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钰城兄弟率领大军,打着“讨伐逆军”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向龙城出发。

途径各地,都有不少进步青年声援并加入到讨伐逆军的队伍里。

其中,让骄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名叫宋秋萍的女人,四十多岁,气质卓然,温文尔雅。

她介绍自己时,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我叫宋秋萍。正像我的命运一样,如秋叶浮萍。”说这话的时候,她眼中却是迸发出倔强而不屈服的光。

她是在楚城郊外拦截了蒋家大军,自愿要求加入讨伐逆军的队伍。

蒋克城见她慈眉善目,看着办事也勤快,便留了下来。

骄阳上次重伤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又跟着军队一路北上,风餐露宿,身体自然吃不消,让宋秋萍照顾她的日常。

三日后,大军快要到达龙城。

距离龙城还有不到两公里处,蒋克城先派刘云平打探情报。

容磊早就率领一千炮兵在龙城城楼布好了枪炮阵,待蒋家的军队一到,多炮齐发。

得到情报后,蒋钰城马上调整部署,把几十万大军拆分成几个分队,分别从龙城的东门、北门、南门和西北门,四个城门进行突击,避开了正面的枪炮阵。

可是士兵分散到四个城门后才发现,不仅北门布置了重型的枪炮,东门也布置了狙击手和神箭手。南门和西北门更有沈霖率领的亲兵在埋伏,城门前设有地雷阵,没有布防图,根本无法靠近半步。

面对的对手是容磊和沈霖,他们对蒋钰城两兄弟的作战打法太了解了,早就设好了陷阱在等他们。

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蒋钰城把士兵都撤了回来。退守五里,安营扎寨,静待时机。

两天过去了,兄弟两人一直苦于没有办法突破,徘徊在龙城外面。

此时宋秋萍则主动向骄阳说道,“骄阳小姐,现在大军一直徘徊在龙城之外,攻不进去,实在不是办法。我们可否想想别的办法曲线救国?”

骄阳最近也是因为这个事情而苦恼,笑着问道,“秋萍姐,你是否有什么妙招?”

“既然我们的大军进不去,那不妨试试,让他们自己出来。”宋秋萍笃定地说道。

“让他们自己出来?这不好办吧!”骄阳虽然疑惑,但对上宋秋萍笃定的眼神,知道她心里就有几分成算。

于是,便找来蒋钰城两兄弟商讨这件事。

宋秋萍说道,“其实让他们出来很容易。一来,龙城上百万人口,每天都要消耗口粮,我们在外面截断他们的粮草,不出半个月,肯定能把他们熬出来。”

“可我们也耗不起呀!几十万大军在这里驻扎,什么都做不了,每天也要消耗粮食,我们也等不起的。”

宋秋萍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也耗不起。但我们可以加点催化剂的。”

“比如,一路过来,我们都遇到很多进步青年要求放弃复辟帝制。我相信龙城内部也有不少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借此挑起事端,等龙城出现内讧,我们才好从外部突破。”宋秋萍说完,又看了看骄阳和蒋家两兄弟。

蒋家两兄弟都还没开口,骄阳便率先表态,说道:“是的,我赞同秋萍姐的意见。不过,我还想到一个更好的催化剂。”

骄阳嫣然一笑,看了看蒋钰城,又说道,“逼他们出来也是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了。我觉得,也可以借用一下大哥当年那一招。”

蒋钰城讶异地看着骄阳,手指点了点自己鼻子,说道“我的招?什么招?”

“龙城的主要水源也就只有一个,就是骊山水库,如果……”骄阳的话没说话,蒋家兄弟就心领神会了。

她是想效仿当年蒋钰城在辽源河投毒,让当地百姓中毒。

此时,蒋克城说道,“容磊精通医术,这一点都难不倒他。”

“那肯定难不倒他,只让他焦头烂额,我们就能找到突破口攻进去。结合刚才秋萍姐的建议,我们发动进步青年抗议,还有切断他们的粮食供应。多管齐下,我就不信,攻不进去龙城。”

“可是,在骊山水库中投药,一定要慎重。”蒋克城再三叮嘱道。

“放心,我最近新调配了一种六魂散,这药起效很快,对人体伤害不大。顶多就是让人清肠胃,排排毒。”骄阳调皮地笑着说道。

“嗯,你记住了,千万不能让人有性命之忧,知道吗?”蒋克城又强调了一遍。

确定了计划,他们几个便着手安排实施。

蒋克城安排人协助骄阳炼制大量的六魂散,夜里分批投放。不出两天,龙城很多人都出现腹泻呕吐的现象。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药品供应不足,因此对新朝廷意见很大。

宋秋萍以最短的时间联系了各地反对复辟的团体,在报纸、电台上联名声讨。同时,也引发了龙城内部众多进步青年的抗议,很快建立起“反复辟”团体游行示威,还屡次想冲进皇城。

蒋克城则带领几十个骑兵偷袭了他们的粮草运输,截断了他们三批粮草的运送。

蒋钰城预计,龙城内现在粮食、药品的供给量基本撑不过两天。百姓已经怨声四起,很快就能把他们成功地引出来。

本以为容磊和沈霖撑不过两天变会出城,但在当天晚上,皇城里莫名其妙地失火。

正巧吹起了东风,火势随着东风迅速蔓延,很快就波及到了大半个龙城。

城内火光冲天,百姓半夜四处逃窜,慌不择路。容磊及沈霖都紧急调回皇城内救驾。

城内兵荒马乱,阵前的炮兵、神箭手,还有其他士兵一时没有了统领,无所适从。

蒋家兄弟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时机,带兵从北门一路杀入龙城,直奔皇城。

到了皇城,蒋家军队与容磊和沈霖的军队正面交战,相互厮杀。

沈霖带的兵原直属豫军,见形势不好,很快就调转枪头,配合蒋家军攻入皇城。

容磊带领的镇北军落荒而逃,很快就溃不成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