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大帐,张举兀自咆哮道:“丘力居,你不是说敌军全军覆没吗?现在是怎么回事?”

丘力居惊恐,唯唯诺诺道:“我也不知啊,刘协夜袭的大军全军跳崖,实在不知道这些人是哪里来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杀进大营的,而且现在一个敌军的尸体也未发现,也不能说就一定是刘协小儿干的好事吧。”

其实不是刘协虎啸营士卒一个没死,只是刘协有规定,死亡士兵的尸体,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能不管不顾,一定要带回去,好身安葬。

这是刘协增加军队凝聚力和大家忠诚度的一个规定,叛军等人都是貌合神离,自然不知道这中间的意思。

张纯不言,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

丘力居说话前后自相矛盾,张举也是有些受不了,当即不悦道:“丘力居,你别跟我说敌人是凭空变出来的?你连续两次设计,连续两次害得我军损兵折将,以后你就不要出计了,我这大军真的经不起你折腾了。”

张举言语不善,又是附带讥讽,丘力居脸色潮红一片,也不好辩驳,但是仗着自己的四万骑兵还在,却也不怕张举翻脸。

张举也是考虑到这个,才没有过多的谴责丘力居,否则,以他的性格,恐怕早就将丘力居拉出去砍了。

张举又道:“我军损失如何?”

“昨晚我军营中粮草辎重被焚,只能尽快到携风谷去取粮了,士兵折损倒也不多,三千人而已,大多是内讧造成,倒是马匹无恙,好像是敌军见我们发现,还没来得及干坏事就撤了。”张纯汇报道。

三千人的折损并不是代表着死亡了这么多人,而是连上受伤短时间不能参战的人,这从张纯嘴中轻描淡写的说出来,张举听得又是一阵暴怒,奋力一拍桌子,骂道:“刘协小儿,我跟你势不两立。”

张纯不语,丘力居脸红,不过还是蛮庆幸自己的战马没有受损。

而此时此刻,张举大军也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事,个个惊恐,脸红,懊恼,士气已经低得没有办法了。

……

刘协大帐,刘协见徐晃一身血污,急忙下去扶起,左看右看,担心爱护之情溢于言表,待得发现徐晃身上没有受伤才放下心来,又将曹袁等人看了一番,这才微笑着点头。

刘协年纪虽小,但做起事来滴水不漏,又知人情冷暖,众人见刘协好不做作的动作,心里十分受用,这时候徐晃才道:“主公,如此这般,昨夜用曹将军之计,张举大军损失约三千余,粮草辎重也被焚烧一空,现在士气一定低下。”

刘协听完大喜,微微点头,道:“好,孟德兄献计有功,本初兄此次有功,上次有过,功过相抵,公路兄则算一功。”

袁绍听完不禁又从刚刚激动的心情之下变得气垒起来,本来他和曹操一样,都是斗将失利,导致本方士气低下,被记下一过,但现在曹操比他多出了一个计谋,并且获得大胜,反而有功了,其次则是袁术,向来都是明哲保身,这一个纯粹的酱油居然也有功了,而自己身为四世三公之后,又是洛阳年轻一代的翘楚,这晃悠了好几个月了,却是寸功未立,这岂能不让袁绍泄气?

其实曹操袁绍斗将失败本不算有过,只因刘协还未发话,二人便主动出战了,赢了还好说,输了就是有过,如果是刘协要求他们去斗将,就算输了,也没什么,关键就在于二人太过自信,又想得太多。

刘协又道:“现在敌军粮草大部分被焚,就是开始第二步棋的时候了,诸位有何意见?”

荀彧首先分析道:“二皇子袭营烧毁敌军粮草就在于让敌军缺粮,张举叛军势必会在近期遣人往藏粮地点取粮,只需我军在张举大营外派遣探子,跟随取粮的队伍,不几日便可得知敌方张举军藏粮之地,到时候奇袭藏粮之地,敌军十万人可不战而下!”

