦上身”

张继然咬了咬嘴唇,说道:

“周哥,你说东家能在桐崖站稳脚跟么”

十几人纷纷看向周洪文,在他们眼里,仿佛周洪文才是他们的东家。

周洪文笑了笑,不以为意说道:

“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要记住,做做样子算了,不要太出头”

众人似乎有所明悟。

......

李东旭和另外三人已经走到集市,他们步伐轻快似乎急于赶回工坊。

赵誓延也是第一批被阮集招入的读书人之一,此人同样性情颇为豪爽,因此便和李东旭走得近一些。

赵誓延面色忧虑,说道:

“东旭兄当小心呐”

李东旭一皱眉,侧头问道:

“誓延兄何出此言”

赵誓延说道:

“东旭兄快人快语,已经有不少把柄落于他人了”

李东旭愣了愣,不解问道:

“我有何把柄,落何人手中”

赵誓延和另外两人苦笑。

李东旭脸一急,说道:

“誓延兄,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让我猜着呀”

赵誓延叹了口气,说道:

“我们仨算是跟东旭兄一条道走到黑了”

另外两人苦笑点头。

不等李东旭催促,赵誓延说道:

“这段时间东旭兄表现积极,而周洪文他们一批人则假模假样,实则在东家和县太爷之间选择明哲保身,东旭兄,若是东家败了,你最近说的那些话,说不定就会是他周某人对付你的把柄利器,让东旭兄无法在这桐崖立足啊”

李东旭步伐一顿,眼中光波流转,随后大笑着大步而去。

赵誓延等人发愣,不明白李东旭想明白了什么,连忙跟上去追问个明白。

.......

又过去数日。

孟子游和马如山在码头旁的茶铺中喝茶,看着马车货物频繁往来,赞叹连连。

孟子游说道:

“一斤生铁二十文,做成菜刀卖八十文,这工坊效率又奇高,一天能出千把菜刀,再加上其他铁器,真是暴利啊”

马如山一阵眼热,说道:

“要不怎么说日进斗金呢,一座小小的县城,竟然能发挥如此巨大的潜力,真是不可思议”

孟子游悠悠说道:

“如山,若是对这些货物征税,一天能收多少税银”

马如山呆了呆,说道:

“若是对这些工坊的产出征税,按五成算,一天至少百两白银,一月三千两,一年能有四万两”

孟子游点头,赞叹道:

“我们诺大的长峰郡一年也不过五十万两收入,这桐崖的潜力可真是大啊”

马如山立刻说道:

“大人......”

孟子游看着马如山迫不及待的模样,笑了笑说道:

“税可不是说征就征的,否则张耀承早就下手了”

马如山一阵颓丧,急得抓耳挠腮。

......

河岸边。

庞大的铸造工坊内,铁水倒入一个个模具当中,没多久就有一块块红彤彤的铁板从模具中开出来。

这些铁板被送到一座座工台上,工台上方一座水箱下落,水箱下方连着的铁锤压在铁板上,只听嗤的一声,铁板迅速变扁。

旁边的操作工一挥手,另一座水箱下压,带到工台上方的水箱上升,随后操作工立刻将铁板翻一面,水箱又开始下压,红彤彤的铁板变得扁平。

“嗤”

铁板被放入水池中冷却,如此一柄菜刀的粗加工便算完成了。

工坊内还有数十个这样的工台,生产着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十分迅捷。

工坊内,阮集和李东旭赵誓延四人在一处偏僻位置探讨造船技术。

大城几乎都在清河沿线,而来桐崖的都是十几米的小船,运量有限。

尤其是现在铸造工坊需要大量铁锭和煤炭,小船运输量根本不能满足工坊增长的需求。

因此阮集决定造大船,特意抽出时间和李东旭讨论。

李东旭看着画板,一脸震撼说道:

“东家,这世上真有这么大的船么”

赵誓延激动的指着船尾,说道:

“这,这是什么,以往的船里似乎没有这个东西呀”

陈有铭和黄润贤伸着脑袋,简直难以置信。

阮集一脸高深莫测,说道:

“不过是五十米的船而已,这还不算什么大船,至于这里,是螺旋船桨,这个后面再造,先把骨架和船体造出来再说”

这个世界材料和工艺有限,还好木料充足,山里到处都是坚硬的老木。

李东旭眼珠子瞪得滚圆,说道:

“东家,这船可坐多少人呢”

四人纷纷看向阮集。

阮集微微一笑,说道:

“不多,五百人吧”

旧时代就是旧时代,他随便整一点前世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这里的小船顶多坐十几人,他们听了肯定又要震惊。

“哇”

果然,众人惊呼。

若不是码头那些吊车,还有那一座座工坊确实出自东家之手,他们肯定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

赵誓延咽了咽口水,问道:

“东家,那这船可载多少货物”

阮集笑了笑,说道:

“一艘这样的船,载量可抵五十艘十米货船”

“哇”

众人又再次齐声惊呼。

阮集一咧嘴,感觉还挺好玩。

李旭东好奇问道:

“东家,那一艘这样的船,我们卖多少银子?”

阮集想也不想回道:

“怎么也得十万两银子,等造出来再说”

众人眼珠子瞪得滚圆,一艘船竟然敢卖十万两,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接下来阮集就开始和他们商讨如何建造船坞,如何建造构建等等。

工坊另一处,周洪文和张继然佯装检查铁件,却不时看着远处商量的阮集等人。

张继然说道:

“周哥,东家竟然找李东旭他们私下商量什么,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周洪文目光闪烁,说道:

“无妨,让他们折腾去吧”

张继然一脸不甘,说道:

“周哥,若是李东旭爬到我们上头,那多憋屈啊”

周洪文嘴角抽了抽,眼中厉芒一闪,说道:

“放心,他没机会的”

张继然看着周洪文,脸上得色一闪。

没多久,两人便离开这里去往其他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