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鐭又接着对姜曰广道:“你以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的身份去舟山,迎接鲁王回京,你告诉他,他来了京城,还是鲁王,我不仅让他当鲁王,还会委以重任,同时,你也告诉鲁王的臣僚,他们的官职一切照旧,只要他们能中兴大明,高官厚禄还在等着他们。”
姜曰广问道:“那……那以前背叛过先帝的,如何处置?”
这里的先帝指的是隆武皇帝。
而背叛过先帝的则是指的隆武帝逃出福州后,投靠了鲁王的官员。
比如过去隆武朝的吏部尚书张肯堂,如今就在鲁王麾下坐着大学士。
朱聿鐭道:“只要没有当汉奸的,一概既往不咎,不,不是既往不咎,而是既往不问!”
一时间所有的官员都迷糊了,皇帝陛下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这或许就是老话里说的,自古天心高难问吧……
时近中午,朱聿鐭同所有的大臣们一起在武英殿中吃午饭。
朱聿鐭前世就是军人,这一辈子又在军伍中,所以吃饭特别的快。
同为军人的田见秀和高一功吃饭也快。
可是文臣们则讲究细嚼慢咽。
朱聿鐭也不催促他们,而是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名义,出去转了转,就是在等文臣们吃饭。
众人的饭都吃完了以后,朝会继续。
接下来要商议的是朱聿鐭准备派一位大臣去金门、厦门,让郑成功送他的长子郑经来南京做官。
派谁去金厦,朱聿鐭已经想好了,只是以什么理由让郑成功派郑经来南京,朱聿鐭还没有想好。
所有人都重新正襟危坐之后,朱聿鐭对何楷道:“何大人,我想让你去金厦向郑成功宣旨,让他派他的世子郑经入朝为官。”
何楷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朱聿鐭竟然会派自己去金厦,朱聿鐭是知道自己和郑家是有仇的,陛下派自己金厦是什么用意?
“何大人,你没听见我的话吗?”
“微臣听见了。”
朱聿鐭问道:“你什么时候能够出发?”
何楷道:“陛下,微臣随时可以出发,只是微臣以为,不能无端宣郑经入朝,这会引起郑氏惊恐的。”
朱聿鐭问道:“那你的意思就是不宣郑经入朝了?”
“不,陛下误会了。”何楷道:“微臣说的是不能无端,但是如果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召郑经入朝才不至于引发疑惧和动荡。”
朱聿鐭问道:“那你有什么合情合理的理由啊?”
何楷道:“郑氏历代在海上经商,并且军中火器居多,陛下如今正在招兵买马,又在打造兵器,并且要两个工匠营打造改良火器。可是无论是第二工匠营,还是第三工匠营,他们现在都还不能讲火器改良得合乎陛下的心意,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打造火器,那是红毛洋人的特长,何不让郑成功替朝廷从红毛洋人哪里买些来,然后派人送来。”
朱聿鐭强调道:“我要的是他派郑经入朝。”
何楷道:“陛下,只要郑成功为朝廷向洋人购买了火器,郑经一定会随同入朝的。”
朱聿鐭问道:“何大人,你可知道,郑经今年只有九岁?”
“微臣知道。”
“那你凭什么说延平郡王会派郑经押解着火器入朝?”
“郑成功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立威会以郑经为押运正使,他的得力干将为押运副使,一同押解火器入朝的。”何楷道:“只要郑经到了到京师,陛下再想留下他,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
朱聿鐭有些不以为然的道:“何大人,你这是阴谋啊。”
“非也!”曹学佺抢道:“陛下,雷霆雨露,皆为天恩,何来阴谋之说?微臣以为,何大人的办法,致为稳妥。”
周应期道:“陛下,皇后娘娘刚刚诞下皇长子,请陛下册立为皇太子,延平郡王之子,作为太子殿下的伴读,也是合情合理的。”
朱聿鐭冷冷的道:“我现在暂时没有立太子的意思。”
周应期道:“就算陛下暂缓立太子,延平郡王的世子伴读皇长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朱聿鐭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官,在找理由,耍嘴皮子方面,确实个个都是一把好手。道:“既然你们都这样说,那何大人,你就去工部尚书的名义,去一趟金厦,要延平郡王为朝廷购买一批火器吧。国勋、玉峰----”
高一功和田见秀齐道:“微臣在。”
朱聿鐭道:“你们想一想,我军要购买些什么火器啊?”
高一功道:“红衣大炮,并且是开亮过后的红衣大炮,听闻红毛鬼改良后的红衣大炮比我军现在所使用的轻便得多,还请延平郡王为我军采购几门来。”
田见秀道:“火铳也要采购一批,微臣听说,洋人有一款火铳,比我军现在用的火铳口径小,铳身更短,重量更轻,就是那弹丸都轻许多,专门是在马背上使用的。不得不说,洋人在火器上确实是奇淫技巧,我军当多多学习,以改造我军的火器。”
苏观生道:“陛下,除了采购红衣大炮和火铳,是否还让他们帮着采购一批人来。”
“对!”苏观生一语提醒了朱聿鐭:“对,何大人,让郑成功帮咱们雇请一批会打造火器的洋人回来,火炮不能生火炮,火铳也不能生火铳,可是有了人,那就不一样了,有了人咱们可以自己造,这比买有便宜又便捷。”
何楷道:“微臣遵旨。”
朱聿鐭看着何楷笑问道:“何大人,你想没想过,我为什么别人不派,独独派你去金厦啊?”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何楷想知道,其实在座的众人都想知道,但是没有一个人敢问。
何楷道:“请陛下明示。”
朱聿鐭道:“就是因为你和郑家有私仇。”朱聿鐭换了一种坐姿,接着不急不缓的道:“我希望你去了金厦以后,能够让郑成功看到你是以一颗公心待人接物,只有这样他郑成功才能和朝廷上下一心,共同抗虏。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何楷躬身道:“微臣一定不负陛下良苦用心。”
朱聿鐭又对田见秀道:“玉峰,明天你给诸军的军帅、司马去一道军令,命令他们全部回京述职,军中的事务交给参军和司马处置。”
田见秀道:“微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