古代打仗就是这样,如果是大军会战,必定有一个隐秘的藏粮所在地,就比如官渡之战,袁绍将粮草放在乌巢,曹操就无从得知,自许攸来投靠曹操的时候,才说出这个藏粮的所在地,也就有了曹操奇袭乌巢,从而击败袁绍的故事。

往往一场战争的范围可以达到方圆百里,甚至更大,想要靠己方斥候去寻找敌军的藏粮所在地,近乎痴人说梦,所以各种战例都是劫粮道,而很少说什么直接烧毁别人藏粮所在地。

当然有的战争也不需要藏粮地,只需要就近的城池便可,但张举十余万大军并没有据城而守,又一路和公孙瓒周旋百余里地,绝无可能随军携带所有粮草,那么粮草必定是放在一个隐秘的地方,随用随取。

而刘协并不能确定张举什么时候缺粮了,要去取粮,至于取粮的方向,取粮的人更是无从得知,因而无从下手。

现在情况大抵如此,既然不知张举大军的藏粮所在地,所以就只能烧毁张举大营的粮草,大军缺粮,张举就势必在近几日去取粮,也就更容易暴露藏粮所在地的位置!

于是刘协赞同道:“军师说得不错,虽然就在这几日,但想要探知敌军粮草驻地也是难度颇大,成与不成就看天意了。”

这时候袁绍还是功过相抵,而曹操和袁术都各有一功了,袁绍自然不甘落后,小眼睛滴溜溜转了数圈,才道:“二皇子,以绍看来,不如我军一万人分成四队,围住张举大营,围他三日,张举更加缺粮,势必会在我们撤围的第二日前往取粮,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得知张举叛军的藏粮所在地了。”

袁绍话音刚落,一阵嘲讽的大笑声就传了出来,并且说道:“哈哈哈,本初,亏你想得出来,一万人去围人家十万人,就算人家饿肚子,一人吐口唾沫都能淹死你,你还围人家大营,你怕是瞌睡没有睡醒。”

这大笑来的突然,但却是有些耳熟,袁绍抬头一看,发现果然就是袁术,心下不悦,但现在袁绍是为了献计获取功勋,也不愿与袁术过多纠葛,只是辩解道:“公路,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们去围张举,又不是一定要和他死磕,他要出营攻我,我们大可离去就是。”

袁术当然不吃这一套,反问道:“说得轻巧,你当乌丸人的骑兵是假的吗?”

“你又有所不知了……”

袁绍袁术两兄弟打算就此展开一场你有所不知的辩论大会,各说各理,不过刘协却是听得眼前一亮,当即打断二人的辩论会,说道:“好了,我认为本初兄的计策可行。”

袁绍的计策确实有些荒唐,但刘协又说可行,这不得不让曹操和荀彧二人也疑惑起来,于是问道:“二皇子,不知您有何看法?”

刘协笑道:“张举军并无智谋之士,如果按照本初兄的计策,分兵围张举大营,本就事出有妖,但如此这般,敌我双方转战百多里,敌军不明我军情况,且粮草又还能坚持几天的时候,并不敢轻易出击,因此我认为本初兄的计策还是可行的。”

袁绍听完大喜:“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哎呀,还是二皇子聪明,绍不善言辞,二皇子一下就能说出绍心中所想,果然不愧是天之骄子啊。”

袁绍打什么算盘,刘协自然是知道的,不过袁绍这计策确实有可行性,便道:“好了,本初兄,此次若是成功,算你一功。”

袁绍大喜,曹操和袁术不喜!

荀彧作为大智之人,思虑就要稳妥一些,于是又问道:“如果敌军就不中计,到时候大军出营与我军对战,反倒让我们变得被动了,如之奈何?”

刘协暗暗点头,微微一思考,旋即道:“军师,自古就没有十拿九稳的战争,如果不用本初兄之计,我想我军获得敌军藏粮地情报的可能性也就十之一二,但若是用了,又成功了,这个可能性估计至少有五层。当然,如果失败了,我军肯定会有所折损,但我们以有心算无心,提前规划好撤退路线,想来这个折损还能在承受范围内。再说了,俗话说,搏一搏,单车变摩托,额,这个单车摩托我就不解释了,我想说的是,我虽然不喜赌博,但此刻搏上一搏,这最终的利益和代价相比,却也是值得的。不知军师以为如何?”

听完刘协一番话,荀彧曹操尽皆不语,但荀彧却是想着,公孙瓒被围,能不能长久还两说,救援公孙瓒势在必行,而现在又没有好的办法,而且刘协这一搏,利益可不仅仅是能够救出公孙瓒,还能快速的平灭叛军,这等利益,如果用几千士卒性命来赌,想来也是值得的,何况还是刘协那句话,自古就没有必胜的战争,如果不能快速平灭叛军,后续要折损多少人,这个账,谁都算不清。

荀彧虽是文人,但也不是迂腐之人,想到这里,荀彧也就不愿多说了,只是点头同意。

……

(本章完)

十万围一万叫以大势破敌,一万围十万叫脑子有问题——张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