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李牧去的是个身材高大,但是显得很羸弱的小伙子。李牧生的和他差不多高,但是显得更加健硕。
这个小伙子叫孙文,在家里年成好的时候,还跟着村里的秀才念过几年私塾。
孙文虽然现在把之前学习过的只是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不过,他也能看出来,这个李牧,和自己比起来,不是他能比的。
孙文在路上一直琢磨要怎么才能跟着李牧,他一直偷偷看李牧。
李牧并不把孙文的目光放在心上,反正看他的人多了去了,多孙文一个也不多。
很快,李牧和莫寒就跟着孙文一起上了一辆小小的皮筏子。
孙文瘦弱,实在是难以带着李牧和莫寒划动皮筏子到岸边。
他尴尬的滑了两下,就气喘吁吁的。李牧和莫寒见状,只得一人那一把桨,很快,皮筏子飞快地朝岸边划去。
岸边没有码头,只有用木板搭了一个可以勉强上岸的地方。
李牧和莫寒都不用从这里上岸,他们脚下一点就飞上岸,然后等孙文从从木板处上岸。
岸边的族长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叫自己的族人停下叫骂。他年纪大了,虽然看着风烛残年,但是多年当族长的威望还在,他咳嗽了一声,点了两个人,叫他们去看看船上是不是出事了。
但是还没等他点的人出发,孙文就带着李牧和莫寒出现了。
孙文叫了一声“族长”,忐忑不安,道:“族长,这两位是船上的客人,他们有话要跟你说。”孙文说完,就赶紧退到一边,如果不是李牧和莫寒,他连跟族长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族长这么大岁数,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他看孙文将李牧和莫寒带来了,就知道船上出事了,赶紧换了一副谄媚的笑脸,道:“二位客人,是不是坐船做的不舒服了才下来的?”
李牧对上这张铺满皱纹的脸,笑了笑,道:“船老大说遇到水匪,我和我兄弟一身功夫,就想帮他们把水匪除了,水匪在哪?我记得他们就在岸边啊。”
族长就知道,自己装疯卖傻是混不过去李牧这一关了。他赶紧又沧桑的叹了一口气,道:“唉,两位爷,我们也是没办法,田里颗粒无收,再这么下去,只有卖地了。”
李牧等得就是族长这句话,他不客气道:“正好,我要买地,说说看,你们地在什么地方,怎么卖?”
李牧也不等这些人回答,自己就回答了,道:“看你们的样子,距离这里也不是很远,我猜猜,也就是不超过三十里。如果家里的男丁都在这里了,整个村子加起来也就三百亩左右的田地,今年可能颗粒无收,这田地也不太肥沃,不如就卖了算了。”
李牧的话说得很轻巧,在这些村民耳中却不同寻常。
田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在农业国家,百姓与耕地的来联系更加紧密。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是跟农民田地有关。
纵观历史发展,当社会上豪强大族土地兼并达到最突出的地位时,百姓生活难以继续,就会发生大小不一的农民起义。
因此在历朝历代,开始都是以给百姓分田开始的,结束的时候,百姓的田地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现在大唐正处于贞观盛世之时,土地兼并当然很少。百姓还是将田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哪怕要饭,都要保住自己的地。
族长听李牧说完,和其他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边,莫寒还在说风凉话,道:“都做出拦路打劫的事情了,这些田地还是趁早卖给我大哥,免得糟蹋了。”
最终,还是族长开口了,他小心翼翼地说道:“两位爷可能误会了,我们不卖地。”卖地,就意味着以后就再也没有田地可以耕种,他们也就没办法生存下去。
李牧冷笑一声,道:“怎么,只许你们打劫我们,不许我们买你的地,你想的也未免太好了。”他声音低沉,但是说出的话却是十分让人胆寒,好像颗有人反对,他就要将这个人杀了。
但是族长虽然害怕,还是坚定地表示不卖地,他对李牧和莫寒陪着笑脸,道:“两位爷,我们,我们真的不能卖地,求你们给我一条活路吧,家里的孩子还小,都要靠这些地才能养活。”
族长身后的人也跟着族长一起恳求李牧,不要让他们卖地。他说着说着,都要跪下跟李牧求情。
当然,李牧并不是真的想在这里买地。湖广之地以后逐渐要成为天下粮仓,如果要买田置地,最好还是在湖广。
不过,他听到族长说族中有孩子的时候,心念一动,反正他也想收养培养一些对自己衷心的人,如果这里有,何必舍近求远。
李牧走了几步,道:“行不卖地也行,只是,我们的损失一定要赔偿。说,你们是哪里的,我们现在赶时间,要先去金陵。等我们从金陵回来,再说这件事情。”
族长不敢说假话,他告诉李牧和莫寒,他们都是附近孙家庄的人,李牧如果不相信,可以等天亮跟他们一起回去。
李牧看他们的神色,觉得他们不像是在说假话,也不再说这件事。他冷声道:“你们最好不要说假话,要不然,我就报官了。”
这件事到这里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李牧又让孙文带他们回去,到了船里就把他们抓的人全部放了。
船老大看着李牧的神情,小心翼翼道:“两位爷,我这就送你们去金陵。”他已经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解决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李牧就会送他们去见官。
李牧“嗯”了一声,叫船老大先不着急,夜里开船不安全,他讥讽道:“别又像之前一样又碰到水匪了。”
船老大不敢反驳李牧的话,,唯唯诺诺的应了,然后叫跟他一起被方出来的小伙计走。
而另一边,孙文的同伴惊魂未定的要走,他们招呼孙文一起走,孙文却下定决心,道:“你们先走吧,我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