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防盗措施便是”
王旭老师笑眯眯地卖着关子,掉着场下众人的胃口。
而急不可耐地等待着王旭老师说出答案的观众们,则在此刻万分期待地注视着王旭老师,心脏都跟着咚咚跳着!
不得不说的,王旭老师抛出来的这个话题,实在性话题性十足!
震惊!清代著名商人作家,竟如此身体力行打击盗版?
这个硕大的疑问句,此刻悠然悬在了每个人心头!
无数的人都忍不住在心下猜想着,李渔究竟会以何种措施打击盗版?
要知道,那可是四百年前啊!
而且,李渔还是华夏国第一个“网文”小说家,
这尴尬的时代背景,和李渔尴尬的网文教父身份,导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便是——
他如果想到打击盗版,完全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国家也没有相关部门可以帮他!
所以.
这样的情况下,李渔先生靠他的双拳双腿,要怎么和那些庞大的盗版书贩子战斗啊?
众人忍不住疑惑地想着。
而越想,众人便越激动!
没办法,属实是这个问题本身就实在是爆料性十足!
由不得大家不脑洞大开啊!
不少观众兴奋地幻想着李渔打击盗版的三百六十种方式。
而王旭老师,则在顿了顿声音后,接着讲到,
“说到防盗版措施。
就不得不先说李渔这个人,他在打“假”这一方面,简直是个出类拔萃的好汉!
他可以说是华夏国历史上最早有版权意识的出版家,也是最早捍卫自己著作权的作家!
他开始四处打假,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就在他打“假”的过程中,他发现,当时的“金陵”城是盗版书贩遍地横走的地方,于是,他一怒之下,为了打击盗版书贩,和盗版风气,做了一个重大的举措!那便是——
他决定举家牵往了金陵城!”
恩?
我了草?
什么鬼?
举家迁往金陵城?
这尼玛是人干的事?
当众人听到王旭老师说出李渔这无与伦比的防盗措施后,一个个顿时表情炸裂了!
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
李渔先生竟然这么拼!
为了打击盗版,竟然特么地只身搬到了盗版书贩的老窝?
“这一手操作属实亮瞎了我的狗眼!这特么这手操作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如果用今天的事例来说明的话,那就是耐刻为了防止盗版鞋生产,直接将公司总部搬到了莆甜啊!”
“哈哈哈哈!不行了!我特么要笑尿了!这李渔先生真特娘的是个人才,别人盗版他的书,他竟然直接莽到别人老巢里战斗去了!狼灭!这特么真是货真价实的狼灭!”
“咯咯咯咯!李渔小哥哥也太好玩了吧!看来盗版书贩的确把他气得不轻!这直接气得把他的精神小伙气质都暴露了!哈哈哈!”
“不得了不得了!果然,我特么就知道,有文化的沙雕,就是特么不一样!这手操作估计盗版商也直接吓傻眼了!”
众观众们欢快地发着弹幕,为李渔先生这手神级操作高高竖起了大拇指!
而舞台上,王旭老师的讲述,却还在激昂地继续,
“其实,举家搬望金陵这个想法,不是李渔临时起意。
他其实早就在谋划着搬家的念头,因为,金陵,作为当时天朝整个南方最繁荣的地方,小说和戏剧的发展,远超当时的航州等地!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小说事业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打造自己心中的文娱帝国,李渔开始了这段历史上著名的搬家之旅!”
“这是1662年的一天,李渔离开了西胡,来到了金陵,他在这里修建了一所以后让他名流千古的地方——“芥子园”!开始了他人生的又一段辉煌的时刻”
“而这段人生的开展,就要先从我刚才提到的‘中原五百’开始!”
“如果熟悉网文的读者,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原五百’这个称呼,代表的是网文届五位顶尖的网络作家!”
“而在这里,我所说的中原五百,是指明末清初之际,整个大清朝通俗小说界,五位扛鼎级的小说家!”
“而因为他们以李渔为核心,又经常游玩在李渔的豪宅芥子园中,所以他们隐隐便以李渔为首而称霸文坛!”
“而这五位作家里,我想有那么两位,大家绝对熟悉!”
“大家不妨可以猜猜,这清朝‘中原五百’,都会有谁?”
王旭老师悠悠笑着,再次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而直播间的观众们,在听到王旭老师的发问后,也异常兴奋地疯狂发送弹幕,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
“我知道!王旭老师!这里面是不是绝壁有你上次讲到的金神叹兄!老子敢打赌!我神叹兄一定在这其间!我赌五毛钱的!”
“楼上的兄弟,你快别胡说八道了!金神叹兄弟是书评家,不是小说家!王旭老师这里说的写小说的五白!”
“我悟了!我悟了!让我猜猜!王旭老师,这个人会不会是之前我们读书会上提到的曹雪芹!毕竟他写的《红楼梦》可是华夏国小说巅峰代表作!”
“不对不对!楼上的兄弟,曹雪芹是清朝中期的,这李渔先生是明末清初,这时代完全对不上啊!这是爷爷和孙子的差距!这怎么搞?”
一众观众五花八门的讨论着。
但无论大家伙如何激励地互相抛着答案,总是彼此都不相信。
于是,最后,大家伙又把皮球提到了王旭老师脚下。
而这次,面对直播间已经攀升到10w+的在线观众,以及现场的千余名观众,
王旭老师似乎也对即将讲述的故事,显得异常兴奋,
只见他拿起话筒,激情澎湃地说道,
“我这里说的‘中原五白’,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江中三子‘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
“以及刚才大家提到的曹雪芹的爷爷曹玺!”
“还有,我华夏国历史上,开辟人鬼恋爱先河的——”
“蒲松龄,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