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放亮,金山村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了:“全体村民请注意了!今天大伙吃完早饭后,每家派一个代表来村委开会。
因为有很重要的事情和大家伙商量,每家必须来一个代表,大家都听清楚了,每家必须来一个,一个也不能少!”
听着大喇叭广播的内容,金山村的村民们都起了好奇心:“年前刚分完钱,莫非又要分钱了?估计没这好事,还是赶紧吃完饭,去村委看看就知道啥事了!”
早上跑步的时候,长生去了农业公司餐厅吃的早饭。开完晨会、安排好了工作,长生骑车带着老马下了山,直奔村委会而去。
尚老正在忙着做实验,没工夫过来;长生知道研究人员的脾气,也就没强求。
等长生和老马来到村委会的时候,院子里早就坐满了人。
办公楼的走廊下面放了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村干部早就给长生和老马留好了座位。
等到俩人入座后,书记张金山宣布:开始召开金山村全体村民代表大会!
接下来,张金山把农业公司要承包村民土地的条件说了一遍,话音未落,院子里的村民立刻就开了锅!众人们都窃窃私语起来。
有精明的村民就土地承包问题开始提问,长生给了满意的答复。
不出长生所料,所有的村民都同意把土地承包给农业公司:一亩地五百块钱的承包费,还能和城里人一样领取粮油,家里有劳动力的,还可以去公司上班拿工资。
细算下来,比单纯种地划算多了!这样的好事,傻子才会不答应呢!
第一个提议完美解决后,接下来,就是讨论关于成立金山古城旅游公司的提议。
刚开始进展并不顺利,眼看土地承包费还没到手,就要拿出去投入古城的建设,搞不好连去年的分红也要搭进去。
自家还想着今年有闲钱了,先盖上几间新房、买上几件家电享受享受呢。
先是描绘了大好前景,后提及了百万村计划,长生最后说道:“老少爷们请放心,如果投资金山古城五年内没有收益,我会原价回收所有的股份,别的大话不敢说,这点钱我还是能拿出来的。”
“那成!有大侄子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大伙说是不是?”一位本家大叔高声喊到。
“对,我们相信长生,愿意投资古城。”不少被长生说的热血沸腾的村民附和道。
他们知道长生不差钱,家里不但开着饭店、服装厂和农业公司,市里还有几十间店铺,甚至省里还投资了大酒店,有了这个保证,全体村民代表终于集体通过了这项提议。
抹了抹额头上急出来的汗水,张金山偷偷给长生竖起了大拇指!
散会后,长生和老马俩人,同村里的会计和委员们一起核实完每家每户的土地亩数。
算了一下午账,发现除了村里预留的两百亩土地外,加上分给村民的山坡地和水浇地,共有土地四千亩,这还不算长生承包的几千亩荒地。
金山村属于半山岭、半平原地区,大多数的土地是产量不高的山坡地,只有靠近金山河两岸有一百多亩水浇地。
土地虽然不少,可是由于土壤贫瘠、粮食产量很低,因此以前的金山村过的并不富裕。
为了能尽快通过市里的审批,长生和老马以及村委会成员和部分村民代表经过协商,把农业公司直接承包村民的土地,变成了村民以土地入股金山古城,然后农业公司再承包古城旅游公司的土地。
这样的好处是,由原来直接承包村民个人的土地,变成了承包古城旅游公司的土地,土地性质改变之后,更容易通过镇上和市里的审批。
接下来的日子,长生和张金山开始不停的往镇上和市里跑。
金山镇和金山市政府的领导干部来金山村考察多次之后,得知所有金山村村民全部同意成立古城旅游公司,加上长生拿服装厂的收益做担保,这才最终批准金山村成立古城旅游公司。
总部设在村委会大院的金山古城旅游公司成立后,在金山镇政府、金山市政府领导的见证下,金山村村民和金山古城旅游公司签订了以土地入股的协议。
随后金山农业公司和旅游公司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旅游公司留下了金山村周围以及金山河两岸一千亩的土地,剩余三千亩山坡地全部承包给了农业公司。
除了每亩五百元的承包费以外,农业公司还要负担全村近七百户村民的粮油供应。
长生之所以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承包土地,一个是为了能尽快获得政府审批,为农业公司下一步扩张打下基础,再就是想多给乡亲们一些福利,让金山村的村民没有后顾之忧。
合同签订完后,长生把三千亩地一年的承包费共计两百万元,打进了旅游公司的账户里。
靠这点钱想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金山古城有些不现实,经过和村委委员以及村民代表协商后,长生以农业公司的名义,和古城旅游公司签订了入股合同。
农业公司三年内出资六千万元,获得了旅游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金山村村委和村民以一千亩土地和三千亩山坡地十年的租金入股,占股百分之四十九。
要是没有控股权和管理权,长生可不会把大笔资金投进去。关系再好也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如果自己说了不算,金山古城最后还不知道会变成啥样。
入股合同签订后,长生把第一批两百万元的入股资金打入了旅游公司的账户里,这四百万元成了金山古城的启动资金。
投了两百万后,今年还需要投入一千八百万,剩下的资金来源,长生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有了三千亩土地和空间泉水,要是一年赚不了几千万,那还干个啥劲。
这些土地长生并不打算全部用来栽种漆树,而是只在承包的荒地周围扩栽两千亩漆树林,然后留下一百亩地建蔬菜大棚,五百亩地种植粮食。
最后剩余四百亩,长生准备留作厂房用地。随着运动装的热销,原有的老服装厂已经跟不上生产需要,建造新厂房迫在眉急。
虽然山坡地比较贫瘠,有了海量空间粮食和神奇的空间泉水,改造成肥沃的土壤并不困难。
公司账户上有了四百万启动资金,古城管理委员准备先在村子南面建造一批仿古四合院,作为村民搬迁用房。
建造仿古四合院需要大量青砖,为了减少建造成本,古城管委会决定新上一处砖瓦厂。
在金山河的东岸,有一座千年古庙,叫做龙王庙。当初建庙烧砖的时候,挖出来的一个大坑,经过考察,决定在大坑附近建砖瓦厂,烧制建造古城所需的青砖和琉璃瓦。
金山镇自古就有很多烧制砖瓦的作坊,还有不少老工匠健在,通过各村广播宣传,几天功夫就招聘了一批烧制砖瓦的工匠。
砖窑建成后,从南河省购买的砖瓦机也运到了金山村,安装完设备,制作了一批砖瓦土坯。几天之后,第一批青砖顺利烧制成功。
其实金山市本来就是一座千年古城,为历代王侯的封地。
后来由于战争和特殊年代的破坏,形成了现在这样一座不伦不类的城市:既有现代的建筑,也有不少明清两代的遗存。
金山市档案管里保存有完整的古城图画像以及详细的城池结构图纸,为金山村古城的建造,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长生为此专门去了趟省城,请来建筑师李金友和设计院的几位专家,来回跑了多次档案馆,详细查阅的很多古建筑方面的资料,最终根据金山村现有的地形,设计出了一张完美的金山古城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