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也知道张燕脑子不好使,便道:“张将军,我已有定计,这样,接下来你听我安排,三个月之内,我们不但要拿下上党,还要拿下晋阳,还要把黑山军其他各部给拿下。”
听完郭嘉的话,张燕惊得一塌糊涂,不可思议道:“军师,你这胃口也未免太大了点吧。”
郭嘉笑道:“还可以,不算大,一顿也就吃那么点。”
“好吧,那就请军师安排。”
郭嘉便道:“首先,张将军先选出两千精锐,拌做平头百姓,携带些钱财,趁着晋阳那边还没有发现我们的意图和踪迹,趁机混入晋阳,在城中做好准备,只待城外火起,便趁势夺取城门。”
郭嘉话音一落,张燕眼前一亮,赞道:“咦,军师果然妙计,但是我们现在要打的是上党,为何派人去百里之外的晋阳啊?不如先用此计来拿下上党不好吗?”
难怪张燕会如此想,这计策虽然平淡无奇,但胜在能够出其不意,但现在进攻的乃是上党,郭嘉却将人派往晋阳,这就有点玄乎了,不过郭嘉早有定计,便道:“大哥,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种计谋可一不可二,在上党用了,走漏了风声,晋阳那边就不好使了,张扬又不是傻子;再说了,我们现在临近上党,估计上党那边也收到了一些风声,恐怕已经做好了一些准备,此计还不一定成功,用在上党反而容易打草惊蛇;另外嘛,上党我已经有了攻下的办法。”
郭嘉说得在理,现在进攻上党,百里之外的晋阳肯定没有戒严,因此倒不必担心晋阳会发现潜入城中的一两千人,张燕暗自点头,道:“好吧,军师,你继续说。”
郭嘉望着地图,指指点点道:“我们三万大军出黎城,携裹百姓围上党,如此这般,我们再围点打援。”
郭嘉说了很多,基本上围绕在晋阳和援军等等不太和攻破上党搭边的事情,这当然让张燕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道:“然后我们做啥捏。”
郭嘉笑道:“然后我们攻下上党,黑山诸部上次在冀州夺宝中没占到便宜,见将军拿下上党,如此这般,到时候我们如此那般,趁势统一黑山诸部。”
张燕听完,虽然没能完全搞懂郭嘉的意思,但这一连串的计谋听起来实在太过高大上了,听得张燕耳目一新,张燕叹道:“我去,军师,你这脑瓜子到底咋长的啊,我能看一下你的脑袋吗?”
郭嘉闻言一个哆嗦,骂道:“你怎么跟主公一个德行,有这癖好,主公我不敢违逆,你也敢来虎口拔牙,滚!”
然而张燕无动于衷,盯着郭嘉,那意思是:我怕主公,但是还不怕你军师,主要是你军师没有主公那个气场。
也难怪,郭嘉平时吊儿郎当,没有威严,不像刘协,有时候发起怒来,典韦等大老粗都怕。
郭嘉回敬一个眼神:我的脑袋你是别想观摩了,赶紧下去办事,否则耽搁了大事,主公那里不好交代。
张燕也是一个哆嗦,别他喵的到时候耽搁了正事,被军师告诉主公,他张燕为了看脑袋把自己脑袋个搭进去了,那自己就有点冤枉了。
张燕不敢造次,急忙下去加班。
......
半个月后,两千精锐在裴元绍的带领下,来到晋阳,先是拿出大量钱财贿赂城门守将,结果轻而易举就混入城中蛰伏起来。
比想象中还轻松,这也是,张扬军事水平基本没有,就靠一个好吃懒做,随时想着投降的杨丑,哪里镇得住这些**,而且晋阳易守难攻,除了前面刘协军做出了一副要进攻晋阳的态势外,其余人都没有谁在这时候来晋阳找茬。
寒冬腊月的,根本就不是出兵的时机,匈奴人都不敢来,所以现在的晋阳基本上没有任何防备。
张燕这边又听从郭嘉安排,两万八千人马如同秋风卷落叶一般,不过数天,就把上党城外东面一带席卷一空,掠得百姓二三十万,其中男女青壮数万人,围住上党;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士族在城外土地上的佃户,是不存在于大汉户籍上面的,钱财土地人口都被士族把控,国家没有税收,出了什么事,国家拿不出钱赈济,百姓无法生存,只能造反,这就是东汉末年动乱的根本。
随即,张燕又派遣周仓率军万人潜伏在虒亭。
......
