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青下意识的停住即将要刺进姜渭脖子里的人皇剑,看了看声音来源的地方,发现了自己的大姐,他又瞧了瞧姜渭,冷笑道:“怪不得为何你竟这般有持无恐,原来是求得了长公主帮助,不过你以为这样,朕就不敢杀你吗?天真!”语罢,那一剑继续刺进。姜渭被吓的慌忙躲闪。赵长青并没有运用自己的武道修为,所以在慢动作下,被姜渭躲开也实属正常。赵长青看此,皱眉道:“你竟敢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圣贤道理,都被你读进狗肚子里去了?”姜渭语无伦次,“陛下…不是…微臣…”吞吞吐吐半天,都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来。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太担忧自己的性命问题了,因为听大长公主这意思,好像是要救自己?而且陛下刺来的剑,确实是相比刚才慢了不少啊。他这纯粹是想多了,赵长青刺的慢是想找准大动脉的位置,一击必杀,省的他痛苦,这是为他好。此刻,赵长歌已经来到了赵长青的身旁,她慢慢将赵长青手里的剑放下,然后说道:“何必如此着急?”赵长青一听,也是,将他的命留给东厂,借此让东厂这个组织趁机扬名立万岂不是更好?他看着姜渭冷哼一声后开口道:“今日就暂且饶你一条狗命!”姜渭大汗淋漓,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浑身都湿透了。刚才对于他来讲,真的是太刺激了。这才叫人生啊,有没有!赵长歌挥一挥衣袖,正色看向群臣,与此同时,群臣皆是作揖道:“臣等拜见长公主殿下!”赵长歌看了看姜渭,道:“你的命,活不长了。”姜渭闻声,懵上加懵。几个意思啊?您不是来救我的命的吗?难道你们姐弟俩这是一唱一和,变着法的吓我?可为什么我觉得我的脑袋已经不属于我自己了,这是错觉吗?姜渭颤抖着身躯、哆嗦着嘴唇,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众大臣此刻看向姜渭的目光都充满了怜悯的情绪。这年头儿,出头鸟不好做啊!赵长歌向群臣只说了一句话,却声音之尖锐,响彻在每个人的耳旁,久久不散,“你们要永远记住,你们是臣,他是君!自古只有被君逼范的臣子,从未有臣子能够逼迫君上!今后,也不会有!各位若是执意妄为,后果自负!”说完这句话,群臣议论纷纷,不过没多久,再次齐声道:“臣等谨记于心,终身不忘,谢长公主殿下教化之恩!”赵长青开口道:“既然知道了还不滚?朕不妨告诉你们,谁再敢阻止朕建立厂卫,就是朕的死敌,朕与他,在这大魏国内,只能活一个,不死不休!”众臣早已心生退意,就差个台阶下了。但是赵长青这句话,能是台阶?就在这时,殿外有喜讯传来,是军报!剑一让其面圣禀报,那军中斥候见到圣颜后,立即三跪九叩,而后说道:“启禀陛下,我军在青州边城外大胜,陈将军千里突袭破敌!”赵长青闻声心中一惊,而后叹起气来。来了。终究还是来了。躲是躲不过去的!系统啊系统!瞧你干的好事!朕心痛啊!朕知道他会赢,没想到居然赢的这么快!那名斥候汇报完后,将手里的军报双手呈上。诸葛亮接了过来,准备呈给圣见。但是此时此刻,再让赵长青去看这份捷报,不就是补刀吗?他哪还有心情去看这个东西?赵长青摆了摆手,面无表情的示意不看了。诸葛亮一愣,心想道:“不愧是陛下,果真用兵如神,经过前几日我与陛下说了青州简要军情,而陛下就能从中揣测出是这个大胜的结果,相较于陛下而言,我还当真是远远不如啊!”他觉得赵长青听到捷报竟还能如此淡然处之,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便胡乱想了一通。接着又想了想,他觉得有必要让群臣都知道这件事情,跟随陛下出声入死的陈将军又打了胜仗,这个消息一说,定能让群臣对陛下的敬畏之心又多几分。想至于此,诸葛亮向那名跪在地上的斥候说道:“既然陛下不想看奏报,你就自己向陛下以及诸位臣工说说,胡国公是如何大胜的?”斥候转身看了看,心想,乖乖,这是什么阵仗啊?那么多大官都在这里跪着,这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吗?他作为一个斥候,人微言轻,不敢多想,立即磕头开口道:“启奏陛下,是这样的,陈将军赶到青州边城后,晋军几次三番攻打边城无果。