上党城中,温凯聚众议事。
得知黑山军大举入侵的消息,温凯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议事厅中不顾形象的破口大骂起来:“卧槽啊,黑山军这次下山为什么选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时候劫掠我并州啊,城外已经一片狼藉,大家快说说怎么办才好啊。”
长史道:“大人,下官觉得是黑山军前番在冀州大败,丢失大量粮草辎重,现在粮草不足以过冬,这才铤而走险,在这个季节下山前来劫掠;但我上党有一万余守军,又城池高大,我相信他们攻不下上党,用不了多久就会退兵。”
长史的话倒也不假,冬天本就不是出兵的季节,就比如刘协破王国的时候,压根就不需要怎么防守,就是泼冷水就足已退敌了,然而温凯本就志大才疏,又贪生怕死,纵然长史说得笃定,但他仍旧无法放心,道:“但是他们现在携裹百姓是什么意思,分明是想要攻打上党,这些该死的泥腿子天天吃我的,喝我的,还要来打我,真是一群忘恩负义之徒。不行,吓死宝宝了,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必须马上向张刺史求援。”
长史摇头苦笑,心道这太守大人还真是胆小得可以,这些人衣不蔽体,凭什么打得下上党?不过温凯都这样说了,长史也只好下去安排人出城向晋阳。
温凯在这种时候,也不敢吝啬,赶紧拿出钱粮鼓舞士气,又交代都尉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上党,静候援军。
......
晋阳。
张杨看完上党的急报,当即聚众,道:“诸位,上党急报,数万黑山军出黎城,携裹数十万百姓,现已包围上党,温大人,令弟遣人来求援,你看看吧。”
温恕接过求援信,仔细观看了一番,才道:“大人,黑山军这个时候出山劫掠,无异于自取灭亡,我意置之不理,数日之后,黑山军粮尽,又天寒地冻,自然退却。”
郭缊也道:“温大人所言甚是。”
然两大文官都这样说了,张扬刚想表示拒绝出兵之时,军司马杨丑却站出来道:“大人,在我看来,我们不仅要出兵,还要出重兵。”
杨丑是晋阳唯一的大将,他说话虽然不足以改变决策,但也能够引起一些注意,毕竟出谋划策靠这些文官,真正打仗的时候还得靠他。闻言张杨便问道:“哦?杨丑你有何高见?”
杨丑道:“大人你想,黑山军此次出山,败局已定,而我们只需在上党外围观望,只待黑山军粮尽,溃散之时,内外夹击,即可大破黑山军,那黑山军从此大势便去,数年之内再不敢直视并州,岂不好过任其安然撤退,来年又来劫掠得好?”
杨丑这话倒也中肯,也算是有点道理,张杨听完就有些犹豫不决,问道:“这?二位大人如何看待?”
毕竟杨丑这话还是有点道理的,温恕、郭缊二人也被问住了,只是讷讷道:“这......”
温恕、郭缊无言,张杨就有些头大了,一时有些冷场,但杨丑急切想要建功立业,这等好机会又岂能放过?于是急忙追问道:“各位大人就说下官这个计策行不行吧?”
温恕口不能言,心道平日里杨丑就是个溜须拍马的棒槌,什么时候有这种见识了?但杨丑今天把道理阐述明白了,他也没有理由拒绝,于是道:“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
张扬也是颇为意动,道:“杨丑,你需要多少人马前往上党?”
张杨这样一问了,杨丑情知有戏,喜道:“这个,目前晋阳有两万余士兵,末将想万人足以。”
杨丑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张杨也是心下放松了些,晋阳城池高大,有一万人足够防守了,张杨又见郭缊二人没有反对,于是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杨丑你即日点将发兵上党,切记小心为上。”
对于张杨的嘱咐,杨丑不置可否,笑道:“呵呵,大人多虑了,我杨丑打扁并州无敌手,区区几个毛贼,还入不了下官眼中。”
“小心总归是没错的。”
“是是是,大人的话,下官一定谨记于心。”
......
话说杨丑为什么要建议出兵,其实也就是想挣军功,打点名头出来,到时候并州迎来新主,也好有一席之地不是?杨丑虽然天天拍张扬的马屁,但他实在是看不起张扬,感觉张扬就是个棒槌。
也难得他这一次头脑突然开光,竟然一口气说服了温恕等人,不过却正中郭嘉下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