后来他们又增派援军,与我们展开了激烈对持,陈元帅趁敌不备之际烧了敌方粮草、引水东流,断了他们的水源,又在敌军被酷暑暴烧军心不稳之际,出兵攻打晋军。晋军顿时被击散,随后,陈将军只率领三千白甲骑兵‘白袍军’千里奔袭,足足杀了晋军六七万人,将晋军彻底逼退至晋国边关。”众大臣们闻声后都惊讶了。三千斩敌六七万,乖乖啊,这是什么神仙战绩啊?!不会有假吧?连太祖皇帝从起事起就带在身边历经百战未逢一败的凉州铁骑都没这么牛逼吧?礼部尚书黄丞趁这个机会起身作揖道:“臣恭贺陛下,恭贺大魏,恭贺胡国公旗开得胜!”现在可不是质疑这份战绩的时候。得把握住这个能令陛下高兴的机会!群臣随后皆起身,向赵长青道:“臣等恭贺陛下!”然而,这个时候的赵长青,都快被气炸了。他先是瞪了一眼诸葛亮,多什么嘴啊真是的!朕问你了吗?你就让斥候说。说说说,说个屁啊说!还不够给朕心里添堵的!尤其是他听到‘白袍军’这三个刺耳的字眼时就有些想吐血!到底还是拜系统所赐,陈庆之成为了真正的陈庆之!再然后,他看了看黄丞。恭贺你大爷!胸膛里这股气,终于爆发出来了,“朕让你们起来了吗?你们不是喜欢跪吗?给朕一直跪着!”语气极其不善。众大臣我看你,你看我的。想了想,果断又跪下了。早知道就不跟着凑这个热闹了。惹恼了陛下不说,还得一直跪着。六部尚书心里是真害怕了。连这份捷报都不能泄去陛下心里的火气?这是得有多恼羞成怒啊!这次,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没过一会儿,又有一份捷报送来了。赵长青气血翻滚,怎么还有?送捷报的斥候说道:“启禀陛下,陈元帅已经率领白袍军攻下了晋军边关!”赵长青真的要吐血了,都特么怪系统啊!陈庆之为大魏国打下新的版图了!为了史书要写朕是开疆拓土的一代帝王了!而不是昏君了!赵长青欲哭无泪。群臣再贺!这还不算完,接连半个时辰内,又陆续送来两份捷报。一份是说陈庆之将军连夺晋国六关。一份是说晋军不敢打了,意欲和谈。此战,陈庆之将大魏的威风彻底打了出去。这个时候,赵长青真想找个厕所,痛痛快快哭一场,最好是能够哭晕的那种。这也太打击人了。不过相比如此,赵长青更想将陈庆之大卸八块。不过,这个时候的文武百官情绪都很激昂,他们似乎忘了自己来此的初衷了,一个个喊着嚷着要请赵长青奖励陈庆之。就连诸葛亮以及刚刚赶来的萧逾明等人都是这个意思。没有办法,总不能当着大家伙的面儿惩罚有功之臣吧?有一个斥候汇报完陈庆之的功绩还不算完,还补了一句话,说是青州之地现在广为流传的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没错,就是这句童谣。赵长青很想掐掐自己的人中,因为那头晕的久违感觉,再次出现了。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无可奈何下,赵长青只能说等陈庆之来了之后,请他吃饭,就是摆宴庆贺,但是赏赐是不可能的了。除非赏他一杯毒酒,因为赵长青现在恨透了他,更恨透了系统,所以,根本不可能再给陈庆之任何赏赐的东西了。群臣没有听到具体赏赐陈庆之什么,也并没有感觉奇怪,都是国公了,还要怎么赏?差不多得了,反正现在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听到赵长青要为陈庆之摆宴的话后,最晚来的一名斥候又说了一句话,说是陛下现在被大街小巷的老百姓们都盛传是一代明君,这是他在来的路上听到的。对于陛下而言,这也应该是一份喜讯吧?赵长青听了之后皮笑肉不笑,很尴尬,也很无情。唉。心累了。爱咋滴咋滴吧!自己需要静一静。“都退下吧。”赵长青有气无力道。群臣闻声愕然,向赵长青告退后,赶忙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这就是很好的一个台阶啊!不至于丢了文人的面子。但是…为什么看到陛下的表情有些落寞呢?难道是听到陈庆之将军无往不胜的战绩后,担心他会功高震主?对,一定是这样!算了,不管自己的事,还是让陈将军自己自求多福吧!就这样,赵长青听到陈庆之的胜绩而担心功高震主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直到传进了陈庆之的耳朵里。而这场大明宫的君臣对议,也被载入史册,更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百官大叩门。他们分析,正是这场政治风波,让人皇直接牢牢握紧了当时大魏的政权。其政治手段,不愧是千古一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